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 復育 教育 守護溼地 三育兼具 | 環境資訊中心

保育 復育 教育 守護溼地 三育兼具

2008年01月31日
作者:胡慕情(台灣立報記者)

濕地生態系物種豐饒度僅次於熱帶雨林,但台灣向來將濕地視為沒有利用價值。因人口劇增、住宅廠房建地難尋,台灣濕地不斷縮減與畸零化,導致許多濕地生物面臨滅絕危機 。

其實,濕地其實不僅是生物的家,對人類也有許多幫助。亞洲濕地局出版的「濕地的利益(Wetland Benefits)」中,詳述濕地的功能、服務或貨品等有形無形利益。如調節水量、穩定海岸、便利交通、淨化水質。因此,如何保育、復育濕地,目前在國際獲得普遍重視。

溼地三育 政府有共識

台灣濕地保存工作源於環保團體關切政府在沿海大量設置工業區,而開始的一連串保育運動。經2007年全國公園綠地會議後,台灣凝聚了「濕地三育」(保育、復育、教育)的共識,希望在環境基本法「永續發展」原則下,尊重濕地自然演替,降低人為干擾;也希望有效協調經濟發展部門建立共識,合理調整國土資源保育與利用政策。

目前內政部的具體策略包括建立濕地銀行機制,藉由定期辦理國家重要濕地評選,優先將重要濕地與生態敏感地區劃定為國土保育地區,建立全國濕地生態網絡及濕地銀行。

此外也陸續完成國土三法立法程序,建立濕地保育法系;台北市購買規劃關渡濕地,宜蘭進行無尾港保育、高雄縣也著手鳥松濕地的規劃,濕地保育之路已向前邁進。無論如何,環境倫理和教育,才是環境保護最根本的工作。

金山鄉清水溼地;圖片提供:金山鄉戶外生活發展協會台北縣金山鄉的清水、中角、金山三處濕地,被生態人士稱為「金三角濕地」,是候鳥入境的台灣首站。由於近年教育部推廣特色學校、創意教學,許多學校便利用得天獨厚的環境做為校園本位課程,落實長期缺乏的環境教育。

台北縣金山鄉中角國小發展濕地教育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校長邱承宗表示,學校希望推廣的不只是「愛護濕地」,更希望讓孩子、教師與家長了解:「所有綠色都是地球的肺。」喜愛海洋的邱承宗相當重視環境教育,他在任內將鄰近的清水濕地納入學校本位課程,由於過去師資培育忽略環境教育,擔心老師陣容問題的邱承宗,邀請區里事長戶外協會,以及北縣市濕地專家到校幫老師上課。

孩童下溼地 培養綠色觀念

兩年前,邱承宗帶著校內教師利用休息時間進行鄉野踏查,發現孩子就在田裡面幫忙工作,比老師更熟悉濕地環境,使得孩子與老師一起參與其中。透過詳細訪查後,教師便會自創教案,根據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需要,教導孩子認識環境。

舉例來說,中角國小的詹琇瑩、黃詩如、楊庭凱3位教師,便在二年級的生活領域課程中帶入濕地教育。黃詩如說,中角國小附近的生態資源相當豐富,孩子雖常接觸大自然,卻鮮少注意身邊的一草一木;二年級的孩子還不需要太艱澀的理念,因此生活課程中安排「與沙共舞」、「清水濕地」等課程,先讓學生對自己的家鄉有更深一層認識,培養愛鄉態度。

季節變遷 發展環境教育

在這3位老師的課程設計中,特別強調運用五官觀察探究環境中的事物。首先她們帶著孩子觀察金山秋天的田野或圖片,讓孩子知道秋天有哪些特殊景象和活動;接著透過戶外踏查,欣賞社區的秋天作物,如水芋收成。之後再藉由影片及照片,欣賞台灣各地的秋天景象與活動,以及各種配合季節而多產的經濟活動。

學子勤觀察 等待候鳥入境

丹頂鶴造訪金山鄉清水溼地;圖片提供:邱盧素蘭由於社區作物就在濕地附近,秋冬則是許多鳥類蒞臨的季節,楊庭凱規劃讓孩子觀察鳥兒的身體,帶入創作,孩子都玩得很愉快。首先他先透過網路資源,讓孩子認識社區常見鳥類,如大捲尾、大冠鷲、夜鷺、黃頭鷺、褐林鴞;再以鳥類圖卡配對遊戲讓孩子對鳥類印象深刻。

此外,老師也會結合其他領域課程,帶著孩子動手做紙鳥,用前一次課程認識鳥類的特徵,再加以講解鳥類構造後,運用摺、剪、貼的方式製作紙鳥。為了讓孩子更有參與感,黃詩如也會引導學生模仿鳥類的各種動作,最後請學生設計一套以鳥為主角的故事內容,透過分組合作,一起用肢體動作表演鳥的各種姿態與故事情境。

配合其他領域課程,黃詩如與其他兩位老師也帶著小朋友親近清水溼地。先指導學生觀察溼地的要點及注意事項,接著讓學生實地觀察並做紀錄、發表分享收穫。在回到教室後,則利用「水族箱內的溼地」讓孩子強化濕地概念。先透過認識溼地植物、知道植物生長時所需環境和條件後,便動手佈置生態缸。

小朋友在水族缸中佈置半乾半濕的環境,在土端種濕地植物,水端則飼養小魚及雙棲動物,使水族缸成為一塊小型室內溼地。之後再讓學生分組照顧生態缸,習寫生態保育員日記,為缸中的動植物留下紀念。

都市到城鄉 交流零距離

由於課程採漸進式發展,孩子從小建立穩固的保育概念。也因為中角國小是特色學校,不少都市小學會到中角國小進行城鄉交流,邱承宗利用機會帶孩子到濕地去,如冬季是丹頂鶴光臨的季節,都市孩子對鳥類都相當有興趣,趁著帶孩子觀察鳥類時,邱承宗便會灌輸一些保育概念,讓城鄉交流更具教育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教育孩子,邱承宗也「不放過」家長。事實上,許多學者也認為,一般社會大眾的教育,特別是濕地附近居民的教育宣導更應重視。邱承宗認為,濕地是附近居民的寶貝,居民應該親近濕地。

由於家長多半會到校接孩子放學,邱承宗便向家長鼓吹濕地的好處。邱承宗笑著說,其實這些居民過去忽略濕地,並非不配合保育,而是不懂,他強調要以「聽得懂」的語言與居民溝通,自然會有好的成效。

如去年11月底丹頂鶴提前來到清水濕地,他便告訴家長丹頂鶴的珍貴處,以及孩子在學校如何以濕地為教材;接著利用閒暇時間,到濕地超過7趟以上,以閒聊的方式告訴居民,看丹頂鶴、接近濕地,都應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干擾。「說真的,這土地是居民的,以告訴她們為歷代子孫保留下來,就是做功德,居民一聽就懂了!」

當居民建立起尊敬大地的概念後,在耕種用藥上也會節制。邱承宗說,學校家長不但很配合,看到外來客過於干擾濕地動植物,也會幫忙勸離,讓他非常感動。邱承宗認為,只要懂得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凝聚教育單位與社區民眾的力量,保育環境的路,就不再漫長。

◎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