2008前瞻:單一選區兩票制 環境議題的危機與轉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8前瞻:單一選區兩票制 環境議題的危機與轉機

2008年01月03日
作者:潘翰聲(綠黨秘書長)、溫炳原(綠黨中執委)

危機1:兩黨分贓的建制化

兩票制的比例代表精神是讓政黨政治由對抗邁向合作的關鍵,但在國、民兩黨「殲滅小黨」的算盤下、台灣第一次的兩票制選舉結果,可能重蹈美國兩黨分贓政治的後塵。

單一選區,「藍綠」版圖將在各選區固著化,淪為只顧選舉(區)利益,不問公共政策的弱肉強食競技場。

台灣不分區的名額遠低於區域名額,使得多元社會力量的代表聲音無法等值出現。若兩票制下的不分區仍由兩黨朋分。將使台灣確立成為兩黨政治,任何弱勢、非主流的進步力量,永遠被排除在政治場域之外。

就環境議題來看,目前兩黨加碼朋分治水預算的狀況,會愈來愈嚴重。

而花蓮縣兩黨立委候選人都力推蘇花高,便是反映單一選區選票必須過半的壓力,讓「拚經濟」的意識形態更強,另一方面,環保的力量如何在此產生槓桿作用,值得思考。

危機2:環保立委掛零的風險

區域立委的激烈廝殺下,環保出頭的機會小,如果有,也不是環保的原因。

剖析各大黨不分區名單,國民黨掛零,民進黨的田秋堇原本初選獲勝,排序時卻被押到安全名單之外的14名,想當選必須民進黨得票率高達4成,看來只有兩位有案在身的立委被除名,才有可能遞補而進入國會,而王塗發委員被排到27名、純粹陪榜。

小黨的環保立委,只有綠黨與台聯,其他各黨多是傳統兩大黨分裂出來,沒有環保立委。台聯的賴幸媛排名第三,依規定必須該黨得票率達到9%才會當選,若第二名的陳玉峰當選也辭職,則台聯只要得票6%即可讓賴幸媛進入國會。

綠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兼具環保與勞工領域,陳曼麗、張輝山、張宏林、王芳萍。第七屆國會,要持續保有環保立委,只有讓綠黨及台聯跨越5%門檻!

轉機1:歐洲綠黨崛起經驗

A.兩票制促成綠黨崛起

綠色政治力量源於1960年代的環境保護等社會運動,1972年澳、紐、英分別創立環境生態政黨。1980年代德國在選制改變為比例代表制之後,社會運動力量有了政治化的機會,綠黨在全國選舉大放異彩,提升綠色政治力量的國際能見度,並刺激各國綠黨紛紛成立。

由於各國選舉制度的差異,與環境運動團體的強弱,目前綠黨以歐洲地區的政治實力最為強大,綠黨在歐盟議會擁有42席、各國國會席次則總計有250席,擔任中央政府閣員有10席。其他地區:澳洲4席、紐西蘭6席、巴西23席、墨西哥14席。

B.綠黨對環境議題的槓桿作用

德國綠黨,讓非核家園落實為全民共識,即使保守黨重新執政也未更改,再生能源產業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

丹麥綠黨不大,原因是該國「所有政黨都是綠黨」(都關注環境議題),類似的狀況也在瑞典,執政黨就主動提出2020年無油國的目標。

澳洲綠黨,這次大選從第四大黨躍升為第三大黨(在兩黨制國家非常不容易),由於綠黨的攪和,大選主軸在溫室氣體減量;不願核准京都議定書的保守黨霍華德,提出用核電對抗地球暖化的謬論,雖然是對產鈾礦的澳洲有利,但是澳洲人民還是把它趕下台,而工黨陸克文一上台便立刻核准了京都議定書!

C.綠黨國際網絡的特殊性

綠黨是目前唯一在全球積極而廣泛串連的政治力量,更特別的是,各國綠黨都是該國社運團體的串連平台(多數綠黨的黨名都沒有「黨」)。2001年72國綠黨的800多位代表第一次集會,在澳洲坎培拉發表綠色憲章(The Global Green Charter),標舉六大核心價值:生態智慧(Ecological Wisdom)、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非暴力(Nonviolence)、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尊重多元(Respect for Diversity)。

第二次全球綠黨大會將在2008年5月於巴西聖保羅舉行,主題為氣候變遷。基於環境變遷議題的全球性,與綠色價值的共通基礎,各國綠黨間的交流相當頻繁。1996年台灣綠黨成立亞洲第二個綠黨,參與了2005年亞太綠色聯盟在日本京都的成立大會,與紐、澳、日、韓、蒙古等國綠人交流密切。

