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科考新浪潮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喜馬拉雅科考新浪潮

2009年01月21日
作者:納文‧辛格‧卡德加(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

喜馬拉雅冰川 圖片提供:Richdrogpa有關氣候變化對喜馬拉雅地區冰川影響的綜合資料極度缺乏。對於問題的嚴重性以及需要做什麼,納文‧辛格‧卡德加進行了相關報導。

「要點是鼓勵從全球大項目到個體研究者的所有人員把研究集中在這些樣帶上,進行統籌安排,從而有助於每個人都能獲得所有的資訊。」

在全球氣候變化知識庫中,南亞興都─庫什─喜馬拉雅(HKH)地區依然還是一片惱人的空白。

這個地區西起阿富汗,東至緬甸。在缺乏實地研究和足夠資料的情況下,全球變暖在該地區的影響基本上還沒有搞清楚。實際上,對於這個生態高度敏感區,同時也是極其重要的自然功能區,幾乎還沒有氣候變化適應計畫。

該地區有數百萬人口,其中大多數是貧困人口,氣候變化對其造成的影響將是最大的。他們的生存依賴於這些自然系統,包括河水和森林。然而,假若該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專家和政府官員們最近達成的一致意見轉化為實際行動,那麼這個殘缺的資訊空白就會成為歷史。

他們提出了一項計畫,首先收集該地區氣候變化影響的關鍵資訊,然後制定應對之策。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的官員們稱:「當前,喜馬拉雅地區嚴重缺乏基本的環境資料,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化全球頂級機構——表示,該地區是一個資料空白點。」

ICIMOD是一家設在加德滿都的國際機構,最近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一起為這項計畫組織了一次會議。他們表示:「會議探討了系統收集和共用所需資訊、對當前情況作出可靠描述以及制定應對之策的方法和途徑。」

這個地區計畫符合UNESCO宣導的對全球山地生物圈保護區氣候變化進行協同研究的策略。現已確定HKH地區的七種地貌為研究物件,它們均屬於跨邊境地區,涉及八個國家——最東面是緬甸,西面是吉爾吉斯斯坦。

ICIMOD環境專案經理埃克拉比亞‧沙瑪稱:「這將是對生態各方面的一項綜合研究。」

以前,此類研究比較零散,但是這次我們將採用樣帶研究方法,也就是說,將覆蓋所有緯度(從北到南)和高度(高海拔)地區。

「要點是鼓勵從全球大項目到個體研究者的所有人員把研究集中在這些樣帶上,進行統籌安排,從而有助於每個人都能獲得所有的資訊。」

儘管科學家們的研究目標將包括冰凍圈問題、國際重要濕地、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地方特有物種,但他們的研究將聚焦在該地區已經受到氣候變化衝擊的高海拔地區。

沙瑪表示:「在這裏,我們發現氣溫每年上升0.1°C -0.4°C,意味著物種將以每10年80-200米的速度轉移到更高海拔的地區。」

「這十分令人擔憂。」那就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ICIMOD為何在會議剛一結束便在跨喜馬拉雅的岡仁波齊聖景地區、尼泊爾和中國控制的西藏交叉地帶啟動一項研究的原因之一。

上述兩家機構於2002年聯合發佈了一個警告: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快速融化,尼泊爾和不丹分別有20和24個冰川湖的水位在迅速上升,這些湖泊可能隨時潰決。

這個警告是基於衛星圖像作出的,但是沒有任何的後續研究,儘管冰川學家曾呼籲作進一步的緊急調查。尼泊爾境內有3,300座冰川,其中2,300座有冰川湖,這些湖泊因為氣溫上升而悄然擴大。然而,它們卻沒有得到足夠的密切關注,環保運動人士如是說。

喜馬拉雅冰川正在快速融化這一事實,常常在氣候變化研究報告、報紙和討論中出現。但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會給喜馬拉雅生態以及依附於這個生態系統的數量龐大的人口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這些問題都有待於期待已久的實地研究。

山地研究倡議」的葛列格裏‧格林伍德稱:「我們需要獲得資料,填補IPCC報告的空白。」格林伍德還參加了旨在啟動HKH地區協同研究的會議。最新的IPCC報告寫道:「直接測量冰川物質平衡的記錄少之又少,而且只能追溯到20世紀中期。」

「因為需要非常綜合的實地調查,這些記錄偏向於在後勤保障和形態學考查方面『不費力的』冰川。促進對亞洲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瞭解,一個有效策略是增強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力量」。

該報告稱:「針對人類和自然系統對不同水準和不同程度的多重脅迫所作出的反應,有必要進行創新性研究。」如果在HKH地區啟動具體的實地研究,這個目標也許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得以實現。

不過那些從事氣候事業多年的人士如今表示,很大程度上是錢的問題。格林伍德指出:「此類研究的需求非常引人注目,但是真正的成功將是獲得資金。」

「支持此類研究的機構不能打退堂鼓。」另外,由於存在超敏感的地緣政治問題,這個地區的國家沒有共用諸如水資源等方面的資訊。

但值得肯定的是,該地區的主要參與者最近暗示,他們可能在抗擊氣候變化中進行合作。在最近發佈的氣候變化白皮書中,中國承諾參與國際合作。

這份文件稱:「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分別在多邊場合以及雙邊交往中,闡述了中國對於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立場,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

這個地區另一個主要的參與者是印度,該國在今年早些時候發佈的氣候變化行動計畫中強調了地區合作。

沙瑪表示:「那令人感到十分鼓舞,因為多數都是跨國界研究,而且就該地區的各個國家而言,那將意味著合作。」假若有了合作和資金,HKH地區在氣候變化資訊庫中或許將不再是缺失的部分。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9年1月15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作者簡介:納文‧辛格‧卡德加為BBC尼泊爾語頻道記者,對環境有著持續的興趣,著重於氣候變化與喜馬拉雅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