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白話新譯:〈鄭風.溱洧〉 | 環境資訊中心
詩經白話新譯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溱洧〉

2009年01月04日
譯者:賈福相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河與洧河

溱河與洧河,水流渙渙。少年情人們,手持香蘭。
女:「到溱河那邊去吧!」 
男:「我已去過了。」
女:「再去一次嘛,水旁是個好地方。」
男與女,打情罵俏,互贈一枝勺藥。

溱河與洧河,水流淙淙。少年情人們,結伴踏青。
女:「到洧河那邊去吧!」 
男:「我已去過了。」
女:「再去一次嘛,水旁是個好地方。」
男與女,打情罵悄,互贈一枝勺藥。

The Zhen and Wei Rivers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Along the musical flow of the Zhen and Wei,
Young lovers walk and talk, holding orchids.
Girl: "Shall we go to the Zhen?"
Boy: "I have already been there."
Girl: "Let’s go again, it’s a heavenly place."
They stroll and tease, exchanging peonies.

Along the musical flow of the Zhen and Wei,
Young lovers walk and talk, holding orchids.
Girl: "Shall we go to the Wei?"
Boy: "I have been there already."
Girl: "Let’s go again, it’s a heavenly place."
They stroll and tease, exchanging peonies.

」今名澤蘭多年生草本,莖上部被細柔毛。葉對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20公分,寬3-6公分,表面光滑,背面被柔毛,並有腺點;葉緣有深或淺之鋸齒。頭花集生成繖房狀;均為管狀花。瘦果有腺點及柔毛。分布於東北、華北、華中、華南及西南各省山坡草地或灌叢、水澤地和河岸水邊,朝鮮半島、日本亦產。

唐朝以前,「蘭」指的多是澤蘭,宋朝以後才稱蘭科(Orchidaceae)植物為「蘭」。

澤蘭多生澤旁,故名之,自古即為著名的香草。聖人多讚美「蘭」之情操,忠臣以「蘭」自託,文人為文賦之詠之,比之以君子,配之以美人。「蘭」之香在莖葉,佩在身上可避邪氣,即〈離騷〉所謂的「紉秋蘭以為佩」。植株煮湯沐浴,即「蘭湯沐浴」。婦人以澤蘭摻和油類澤頭,稱為「蘭澤」,據說有淨身和去除不正之氣的效果。另有「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葉楺之有香氣,亦常作為佩飾的香料。〈陳風‧澤陂〉中「有蒲與蕑」的「蕑」為蘭之古字,和香蒲一樣,都生長於沼澤之地。

耿煊認為除上述種類外,澤蘭可能亦指華澤蘭(E. chinense L.)和馬蘭(Aster indicus L.),兩者均屬菊科,植株也有香氣。

芍藥為多年生草本,根粗壯。下部葉為二回三出複葉,上部則為三出葉。花數花簇生於頂端或葉腋,有時為單花;花瓣白色,9-13枚,栽培者花瓣顏色有多種;雄蕊多數,花藥黃色;心皮4-5,光滑。果為蓇葖果,頂端具喙,長2.5-3公分。分布於東北、華北各省及陝西、甘肅等省,朝鮮半島、日本、蒙古及西伯利亞地區亦產。

芍藥原產中國北方,自古即為重要的觀賞花卉,《通志略》云:「芍藥著於三代之際,風雅所流詠」,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初夏開花,有紅、白、紫數色,野生者以白色花居多。

芍藥一名「將離」或「可離」,所以古人在離別的時候,常以芍藥相贈;若是想去除煩憂,贈之以「丹棘」(忘憂草,即萱早);去人忿懣之氣,相贈以「青棠」(合歡);欲招人歸來則贈之以「文無」(當歸)等,其意相同,均假借植物來表徵不同之心情。《詩經》〈鄭風‧溱洧〉臨別送女以芍藥,除為信約之外,尚有「結思情」之意。高誘注《呂氏春秋》云:「芍藥之和」,詩人以贈芍藥取其意於和。

牡丹以洛陽名於天下,芍藥則以揚州者最貴於時。牡丹為木本。芍藥為草本,因此「牡丹稱花王,芍藥稱花相」,兩者均為「花中貴裔」。自唐詩以下,詠牡丹、芍藥的詩畫不計其數,兩者均以豔麗聞名於世。(本段植物解說文字摘錄自林業試驗所潘富俊研究員著作《詩經植物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