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芳名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請問芳名

2008年04月28日
文字:李慧宜(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添寶(公共電視記者)

高樹鄉,是三條河流匯集的沖積平原,也擁有灌排設施完善的農地稻田,在發展農業上,高樹鄉佔盡先天優勢,可是,這裡農產品,卻沒有自己的名字。高樹的棗子,是用燕巢名義出貨,滿園的鳳梨,被說成是大樹的特產,而又大又結實的芋頭,幾乎都掛名大甲或甲仙,為什麼會這樣?

在屏東縣的北方,有個可愛的鄉鎮。這裡,三面環溪、水圳密佈、物產豐富,還有濃濃的人情味。以前,排灣族拉瓦爾群曾群居在這裡,人們都叫它「大樹林」,現在它的名字,叫做「高樹鄉」。

四月中的艷陽,照出了天空的湛藍、也曬出了一顆顆結實的蓮霧。阿川伯,是個快要70歲的老農,他有一片鄰近荖濃溪的蓮霧園,面積一甲大,是他在三十多年前,慢慢經營起來的。堅持安全用藥、自製有機肥,阿川伯對待蓮霧樹的態度,總是小心翼翼、細心呵護。對他來說,這片果園,是祖先留下來的土地,也是老天爺賜給高樹人的禮物。

站在濁口溪與荖濃溪交會的上游處,高樹的文史工作者曾坤木老師,手指對岸的臨時壩解釋著,「平常需要用水的時候,我們會把水堵起來,引到大津進水口,水經過進水口和引水涵洞後,透過綿密的水圳,就可以灌溉高樹地區五千多甲的土地。」

西邊是荖濃溪、北方是濁口溪、南邊是隘寮溪,高樹鄉的周圍,幾乎都被高屏溪的上游所包圍,意思是說,高樹鄉本身,就是一處沖積平原。可惜的是,豐沛的水源和完整的水利系統,只造就出豐富物產,卻無法成就高樹鄉。就像是,明明是高樹自產的芋頭,卻要打上大甲的名號。同時,擺在路邊的鳳梨,三斤一百,但是用大樹鄉的名義拿去拍賣,卻多出一半以上的價錢。

   高樹鄉特產之一:蓮霧    高樹鄉特產之一:芋頭    高樹鄉特產之一:鳳梨

高樹鄉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專案經理鍾秋香表示,早期高樹交通不便利,農產品運送出去不容易,所以最後是外地人到高樹來投資,租農地種作物,有人種棗子、有人種鳳梨,也有人種芋頭,可是這些賣出去的農產品,沒有一樣是打著高樹的名字。

為了平衡區域發展,提升高樹鄉農業產值,民國92年,屏東縣政府特別選定高樹,成立地方產業交流中心,並委由社團提出計畫,推動農產品的行銷與包裝。客家、原住民的手工藝品,各式各樣的傳統食物,只要是屏東縣內社區產業的成果,都可以擺進高樹元氣館。

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的成員,大部分都是外地年輕人,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模式,他們鼓勵老農成立青春不老隊,傳承手工醋、鳳梨豆醬的作法,他們也協助行銷,推出高樹自有品牌-青春釀,再現農村傳統智慧的價值。最重要的,在嘗試與摸索的過程中,由當地人組成的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也因此成立。經過將近五年的努力,現在的合作社,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甚至還跟學界合作,提升生產技術。

試吃菜乾、試喝醋,兩位屏東科技大學的教授,嘴巴裡咀嚼的,不只是古早的味道,更是一個傳統農村在轉型中,付出的心血。食品科學系的教授陳和賢強調,社區型的傳統產業在打出名氣後,一定要思索如何加強食品安全,提升產品外觀包裝的精緻化,不然永遠走不出傳統產業的窠臼。

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

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進行社區訪問,只要是社員或固定合作的農民,都是他們要拜訪的對象。社區訪問的工作,看似很不起眼,但是簡單的聊天和問候,卻能夠隨時掌握農民的產量,和用藥施肥的現況。現在的合作社,獲得了居民的信任,也找到農業的價值,和社區的自信心。

鍾秋香自豪的說,合作社進入第二年後,就開始有營收,光是加工品的部份,當年就有80萬。今年加上縣政府的協助推廣,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90萬。有這樣的成績,農民當然越做越起勁,也更願意為高樹農產品,推動「正名」運動。

對高樹農民來說,從事農業可以賺錢,不只是糊一口飯吃的問題,更重要的,農民辛苦耕作獲得相對收入,的確可以讓人抬頭挺胸的生活著,所以,為高樹的農產品找到定位、建立產地的驕傲與自信,才是農民們推動社區產業最主要的目的。

採訪側記:

沒有任何工廠,高樹鄉內盡是綠意盎然。水圳和稻田交織的農村曲,一片一片廣大的鳳梨田、翠綠高大的芋頭葉,還有在田裡、埋頭苦幹的農人們。社區型產業的行銷、農村生活空間的營造,不能靠個人力量就能完成,因為,社區的力量來自生活的分享與傳承,過去,高樹的名字之所以會被忽略,是因為人們自己選擇遺忘,現在,才短短幾年時間,透過團隊合作,高樹的輪廓,似乎又越來越鮮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