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以布農族為例 | 環境資訊中心

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以布農族為例

2008年08月27日
作者:邦卡兒‧海放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原住民專案計畫主持人)

我相信「生態智慧」一詞是外來的;一般而言,「智慧」乃定義在蘇格拉底或孔子的博學;而原住民族的智慧則顯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謂「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似乎有過於推崇之意,實際上,這僅是我們祖先的生活知識,在口傳之中,呈現了族群文化過程與自然關係。

布農族以玉山守護者自詡,生態智慧就寓含在對天地的崇敬中;圖片來源:邦卡兒‧海放南

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主要是隨著環境而演變成經驗智慧的積累。由於我們必須與山共存、利用山林中的自然資源,因著這種生存的需要,便逐漸發展出獵取或使用山林資源的技巧。例如我們的獵人在進入山林前要先學習放空,放空之後再進入動物植物的思考模式;在這之前,還要先對山林環境有相當的熟悉度,包括山川、氣候、棲地的深層認識,以交互運用在生活中。

生態智慧呈現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以布農族的狩獵文化為例,真正的好獵人不僅要能擁有絕佳的獵技,他穿梭在山林大地之間,是在跟自然對話,跟山林競爭,跟動物賽跑,他的態度必須靜默、嚴謹,不可談天嘻笑,且務必得敬守長老交代的戒律與禁忌。這些禁忌、戒律即可視為長老遺留下來的智慧傳承,例如各部落皆有獵場,互不侵犯,如此便可確保各獵場的動物不被濫獵。且獵人們入山前、狩獵結束,都要舉行祈禱,因為我們相信山林賜與你一切的獵物,也賜給你平安,你的虔敬會指引你,讓你得到豐收。

布農族只在特定季節捕捉獵物,且絕不趕盡殺絕。所捕獲的獵物,則會全部分享給部落的每個人,並將其皮、毛、牙做為服裝或頭飾,一絲一毫都不浪費。

原住民與自然相處的經驗,是經過數千年的累積而來的。我們重視這塊土地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即使過去一般人認為野蠻的makavas(出草),也是為了要守護這塊大地而演變出的儀式。

布農族傳統房屋以自然材料建成,是十足的綠建築。低矮的門使人入屋必先低頭,藉此感謝大地賜與林木供造房屋;圖片來源:單德榕

我們會遷移,但絕不是遺棄這塊土地。遷移也是利用土地的一種方式,藉由間歇利用,以保有土地肥力,使區域內的山林生態得以保存,也使整個族群生活得以持續下去。許多大陸型國家的人民,直到現在還是過著遊牧的生活,隨著季節演替,順著大自然的規律,到不同的草場放牧,這也正是他們的祖先為了保護草原生態,以使牧草年年青綠而流傳下來的生態智慧。

民族植物「另類醫學」的智慧

民族植物的利用,又是另一個好例證。原住民到達某一年齡層,累積了口傳或實際生活經驗所得,就會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尤其部族中的耆老,常是口述歷史及傳統經驗傳承的活字典,手中握有很珍貴的民族植物知識。

我的弟弟伊畢,在學齡前因為用餐不慎將熱湯灑出,左臂的皮膚全部燙傷、脫皮。就我的印象中,有一個老阿嬷,用了草藥敷在他燙傷的部位,再用姑婆芋(daibaial)蓋住傷口,像紗布一樣纏住,等到第二天,再換新的姑婆芋葉即可。如此每日更換,伊畢的傷口漸漸轉好,近一個月的時間,竟完全治癒了。

燙傷治療完成不算厲害,癒後沒有留下任何疤痕才是高明!部落裡面曾經被火或熱水燙傷的,都沒有疤痕留下。原住民族利用身邊簡便的植物當藥材,效果比現代美容更勝一籌,即使現代醫學那麼發達,也沒有辦法使燙傷不留痕跡。

低碳、平衡的生態智慧重新受到重視

但由於近代文明入侵,原住民許多傳統文化和知識,被排除在文明知識或科技導向以外,以致日漸沒落。幸而當前國際思潮疾呼物種與人文多樣性的保育,反歸於生態體系維護之觀念,發現原始方式最具生態意涵,最能使山林保有可持續利用的價值。

生物多樣性公約(註)也特別強調降低多元族群間衝突的協調,以分享原住民族的文化。

21世紀全球議題中,以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最受矚目,許多國家都簽訂環境保護條款,如里約高峰會、京都議定書等,顯示以往人們以為地球具備自我可回復性,如今終於開始知道這個神話已經破滅。知識、文明、科技並未將人類推向永遠與進步,西方所謂的「智慧」,實際上正催促著地球走上毀滅。

到目前為止,人類仍持續製造高科技產物,以便利生活,但也同時製造出許多無法分解的廢棄物以及有毒煙氣破壞大氣層。更由於人們總是忙著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質享受,而導致心靈空虛,更造成最棘手的生態問題。

幸而部分現代人經過反思之後,開始懂得回頭從大自然中學習山林的智慧,學會自足、降低欲求。如果我們能再進一步,將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視為寶藏,以虔敬的心對待大地及萬物,或可將全球變遷與溫室效應的速率減緩,即使明天過後,人們還能有更長遠而美好的未來。

註:生物多樣性公約 (CBD) 第一條即開宗明義記載:依照國家立法,原住民和地方社區體現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持久使用相關的知識、創新和做法的傳統生活方式應加以尊重、保存和維持,並且在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的擁有者認可與參與之下,促進其廣泛應用,並鼓勵公平地分享因利用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而獲得的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