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突破 幹細胞可製紅血球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大突破 幹細胞可製紅血球

2008年08月21日
摘錄自2008年8月21日聯合新聞網伊利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科學家19日表示,他們已開發出以人體胚胎幹細胞大量製造紅血球的技術。這項實驗結果意味,未來捐血可能不再有必要。不過專家指出,這種技術雖屬重大突破,但仍須經過一些關鍵性的改良,方可真正取代捐贈的血液。

伊利諾大學與明尼蘇達州羅契斯特梅約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醫學期刊「血液」上發表實驗報告指出,他們以四個步驟將胚胎幹細胞轉化為紅血球細胞,攜氧量與正常血液相同。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實際運用,醫院與血庫將可以取得足量的各種人造血液,包括稀有的陰性AB型及可與各型血液相容的陰性O型血液,並在戰場、交通事故現場等場合發揮功能。

並未參與這項實驗的明尼蘇達大學幹細胞研究所副所長考夫曼表示,這項技術可使病患不再因為輸入別人捐的血而感染C型肝炎、愛滋病等疾病。他說:「這種技術很重要,因為感染的案例經常發生,而且捐血者越來越少。」

研究人員以一個培養皿的胚胎幹細胞製造1千億個紅血球細胞,足以注滿2、3個血液收集管。他們讓幹細胞展開初步的胚胎發展後,再讓它們接觸多種蛋白質,使其中一部分轉化成為紅血球細胞。擔任研究報告執筆人的「先進細胞技術公司」技術長藍沙表示,大約65%的細胞成熟後,脫去細胞核,出現紅血球細胞的甜甜圈外型。研究人員製造的血液包括陽性A型、陰性A型、陽性B型、陰性B型、陽性O型。藍沙指出,在輸血過程中,紅血球細胞的使用頻率高於血液,換言之,這項新技術可望挽救無數的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