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庫區治水工程 開放民間參與評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石門庫區治水工程 開放民間參與評鑑

2008年01月29日
本報2008年1月29日桃園訊,黃修文報導

評鑑會場。圖片來源: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為促使石門水庫的治理能更為完善,並符合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中重視環境生態的治理精神。由數個重要的民間NGO團體組成的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特別組隊參與了由石門水庫整治計畫中的集水區保育評鑑小組所實施的第二次評鑑作業。而為尋求能在評鑑作業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參與,聯盟先後於本年1月16日拜會評鑑小組領隊水利署楊偉甫副署長,1月21日拜會評鑑委員汪靜明教授,也都得到非常善意的回應,受邀全程參與評鑑作業,並且提出建言。

評鑑作業的實施,主要是為了評估整治計畫,以確保保育治理之實質績效。而由工作小組成員以及專家學者等組成評鑑小組,其評鑑項目包括:規劃設計、生態保育、保育治理成效、協商機制等等。主要的程序為首先為簡報及評論,接著是現場勘查,最後則是檢討與總評。此次評鑑的評鑑委員分別為領隊水利署楊偉甫副署長,副領隊公共工程會李孟諺副處長以及委員汪靜明教授,范正成教授,楊錦圳教授以及鄭皆達教授。整個作業程序自1月23日上午8時30分在北區水資源局展開,23日下午及24日上午在石門水庫集水區中進行現場勘查,一直到24日下午5時左右才完成此次的評鑑。

嚴重崩塌的桂竹林坡地。圖片來源:水患治理監督聯盟首先由各執行機關報告第一次評鑑的改善情形以及之後的執行狀況,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特別提出其集水區保育願景:水資源保育;土砂控制;植生復育;生態保育;心懷人文。這也得到許多單位的認同而列為共同的願景。各執行機關也都特別的強調在執行過程中與民間溝通的過程。這點也得到評鑑委員的認同,但是對於個案的具體整治目的以及整治效益沒有明確化,而在通案上整體整治的績效未能有效的呈現出來,則是許多委員共同的質疑。

汪靜明教授則指出部分單位並沒有把生態明確的列入考量,而鄭皆達教授則強調應有集水區「整體」保育治理的整體觀念,對於問題應有全面的觀照,並由當地人參與執行。他也強調道路數量和面積的控制異常重要,道路增加不僅增加崩塌的機率,也會增大洪峰流量。而聯盟成員之一綠色陣線的林長茂先生認為此次報告中,缺少土地使用管理的成果,也認為易於崩塌的桂竹林不應繼續列為鼓勵樹種。此外聯盟也質疑崩塌的土砂大多來自坡地和林地,但大部分的經費卻用來做野溪整治,眾多的防砂及固床設施倒底防治了多少土砂,是否值得施作,希望要有較明確的衡量。

寶里苦溪施工現場。圖片來源: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第一天下午以及第二天上午的現場勘查,一共檢視了十個左右的現場工地。評鑑委員大多就技術層面上給予指導,不過也看到一些崩塌明顯和整體的土地利用管理有關,例如道路排水,淺根性的竹林和超限利用等。這也曝露出在整治上相當缺乏各單位的橫向聯繫,以致於無法有效整合各單位共同解決崩塌問題。仍停留在頭痛醫頭脚痛醫脚的思維模式。另外在馬美與百歡溪支流的現場,聯盟與水保局對於整治的設計仍然存在很大的歧見,包括北水局所整治的卡拉溪等都決定擇期另約聯盟一同會勘,找出最佳的整治方案。

在現勘後的檢討會中,評鑑委員再次強調整體保育治理的重要性,也要求加強對土地管理的聯繫。汪靜明教授特別提出治水的心態、型態和生態中三態的重要性,他也提出將以其工作分組會議做為各執行單位以及民間聯盟協商和資訊公開的平台。鄭皆達教授特別提到整個集水區治理工程經費超過90%的情形所占比例實在太高,要加強規劃和調查的比重才好。

聯盟石門小組召集人陳儒東先生則代表聯盟提出看法:希望在民間參與部分要提前到規劃中的階段,資訊公開部分應詳列工程目的,計畫,預算,工程圖以及工程績效。對於審查會,說明會的資訊也應全數公開。另外對於所委託的研究計畫的成果更應在網站上公開,供人下載。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果應該收集分析整理,做成有用的資料,可供整治參考應用,也建議推廣由水保局所擬訂的生態檢核表。

遠方山頭已被剷平。圖片來源: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最後由評鑑小組領隊水利署楊偉甫副署長總結,強調加強土地使用管理;加強致災原因的調查,工程減量;並將生態檢核表放入集水區所有的工程;在資訊公開部分近期也會擬定出辦法實行,而參與協商部分則以工作分組會議為平台,將來可以定期開會,並邀請聯盟參與,也希望聯盟可以整合民間意見;也將在工作小組會議邀請桃園縣水質主管機關,正視石門水庫的水質問題。

兩天下來,聯盟所提意見其實都得到了相當的回應,聯盟執行秘書曾瑾珮對此表示肯定,也認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中,政府單位的確重視與民間的協商,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也較以往積極。不過要如何實際的顯現在良好的治理成果上,還是很大的疑問。目前不但各執行單位橫向聯繫不足,可能導至致不必要的工程施作,對於土砂產生和防治機制沒有足夠精確的數據支持。

而將來民間進一步的參與之後,民間團體又要面對種種專業上的困難以及資源稀少的問題,甚至於各個民間團體可能會有彼此目標優先緩急不同的衝突。將來在石門水庫第二階段治理的規劃上,要能夠真正改善環境,絕對不可能是舉手之勞,相反的,有更多艱難的挑戰正等待著政府執行機關以及民間保育團體。

本文轉載自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