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抗暖化 從換部車作起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他對抗暖化 從換部車作起

2008年12月07日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隨著暖化議題漸為人所知的影響,愈來愈多的環保書籍可以在市面上見到,但說的人還是比作的人多。前陣子美國出了一本環保書叫《Farewell My Subaru(再會了,我的速霸陸)》,講的是一個記者在不依賴化石燃料的情況下,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過了一年的故事,最近也有書商願意將其翻譯中文,預計在12月就會和台灣的讀者相見。

這是值得用消費券買下的一本書,且它不光只是回答換掉一部燒汽油的車,是否就能減緩全球氣候變遷,而是書籍作者(Doug Fine)實際花了他一年多的時間,告訴讀者他作了哪些努力,好給這個問題肯定的答案。

把日本進口的速霸陸換掉,改開以餐館廢油驅動的柴油車,只是他實現低碳生活的第一步。他同時也用太陽能熱水器來沖澡、自己種菜養雞來補充營養;更為了自製冰淇淋的夢想,成為稱職的山羊飼養者。更炫的是,他並沒有放棄ipod,只是藉助太陽能光電板,來讓他喜愛的音樂繼續播放!

這是最新的美國夢,一個不用插手中東戰事,或是與中國展開貿易談判的新未來。

只可惜,范恩的例子之所以特殊,是因大多數的美國人並沒有這麼做。平均每位美國人,在2007年的碳排放量是19.5公噸,這幾乎是台灣人均碳排的1.7倍,也遠遠超過全中國的5.1公噸及印度的1.8公噸。

美式的消費習慣、美式的通勤設計,都讓美國人成為千夫所指的暖化幫兇。自然,這也讓改變生活習慣,成為他人批評美國的重點之一。

像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就要求富國人民應放棄不永續的生活方式,以共同對抗氣候變遷的威脅。中國其實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但溫家寶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它每產生三公噸的碳污染,就有一公噸是因製造商品輸出到已開發國家。

富國消費商品,中國買單污染,這是令溫家寶看不過去的事。

而聯合國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主席帕卓里(Rajendra K. Pachauri)也認為,只要人人節約消費、少開車、少吃肉,自然就可以對抗全球暖化。他對美式的消費主義更是嗤之以鼻,認為人們只應買他們需要的物品,而不是因為能買就買。

范恩這一年多的低碳嘗試,雖讓他和一般美國人不一樣,不須多背負傷害地球的十字架,但卻沒躲過全人類造成的暖化共業。

當他搬去新墨西哥前,該地正面臨長達十年的異常乾旱;而當他新居落成時,卻得面臨百年不遇的大洪災。

幾乎可以確定,他未來面對的挑戰可能還更多。更不確定的氣候型態,可能隨時讓他一手打造的怪峰農場,成為大時代裡的一個悲劇。

即使如此,若是對照大部份住在城市的台灣人,范恩其實已大半脫離對石油的依賴,也已懂得要如何在變遷的氣候下求生。但對於氣候變遷議題仍陌生的我們,卻又作了哪些準備?

民眾依舊聽信廣告,在靠近海邊的地方置產,無視暖化後海平面上升,所可能帶來的大潮威脅。而建商也依舊在市郊的山坡地開發豪宅,沒有想過暖化帶來的極端降雨,幾年後可能將這賣出去的一片基業,全數給沖垮。

更重要的是,全台灣從1990年到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竟增長了133%,人均排放量增長全球第一。當范恩在新墨西哥州架設太陽能板時,我國的人均碳排放量則是寫下新高。

我自2007年7月起,開始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經營的「低碳生活部落格」上,記載我每個上班日的碳足跡。我希望能從檢視每日能源使用量,進而督促自己在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也與網路上的同好一起分享。

一年多下來,我陸續把自用車改為瓦斯車、佛具燈改LED燈、鎢絲燈換省電燈泡等;日常生活行為上,也記得會在睡前把熱水瓶關掉、三層樓內儘量走樓梯、甚至開始學著騎單車上班。

我的減碳努力,和范恩比起來,當然是如同小鳥比大象、水漥比水庫。但卻因為這樣的減碳日記,讓我在網路上結識不少朋友,也知道在台灣其實有愈來愈多的人,願意試著從生活中對地球友善些

當然,也會有人質疑,改變生活方式,究竟對暖化有無助益,不論像是寫《暖化,別鬧了》的丹麥學者隆柏格(Björn Lomborg),或是寫《天氣、天氣與人類》的德國學者史多赫(Hans von Storch)等。但若以台灣在2008年夏天的例子,在電價壓力及節電獎勵的情況下,全國共同減少了11.7億度的用電,約等同於少排74萬公噸的二氧化碳,足見如果是一群人共同改變生活習慣,仍可有效減碳的。

希望范恩的故事,能帶給台灣人更多的啟發。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像他一樣,可以在台灣蓋間自給自足的屋子,和他一樣實行低碳生活,但至少我們能夠從不浪費能源開始,從隨手關燈入手,從把鎢絲燈泡換成省電燈泡起步,一步步朝低碳生活的明天,來一起努力生活著!

 

再會了,我的速霸陸

  • 作者:Doug Fine
  • 出版社:Random House Inc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25日  

再見我的速霸陸封面。圖片來源:張楊乾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