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投資:讓錢為環境和群眾說話(下) | 環境資訊中心

社會責任投資:讓錢為環境和群眾說話(下)

2008年12月04日
作者:城國斌(嘉鼎資本管理集團)

圖片來源:AFP是什樣的驅動力,讓投資者(包含投資機構)從事社會責任投資呢?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目前多數的社會責任投資相關金融商品,雖是以「做對的事」為前提,但難以避免地,還是會以「績效」作為衡量指標 ── 甚至被拿來與「邪惡基金」(evil fund,專門以煙草、賭博、烈酒、軍火等公司作為操作標的)績效,互比高下,而全然忽略SRI除了績效之外所能產生的正向驅動力。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多數發行機構仍將之視為「金融商品」的一種,而欠缺對於社會責任投資更深層的理解。社會責任投資的驅動力,一般而言,仍被視為某種可待掌握的趨勢或熱潮,古語「民知生之厚而不知生之義,唯利所趨」,正好符合多數金融界或投資界對於社會責任投資的假設和想法。

如此一來,參與社會責任投資的投資者,會「利益導向」,也就不難想見。例如前幾年,許多只著眼於「投資績效」而加入SRI的美國人,因為SRI著重環保及道德因素,避買石油、煤礦、菸酒等類股,而錯失獲利良機。在績效不如預期的情況之下,資金開始移動;2006年美國民眾即大舉撤出10億美元的資金,轉往其他的趨勢。

夏威夷作法值得台灣參考

有鑑於上述社會責任投資「商品化」可能產生的潛藏偏差,夏威夷當地的做法,給了一個極佳啟發,頗值得台灣參考。

2001年,「夏威夷資本管理論壇」(Hawaii Capital Stewardship Forum),在當地的政府部門、NGO、投資機構以及意見領袖的催生下成立。

論壇的最重要目標,就是透過各方的討論、凝結共識,匯集知識、技能、工具和資源,讓夏威夷的「資本」(此一資本的定義相當廣泛,包含資金、人才、地區文化、生態體系),能在長遠的眼光下,獲得良好的運用和發展(是的,你可以發現,這已是環境經濟學家保羅‧霍肯(Paul Hawken)在《綠色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的概念進階版)。

在夏威夷的立法部門協力配合下,夏威夷當地的退休基金、校務基金,高達百億美元以上的規模,都開始以「支持公司治理、社會正義及環境保護議題」為原則,進行投資,此一具有「永續發展」觀念的做法,也同時獲得許多資本管理機構和和創投機構,一起協力和配合。

美國進步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夏威夷資本管理論壇的顧問,彼得‧卡密荷(Peter Camejo)在其著作《SRI:社會責任投資》(The SRI advantage:why society responsible investing has outperformed financially.)中分析,社會責任投資的驅動力,來自於「有一群投資人,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想要藉由投資來推動改進整個社會的生活品質。他們在意的是,投入的資金,如何幫助世界朝向經濟正義和注重環保的永續發展方向前進,讓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受益。」

而夏威夷的作法,讓社會責任投資不再只是一種金融商品、或僅是一種可待掌握的趨勢熱潮,而是真正與當地的脈絡結合,讓認同此一價值觀的人加入,從而能期待更好的未來。

讓正確價值觀得以彰顯

2008年底,在華爾街將「財務工程」、「獲利極大化」的作法,操作極致,換來的卻是飛散的灰燼,與全球綿延難止的動盪不安後,更多人重新思考投資的真正意涵,以及帶來的有形和無形影響:若不能兼顧正確且合理的價值觀、思考種種作為對整體所造成的影響,那麼,這樣的作法,將難以永續發展。

而對於台灣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包括投資人與投資機構)、NGO、公部門來說,必須共同面對的,是市場已有淺碟化疑慮,可能淪為各種資金炒作的戰場;另一方面,企業力量越形龐大,而對生態、社會的衝擊也越大(但過去的對抗作法,卻不總能收效)。此一情況,透過社會責任投資,結合「資本管理」與「股東行動主義」,讓這塊土地的四大資本:財務、人力、生產、自然,都能兼具發展,達成整體的共存共榮,這將值得所有人的關注與實踐。

我想投資 我能做什麼?

對台灣許多關心環境和社會議題的人來說,應該如何實踐「社會責任投資」呢?這裡初步提出一些可能的作法和方向,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

一、不需受限於「工具」: 許多人可能會想透過目前市面上的相關基金,來實踐社會責任投資。然而許多基金僅是「包裝」成相關概念的基金,本質上仍是將之視為「某種可待掌握的商機」,並不一定是真正著眼於投資的正向驅動力。因此,有興趣的朋友,還是應該從自身意識的提升做起。

如果真要從金融商品中做出選擇,那麼建議可以從兩部分來做觀察:一是投資組合,是否真是真正在「ESG」領域上、有不斷超越的願景;其次是該金融商品的「周轉率」,是否在合理範圍。否則,周轉率過高、買賣頻繁,通常也就是該金融商品只是將企業當作獲取短期績效的工具,並非真正有支持意義的長期投資。再者,周轉率高,也可能流於追高殺低,徒然製造資本市場的不穩定。

二、培養自身鑑賞企業的能力:這會是比「選購金融商品」更好的作法。那麼,如何鑑別企業呢?這裡援引國外「永續型投資分析師組織」(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search Analyst Network,SIRAN),判別企業的5個標準。該機構由專精於ESG研究的分析師組成,主要提供來自30家投資機構、150名分析師所需的投資資訊。因此這5項標準相當有參考價值: 

  •  該公司有任何與「永續議題」相關的資訊揭露嗎?
  • 該公司在網站或年報上,有特定欄位發布「永續議題」嗎?
  • 該公司在近2年內,有發行「永續報告」專冊嗎?
  • 在「永續報告」專冊中,其架構有依循「全球永續性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架構嗎?
  • 該公司有揭櫫其永續發展的目標和衡量指標嗎?

該組織目前也有針對「新興市場」(包括南韓、中國、印度、台灣等)的能源產業、原物料產業、通訊產業企業,以上述標準進行評鑑,台灣企業在相關表現排名,幾乎是敬陪末座,顯示仍有相當的進步空間。投資者也可以依循上述標準,檢驗企業在相關資訊揭露方面的程度,以及其實際表現是否符合期待,作為投資的指南。

三、發展屬於台灣的「資本管理論壇」:如同夏威夷運用「資本管理論壇」、創造當地永續發展的基礎,台灣的NGO、公部門、資本管理機構、創投機構,一樣可以組成屬於台灣的「資本管理論壇」,匯集眾人智慧和專業,並透過立法部門的配合,讓台灣的校務基金、四大基金,發揮正向的推動力量,使台灣的各項資本──不論是財務、人力或環境資本,都得以永續發展。

也期待未來,社會責任投資有更多人的加入、討論和實踐,發展更多的樣貌和可能,讓這一篇文章成為一個起點,一個開始。

【延伸閱讀】

以下是更多關於社會責任投資的書籍,也是本文許多重要例證和概念的來源:

  • Paul Hawken and Amory & Hunter Lovins,《綠色資本主義-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Natural Capitalism:Creating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天下雜誌,1999
  • Stephen Davis等,《新世代資本家:公民經濟崛起的新力量》(The New Capitalist:How Citizen Investors Are Reshaping the Corporate Agenda)臉譜出版,2008
  • Peter Camejo,《SRI:社會責任投資》(The SRI Advantage:Why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Has Outperformed Financially),寰宇出版,2008

這是文章中提及社會責任投資相關的網站: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