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與永續生物圈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與倫理

永續發展與永續生物圈

2004年05月31日
編輯:愛蜜莉.貝克,麥可.李察森;譯者:吳育璘 (生態關懷者協會)

1992年6月,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ENCED)上,永續發展的標準是至為關鍵的重點。里約宣言(The Rio Declaration)起始如下:「永續發展最關心的就是人類。人類有權利過得健康而富有生產力,並與自然和諧共處。」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宣佈:「永續發展,指滿足目前所需但不危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之發展。」這個概念最初應用到農業和林業上,後來也運用在水資源的利用、可容許的污染程度以及工業、都市化、國家政策和策略等等。

五分之四人口僅擁有五分之一物資

「永續」和「發展」合起來表示,持續成長但不耗損未來可享有的機會和自然環境。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強調,我們一定要追求發展,因為目前世界上大部分 的人都缺乏延續生命所需的足夠資源──生產品不足,或生產的物資沒有得到公平的分配。要滿足未來幾代人口的需求,人類發展需要成長5到10倍。「要滿足最 根本的需求,不只那些國內人口大多為貧民的國家必須進入新的經濟成長時期,而且要確保窮人實際分到維持該經濟成長所需的資源中他們應得的部份。」(摘自 《我們共同的未來》)

目前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兩大集團──七大已開發國家(七個北美洲、歐洲與日本等工業先進國),以及低度開發的國家(以前是77個國家,現在已增加到大約128個國家,分布範圍多位於北半球工業先進國家以南)。

七大工業國人口總數約佔全世界50億人口的五分之一,所生產和消費的物資、設備和各項便利服務卻佔了全球總數的五分之四。而低度開發國家擁有全球五分 之四的人口,生產和消費的總量卻僅佔五分之一。每年地球上降生的9,000萬個新生兒中,有8,500萬出生在最無力撫養他們長大的第三世界國家,而那 500萬個出生在工業先進國家的幸運兒對環境造成的沈重負擔和壓力,與南方那8,500百萬個新生的小貧民不相上下。

貧富差距導致環境惡化日益嚴重

西方對發展的概念,一直都以啟蒙時代標榜的「無限成長」這個迷思做為基礎,使得幾百年來發生爆炸性的進展。但全美各地,不論是發展農業用地、砍伐森 林、修築攔河水壩並導流蓄水、牧場圍上柵欄、挖鑿礦物或興建高速公路和小型幹道,接下來的100年已經不可能像過去100年一樣了。美國人至今仍未在他們 土地上開發出一種永續的文化。

「永續發展」在國際條約、盟約以及國家的內政規劃上,已經成為重要的術語。七大工業國過度消費的問題與低度開發國家物資極度匱乏、消費不足的問題,是互相連結在一起的,而這導致低度開發國家環境惡化的情形日益嚴重。

永續發展必須致力於縮短貧富之間的差距,不論是富國與窮國之間或一國之內貧富的距離。即使未來人口不再成長,現有的消費模式也不能在有限的地球上持續擴大下去。我們面臨三個問題:人口過多、消費過度以及分配失當。

人類文化應與生態體系互相配合

依照政治生態學的觀點,地球是一項自然資源,真正重要的是滿足人類的需求,目標是維繫人類重視的一切──國民生產毛額或國內總產值、利潤、貿易機會、 自然或人為資本、可替代資源、每人平均所得和足夠的糧食。說到底,自然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有它暫時(provisionally)的重要性。

有沒有其他定義永續發展的方式,能讓自然處於更核心的位置?J. 朗諾.安格爾 (J. Ronald Engel))認為:「永續發展可以定義為,滋養與延續地球上整個生命社群歷史性完滿 (historical fulfillment)的人類活動。」這個定義把人類和生物社群全部放在一起,提出一種更積極的視野。但問題是所有生物不可能齊頭發展,其中一部份勢必 需要為另一部份犧牲。當愛荷華州在犁田種植玉米的時候,我們沒辦法說這些愛荷華的草地因此達成它們歷史性的自我完成,最多我們只能說愛荷華州民的確可以也 應該藉助水文學、土壤化學、養分再利用等方式,在愛荷華的土地上維持他們農業的運作。

人類應該建立能與生態體系的涵養能力互相配合的文化,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生態圈,而且至少在這層意義上,環境倫理學的重要性大於一切,這無論在任何文化中皆然,都是無法妥協的最終底線。

本文譯自:愛蜜莉.貝克及麥可.李察森編輯,《倫理學的應用》(Ethics Applied),第二版,第11章倫理學與環境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紐約:賽門與舒斯特出版公司,1999年),頁40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