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發電 天氣礙事 國內技術難克服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洋能發電 天氣礙事 國內技術難克服

2009年01月08日
摘錄自2009年1月7日聯合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黑潮發電雖然是台灣能源自主的希望,但是專家指出,如何將渦輪機錨固在海底、將海底電纜從外海的渦輪發電機牽往陸地等技術,甚至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在在都是難題。

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表示,黑潮發電的評估研究除了涉及海洋物理的流體研究,還包括海底地質的鑽探、斷層,以及海洋生態的評估,「都要做非常精緻的調查」。台大應力所教授陳發林表示,黑潮發電需要花三到五年做先導實驗,包括渦輪機是否可行、錨固工程、以及環評等。

工研院能源與環境所資源技術組組長顏志偉表示,目前海流發電的裝置,在水深20、30公尺的近岸雖然已經有測試的機組,但深海發電機的設計,全世界還沒有可以用的方案。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與中研院院士徐遐生都指出,在深海裝置渦輪機非常困難;黑潮的流速每秒約1公尺,要抵抗這麼快的流速,必須發展出極大的固定、定位能力。

鄭明修直指,國內的海事技術「還在幼稚園階段」,許多技術都須仰賴國外公司;台灣也缺乏甲級的潛水施工人員,如果要做黑潮發電,得先培植相關人才。

海底電纜也是一大困難。鄭明修說,台灣東岸從水深40公尺到海岸這一帶屬於「侵蝕海岸地形」,強烈颱風來襲,10公尺的大浪擾動海底,會淘空這一帶的海沙,影響海底結構,海底電纜很難固定;此外,還有沿岸流、潮汐的影響力量。

在黑潮發電機組設置的較佳地點中,綠島距離台灣約30公里,蘭嶼則超過60公里,鄭明修說,海底電纜要拉這麼長的距離,經過東海岸高低起伏的地形,包括海底火山、斷層等,都是很艱鉅的任務。

顏志偉指出,目前雖然已經有牽海底光纖的技術,但海底光纖只是單純的一條;而黑潮發電的機組,電纜在各渦輪機之間呈棋盤狀的陣列分布,技術上困難很多。

具有31年潛水經驗的鄭明修也指出在海中施工可能遇到的天候困難因素,他表示,台灣受東北季風影響,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海上風浪大,不適合施工,而7月到9月是颱風季。台灣一年中適合潛水的天數平均只有120天,但是只有小浪、中浪的最好天候僅50天,「在進行海事工程時要很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