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貿易 讓消費意識改變世界(上)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平貿易 讓消費意識改變世界(上)

2008年11月19日
作者:陳品潔

與好友喝杯咖啡、享受美味的速食時,有沒有想到你的消費正在助長全球化的步伐?如果全球貿易帶給人類的是進步,為何國際間糧食不足、土地貧瘠、環境污染、失業、貧富差距等問題不僅無法獲有效解決,反而江河日下?日復一日,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使許多人和環境慢慢失去連結,吃不知道何處生產的食物,用未開發國家生產的日用品;然而我們為這「遠道而來」的農產品和日用品所付出的,都加上了層層廣告費、行銷費及運費,實際投入生產的農民和勞工,卻無法從中獲得合理的報酬,甚至溫飽、健康都成問題。有沒有可能改變這樣的現況?諸如此類的反省在全球各個角落不斷湧現,逐漸吹起一道訴諸公平、正義、綠色的公平貿易旋風。

咖啡小農。照片來源:生態綠咖啡

一場毒奶粉事件至今仍令人餘悸猶存:一家企業的毒物污染事件,在全球企業的連鎖效應下,竟牽連許多知名品牌的咖啡、奶粉、罐裝飲料及餅乾等產生食品安全疑慮,消費者才驚覺自己可能被毒害十幾年而不自知。原來在全球化下,食品安全的防線是如此脆弱!

不只是食品安全,企業有強大的技術與資金為後盾,在開發中國家僱用奴工生產低成本的食物,轉賣給已開發國家謀取暴利。為了大量生產,採取濫墾與單一作物栽培,大量使用化肥、施灑農藥,並把受到農藥肥料污染的食物經過加工銷售到全世界。短時間內看似產量增加,提升農民收益,但罔顧休生養息的生產模式長期下來,土壤劣質化、周圍的生態系瓦解,卻是對環境和社會整體的破壞。

許多企業收購土地也收購種子的專利權,這些企業美其名為了解決世界飢餓的問題,實際上卻剝削弱勢、壟斷專利、累積財富。以美國孟山都為例,所生產的基改作物污染許多非基因改造的農田,卻主張是小農侵犯他們的專利權,並提出告訴,要求不合理的賠償。再以巴西為例,近半數的耕地掌握在總人口數百分之一的地主手中,近5百萬名農民沒有土地,嚴重貧富不均,但是國民生產毛額(GNP)卻位居全球第8位;每年上萬名貧童餓死,卻是全世界屬一屬二的農產品輸出國。

諸如此類的剝削實例多不勝數。跨國企業只顧營利的經營方式,不只剝削農民的生計,也間接剝削到全世界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同時更是扼殺生態圈的殺手。尤其跨國企業在第三世界的剝削行為,造成整體性破壞的背後還許多成因彼此相輔相成,像是政治動盪、貪腐、過度放牧,以及企業收購農地造成的傳統農耕文化斷層等等種種社會問題,正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形成惡性循環。

跨國企業的壟斷與剝削一直是製造生態問題的毒瘤,這些問題早就不是新聞,只是消費者究竟關不關心?是否想要改變?如果想,那麼改變的力量正在你我的手裡。「公平貿易」正是許多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努力方向。每個人的決定,包括購買什麼、吃什麼,甚至想怎麼過什麼樣的生活,確實有可能影響社會的動向,甚至是世界的發展。

所謂的公平貿易,主要在確保生產者可以得到合理應得的報酬,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在全球化企業的壟斷下,全世界有半數的人口,每天仍靠著不到的2塊美元過活,而且多是卑微的農民。以咖啡為例,「多數的咖啡小農,每磅咖啡只能得到2毛半美元,到零售商手中卻可賣到8美元以上的價格。而公平貿易給小農的價格是每磅1美元26分錢,使他們年薪從500美元增加到平均近2000元。」美國公平貿易組織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明日待續)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