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老太太生活中的「氣候變化」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一個中國老太太生活中的「氣候變化」

2008年05月08日
作者:劉鑒強(北京記者)

2008年初中國所發生的雪災。照片來源:中國國家林業局2008年2月初,我從北京回山東老家與父母過春節。當時,中國的南部正遭受50年來最嚴重的雪災,數以萬計的人困在機場和火車站,坐在報紙上失望地過年。好在我的老家山東雖有降雪,但交通無礙,我在除夕那天終於回到了家。

母親見我回來,歡天喜地的給我煎年糕吃,我站在一邊陪她說話。談起這場令半個中國癱瘓的大雪,她說這很奇怪,最不應該下雪的南方居然大雪不斷,「這就是人家說的氣候變化吧?氣候變化不一定就是變暖,說不定有很怪的天氣發生。」

在此之前,她跟我嘮叨的是我的太太孩子,我的工作,我的身體,談氣候變化還是第一次。在我心裡,氣候變化應該是科學家和環境工作者的話題,一個76歲的農村老太太跟氣候變化有什麼相干?是什麼讓她關注這個問題?

我想到去年9月BBC公布的有關氣候變化的調查報告。在大部分國家,問卷調查的樣本大約為1000個,但在中國調查了1800人,結果顯示,中國人對氣候變化的了解程度很高, 87%的中國人相信人類活動(如工業和運輸)是引起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而持這種觀點的人,在美國占71%,英國占78%,印度占47%。

7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應該盡快採取措施減少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持這種觀點的人,在美國只占59%,在英國占70%,在印度占37%。

如此看來,中國人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之高,位於世界前列,這令人生疑。因此,就在三四天前,美國Rutgers大學「氣候變化、社會政策與政治中心」的Martin Bunzl教授發信給我,懷疑說是不是接受訪問的中國公眾把「氣候變化」和「汙染」混為一談了。

我查了一下BBC調查的英文和中國問卷,顯然沒有弄錯,中國公眾談的就是氣候變化。我告訴他,中國受訪者對氣候變化有較高的認識,可能因為中國的調查局限於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這里的市民受教育程度較高。而在有些國家,比如英國、美國和印度,受訪者來自城市,也來自鄉村。

所以我想,那份問卷不能代表整體中國人對氣候變化的認知,中國城鄉仍然兩極分化,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氣候變化。

那麼,我母親是什麼態度?她前50多年生活在農村,只在最近20年搬到這個小縣城。她受的教育與接受的資訊不如城市的人,但她是小學教師,喜歡看電視新聞,會用科學來解釋生活中的事情,比一般的農村老太太有知識。

「你聽說過氣候變化?」我問。

「不用聽說,我自己就感覺出來了,以前多冷,現在多暖和!以前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很準。現在小雪時很暖和,大雪時河也不凍。以前我們冬天穿棉襖、棉褲、棉鞋、棉帽,現在你們冬天哪有穿棉鞋的,連帽子也不用戴了。」

「你從什麼時候感到氣候變暖的?」

「好像是從堯河娶媳婦那一年,哪一年我忘了,反正他兒子現在都娶了媳婦了。」母親說。堯河是我們村的一個人,他結婚時,我二哥為他寫了大門上的「喜」字。

我大笑起來。這麼說,應該有30年了。母親說,堯河娶媳婦是12月或1月,應該大冷,但天暖得讓人穿不住棉襖。「你小時候,最冷零下18度,現在最冷零下10度,差得太多了。」

最近4、5年,母親才從電視上知道「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這兩個詞。但全球變暖的原因,母親倒不必從電視上學,她有自己的觀察和總結,「原因嘛,我自己想,就是人多了,車多了,工廠多了,樹少了,水少了。」

母親說,以前的樹林很多,夏天一進樹林,一片冷氣。我外婆的村邊有片松樹林,隔著一里地,就聽到樹林里沙沙的風聲,涼氣似乎就過來了。「現在早砍沒了,蓋了房子。樹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沒了樹林,氣溫自然就高了。」

工廠越來越多,也是變暖的原因,「夏天在汽車裡坐著,一出汽車,就像跳到火裡一樣,為什麼?那熱氣就是汽車排出來的嘛,這就像工廠,那麼多工廠在燒煤,肯定排出熱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母親說。

就在這個小小壽光縣城的周圍,有全國最大的造紙集團、一個大規模的化肥廠、兩個酒廠,以及數不清的中小工廠。這個縣的財政收入在全國2000多個縣中,排名前30。

我問:「氣候變化和汙染是不是一回事?」

「是一回事。」母親說,工廠燒煤排出熱量,也排出廢氣。「我小時候,天上一點汙染也沒有,天藍藍的,太陽從雲縫裡射出來,曬得生疼。諺語說:‘雲彩裡出太陽,好比後娘」,說太陽晒得很狠。現在哪兒有藍天?哪兒有太陽?我們這裡出門就是灰灰的,像雲彩落在地上,那個太陽霧濛濛的,算什麼太陽!」

在母親看來,河流的缺乏,也加劇了氣候變化。30年前,我們村邊的彌河又深又寬,但一轉眼工夫,就成了一條乾乾的河床。彌河的乾涸加速了地下水的流失,1976年之前,我們村的水位在兩米左右,媽媽用扁擔鉤著水桶能打上水來。1976年,我們家第一次打水井,水位變成5米,兩年之後,變成9米。1980年,水位變成20米。幾年之後,我們村那口30米深的井徹底沒水了。我們村名為「雙井口」,一個井台上有兩個圓圓的井口,建村600多年來,一輩輩人的井繩在青石板上磨出了深深的溝痕,而短短10年間,環境的惡化令綿延了600年的傳統徹底消失了。

對一般中國人來說,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緊密相關。圖片來源:中外對話主要原因是幾十公里外建立了大批鹽廠、堿廠和化工廠,於是我們附近建了兩個水站,日夜不停地抽取地下水,用一米粗口徑的大管道運往工廠。

很快,壽光縣的四條河流:桂河,彌河,丹河,堯河,流乾了最後一滴水,這個100萬人口的大縣,在有歷史記載的2100多年中,第一次成了沒有河流的土地。河流的乾涸與地下水水位的不斷下沉,令生態系統持續惡化。

河流不見了,樹林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工廠,一座座煙囪,向天空排著濃煙,向地下排著汙水,換來中國持續增長的GDP,母親在一生中親眼看到這巨變。也許Martin Bunzl教授說的對,中國人把環境汙染與氣候變化混為一談了,因為對普通中國人來說——比如我母親——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緊密相關,他們知道這一點,不是因為閱讀科學報告,而是在幾十年中觀察生活的變化。

所以這位農村老太太也像一些科學家和環境工作者一樣,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危害,並支持降低這危害,「工廠不能關,沒有工廠人們怎麼吃飯?但應該治理工廠,讓工廠冒白煙,而不是黑煙。」她說。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5月7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