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天約150物種滅絕 保育應重視多樣性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全球每天約150物種滅絕 保育應重視多樣性

2009年01月05日
摘錄自2009年1月4日時報資訊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瀕臨絕種生物要保育,但在生物學界裡,保育的觀念和做法已擴展到強調生物多樣性,不只侷限關注特有物種、明星物種的消失。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吳俊宗說,因生物棲地的改變,消失的物種不只是特定生物,生存在同棲地裡的成串生物都會受影響。像蘭嶼珠光鳳蝶的消失,是因為棲地的食草沒了;食草如果能存活下來,珠光鳳蝶也會回來了。換句話說,一個棲地的整體環境愈沒有遭到破壞,生物就會愈多樣性。珠光鳳蝶的復育成功帶來的欣慰不只是珠光鳳蝶的重現,也保全了生物多樣性的成就。

吳俊宗舉德國慕尼黑市為例,在慕尼黑的大型市區公園裡,還有野鹿在奔跑,公園裡雖有「小心有鹿」的警告標示,卻讓人看見人鹿共存的感動。連野鹿也能生存在城市裡,代表這個城市的自然度很高;自然度愈高,不僅生物愈多樣性,城市健康度也愈高。

對汙染空氣敏感度極高的地衣,更是觀察一個地方環境自然程度的指標。他說,連地衣都能生存,這地方的生態族群鐵定多樣性。

林務局官員說,根據調查,全球每天約有50到150種物種在滅絕,滅種速率是自然滅絕率的萬倍以上。倘若全球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的趨勢再不改善,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物種會消失,嚴重影響人類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