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專題】人文‧文學篇 | 環境資訊中心
牛年特刊

【牛專題】人文‧文學篇

2009年01月29日
作者:沈佳姍

台灣第一次舉辦耕年健康比賽。李壽康1955年攝。選錄自「走過台灣一甲子」說文解字裡,對於「牛」字的解釋是「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其又將牛細分為雄性牛「牡」、雌性牛「牝」、小孩子牛「犢」、二到四歲的牛「㸬」、「犙」、「牭」,不同顏色的牛,像是白黑雜毛牛的牻、白牛的㹊、純色牛的牷、黃牛黑脣的犉,以及無角牛的犝、宗廟祭祀使用的犧、全牛無缺的牲,做為養牛馬圍圈的牢和牿、畜牷作用的㹌、牛鳴聲的牟等等多類;中國傳統文化的細緻,由此可以得見。

單獨的字詞之外,漢文世界裡也有許多與牛相關的成語與典故,著名者如形容互不相關的「風馬牛不相及」、寧為人首,不為人後的「雞口牛後」、比喻多數中極少部分的「九牛一毛」、從前受過害,致使下次遇到類似事情會過分害怕的「吳牛喘月」(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比喻讀書勤奮的「牛角掛書」、對事物了解透徹,做事能得心應手的「庖丁解牛」、如牛一般氣力與氣勢的「力大如牛」和「氣吞牛斗」、形容藏書極多的「汗牛充棟」、性情不隨環境變異(通常是指負面之事)的「牛牽到北京還是牛」等等,非常之多。

台灣漢人的牛印象

牛是台人過去農村中的好夥伴,日夜相處下來,不論是從中國大陸原鄉引入的牛言牛語再行使用或略做改變,或是先民於適應台灣的在地化後,所產生的鄉土民俗語彙,很多都是借用與牛相關的形象來形容他種事務,或是表達對事物的感覺、想法。其中取自牛形象的引申,包括了牛隻身體外貌、生活習慣、發聲、性情和工作形象給人的視覺和聽覺意象,以及由相關的生活經驗所延伸出的人生或處世哲理。

源自牛的外貌

台灣人對牛之外貌的最大印象除了兩隻角外,就是身體大,生殖器大,以及食量大、排泄量大,所以產生出的這類俚語也多與「大」有關。身體大方面,有像是說人心像牛的腹部那麼大,比喻慾望無窮的貪心的「人心肝,牛腹肚」,以一隻小小的虱子,卻說得像水牛那麼大,形容人說話太誇張的「一隻虱母謗甲水牛大」,形容體型大的太太搭配個子小的丈夫形象的「烏鶖騎水牛」,以不只吃下水牛的大身體,連其頭上粗硬的角也一併吞食,形容該對象不只的胃口過大的「食水牛,連角吞」,以及用有大身體的牛卻捨不得出力耕田來形容身體健壯的人卻懶惰不肯做事的「大牛惜力」。

生殖器大方面,則有比喻他人生殖器很大的「牛膣(就一,雌性動物的生殖器)馬膦(雄性動物的生殖器)」,以及還未成仙卻假裝是先人,明明是價廉的牛生殖器,卻仿冒成可以壯陽的高價鹿生殖器的「未仙假仙,牛膦假鹿鞭」;其他還有說人食量大的「牛腸馬肚」、以像牛般大胃口,工作卻像龜一樣慢,好吃懶做的「食若牛,做若龜」,以及利用牛的排泄量大,以像鳥般吃得少,卻放得像牛般多來比喻入不敷出的「鳥喙牛尻川」。另外還有像是以牛尾沒辦法完全遮住屁股肛門,來比寓真相難於掩蓋的「牛尾掩袂滿牛尻川」等等源自前人細心觀察的有趣諺語。

源自牛的工作特性

過去台灣人與牛隻之間最大的互動關係就是勞作與養牛,所以因牛隻工作情景而衍生出的諺語也不少。像是以牛隻的盡本分,勸戒人也要勤奮工作才會有光明未來的「做牛著拖,做人著磨」和「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以能力較好的牛就必須負擔較多工作,導致過度勞累,由此引申人事現象的「牛毋通敖行,人毋通出名」和「好牛濟人犁,好馬濟人坐」;以牛隻如會使用各種農具、牛瘦就會沒有力氣,和懶散的牛常會藉著解大小便來拖延工作的各種工作表現,分別借喻會各種工作或技藝的人、人窮就會不顧良心說謊的「牛犁耙,各項會」、「牛散無力,人散白賊」和「慢牛厚屎尿」;用需牽著牛或正確牽著牛才能確實工作的形象,分別形容人生不如牛有繩子般可以被控制,和比喻做事不得要領或本末顛倒的「牛有繚(繩索),人無料」和「牛鼻毋拎(拉)拎牛尾」;還有一種是因於人不愛惜他人財物,和工作推託責任導致工時延長,致使牛隻過度勞累的諷刺人性諺語「借刀徛磨,借牛貪拖」和「相推駛死牛」等等發源自生活經驗,從中借喻人生的俚諺。

誇飾牛隻能力以為消遣

這類的口傳文學,有如以牛會吃棉被來形容不可能事情的「牛會哺棉被」,以工作還比牛毛還多來形容生活的忙碌或消遣對方的誇飾語「穡頭(工作、事情)卡濟(多)過牛毛」,尤其在金錢方面,形容過度剝削的「一隻牛剝雙領皮」等等。

其他關於牛的俚語,有如對牛彈琴,白費心機的「牛面前讀經」、比喻老少配的「老牛食幼菅筍」、譏諷他人聲音,尤其是歌聲難聽的「牛聲馬喉」、形容人只會欺弱怕強的「牛椆內觸牛母」、說人口無遮攔或貪嘴無度的「無掛牛喙罨」等等。從前述可知,所有口語文學在前人如是使用的同時,也暗喻著當時的時空背景,故俚語諺語等口傳資料,不只是一種文學藝術、一種時代的表徵和該地所共有的歷史記憶,也是一種人生的哲理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