D.台灣可以利用綠黨在國際發聲

台灣綠黨是少數得以用台灣名稱參加國際活動的政治團體,包括全球綠黨聯盟、亞太綠色聯盟,均是接受台灣名義的國際政治組織。

亞太綠色聯盟會議曾通過「要求中國撤除對台飛彈」的決議,歐洲綠黨聯盟也曾主導歐洲議會通過該決議,這都是台灣綠黨在國際上的努力成果。

轉機2: 擁有「自己的」政治力量

A.環境運動政治化的必要性

社運界的進步力量,一直被媒體與政治人物看衰看小,而且還四分五裂。若能團結起來衝過5%門檻,我們的訴求都會代表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社會運動將取得實質的政治權力,而不再是依附於少數良心立委的影響力。

就算最壞這一次沒有過門檻,只要超過2%或者有個20、30萬票以上,累積的選票也會在環保政黨的招牌下,以各議題訴求在3月總統大選形成壓力。

以蘇花高為例,全國反對蘇花高的人絕對數量多於一地支持蘇花高的人,現在各黨總統候選人已經表態反對蘇花高,必須讓環保政黨的票開出來,才能確立此一戰果!

B.開創良性的「選黨也選人」理念型選票

台灣人普遍上都接受了統治者對政治的污名化,「選人不選黨」這樣違背政黨政治的事,卻被稱頌為理性選擇。但實際上,現在政治熱潮退燒後,投票率大降之後的台灣,竟是惡性的「選黨不選人」的當道,在複數選區有盲目配票行為,單一選區初選則由兩邊極端者決定人選,中間選民完全失落。第二票就是「選黨也選人」,表面上是選理念、講多元代表性的政黨票。

C.成事足矣、敗事有餘

立委名額減半後,權力相對提昇。尤其各委員會預期將出現,一兩位委員就能決定法案與預算的現象。因而暗室交易將更為明目張膽,卻不會攤在陽光下。在這樣無法無天的立法院,如果再看看各黨初選通過的名單,就會知道未來4年會有多大的災難,而且不管是誰當選總統。如果社運界還只是想站在外面「監督」,而不是進入源頭管制,將會比蚊子叮牛角更無力感;相反的,若能進去擋人財路,其破壞性的力量會比現在更驚人。

正面來說,我們想通過的好法案,只要聯合各黨幾個好一點的立委,要通過初審也不會太難。

D.未來四年、每年四千萬元的社會運動經費「聯合勸募」!

過5%門檻可分配不分區,依投票率而定約需40-60萬票;由於可能有其他小黨無法過5%而釋出席次,估計若是過5%,應可分配到2席立委。

每個立委可支配薪水加助理費加福利,一年有780萬元,4年共計約3000萬元,兩席合計6000萬元。(因名額減半,助理費會再增加)

另外,政黨補助款「每年」每票50元(約2000-3000萬元),4年合計高達1億元!綠黨將捐出政黨補助款的七成,成立社會運動基金!

E.未來國會運作規劃:不分區任期輪替、紮實經營區域環境議題

社運政黨的目標在跨越5%的門檻,以爭取2-3席的立委權力。我們過去極度擔心,社運政治化之後,反過來造成社運空洞化,而不分區立委必須維持「黨籍」的前提,提供社運界「控制」自己這幾席立委的機會。

4年任期分拆成一半,前兩名擔任前兩年立委,後兩名則擔任國會辦公室主任作為預備立委,後兩年職位交換。若是得票超過10%,則4名候選人均可擔任4年。

在區域候選人方面,各社運團體在地方上的組織,將藉由選舉讓基層會員有橫向交流的機會。而候選人將成為不分區立委的20名助理群之一,專注該選區地方議題,延續此次選舉的動能。

問:台灣的公務員貪污情況嚴重,亞洲的政府清廉度以新加坡、香港、日本為前三名,因為實施對公務人員不明財產的調查制度。我認為台灣應該提出這種法案;瑞士的制度更先進,民眾以公投決定事情,不用代議制度。我認為台灣應該廢議會,改由人民公投決定政策。

溫炳原:公投是因為代議制度的缺失而產生,但目前台灣的公投是假公投,投票門檻太高,應修低。

問:我覺得綠黨目前的宣傳方式不夠、能見度不夠。又目前年輕人對政治冷感,如何去影響他們做出不同的選擇?

溫炳原:因為我們的競選經費不足,都是借來的,目前的方法是做明信片寄到資訊不發達的地方宣傳,歡迎大家向綠黨索取轉寄。

問:治水預算預算有一大部分被用來蓋大樓,預算變成選舉綁樁利器,要如何凍結?如何利用第三勢力去阻擋、或者第三勢力也會變成分贓的一員?

溫炳原:人民就是第三勢力,只是大家要有共識很難,經常是非此即彼的想法。綠黨在國內撐了10年,就是希望在制度上做改革、提出進步的想法。綠黨在進入國會後,希望將政策變成選票,而非將選票變成政策。例如在澳洲的某個綠黨市長,會定期向選民說明政策。綠黨拒絕密室協商,別黨還怕我們把醜事抖出。綠黨內規也規定選過兩任要改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