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埃及記:禮讚大神廟(二) | 環境資訊中心
世界遺產巡禮

入埃及記:禮讚大神廟(二)

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2009年06月05日
作者:許煥章

在路克索市中心的尼羅河畔,矗立著另一座神廟遺跡;黃昏時,神殿在夕陽柔和的金黃裡,燁燁生光,映照著尼羅河的晚霞。這座新王國的神廟,彷彿從歷史中甦醒過來,重新展現耀眼的英姿。

尼羅夕照下的金色殿堂:路克索神廟(Luxor Temple)
GPS:N25°41.948' E032°38.446'

拉姆西斯二世所建的路克索神廟巨型塔門,他的方尖碑與雕像矗立在門前,雕像原來有六座,兩個立像與四個坐姿石雕,現在只剩下兩個坐像了;圖片來源:許煥章路克索神廟是第十八王朝阿孟霍特普三世為獻給阿蒙神所建,原來寬50公尺,長190公尺,後來拉姆西斯二世增建了塔門與大廳,才成為今天的260公尺長。這座神廟呈南北走向的方位,有別於古埃及建築傳統,據說是因為阿蒙神在這裡代表豐饒神聖的象徵,取古代陽物崇拜的特質所致。

從門口走入,砂岩塔門前兩座拉姆西斯二世的雕像與方尖碑映入眼簾,方尖碑原來是成對而立的,其中一座被穆罕穆德‧阿里送給法國,現在矗立在巴黎的協合廣場。從塔門進入大廳,四周列柱環繞,是拉姆西斯二世依照他一貫特有的德密爾(Cecil B. De Mille)風格所興建;塔門壁上刻滿浮雕與象形文字,描繪法老王戰勝西台人的功績。列柱庭院旁邊,有一座中世紀的清真寺,是二十世紀才挖掘出來的,與神廟緊鄰相連,阿蒙神與阿拉在此促膝長談。

由拉姆西斯二世庭院走向令人屏息的阿孟霍特普三世柱廊,前方坐著兩座拉姆西斯二世雕像,雄視前來參訪的人們。再前行就是神殿的正廳了;圖片來源:許煥章走過拉姆西斯二世庭院,就可見到令人讚嘆的阿孟霍特普三世柱廊,七對巨大的列柱排列,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柱廊牆上,描繪著每年舉行的歐佩特祭典(Opet Festival)盛況,包括祭司、樂師、歌者、舞者與聖牛簇擁著卡納克神廟諸神,浩浩蕩蕩向西邊的路克索神廟前進,最後再回到東邊的卡納克,新王國的雕刻工匠傳神地刻畫出一支愉快的遊行隊伍。

穿過柱廊,進入阿孟霍特普三世的大廳,這裡有許多小房間,包含亞歷山大大帝聖壇,牆上刻畫著亞歷山大大帝向阿蒙神供奉祭祀。另一個被稱為誕生室的重要房間,牆上浮雕描繪了阿孟霍特普三世的母親穆坦薇雅(Mutemwia)受阿蒙神之孕,生下法老王的傳說。法老的身體與靈魂,是由羊頭人身的克努姆神在陶匠的轉盤上所塑造成的;豐富的壁畫表現出古埃及對生命的觀點。

路克所神廟歷經阿孟霍特普三世、圖坦卡門、赫倫赫布、拉姆西斯二世與亞歷山大大帝等法老王的建設,在今天路克索的大街上,為古底比斯城的光華留下一頁見證。每當暮靄四合,坐在神殿階梯上欣賞尼羅河畔醉人的晚霞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底比斯諸王的最後歸宿: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
GPS:N25°44.723' E032°36.308'

尼羅河在路克索這一段的河谷十分廣闊,翠綠平原上聳立著粉紅色石灰岩山脈,距離尼羅河數公里的西岸沙丘邊緣地帶,龐大的新王國法老王靈廟與陵墓,隱身在蜿蜒山谷中,這裡是被稱為「死者之都」的路克索西岸地區,充滿無數的寶藏、傳說、秘密與古文物。

法老走避盜賊的死者之都

中王國與新王國時期的法老王,為了避免盜墓者掠奪,紛紛打破金字塔的陵墓建築傳統,將墳墓建在深山、峭壁中的洞穴裡,並且在山谷邊緣,距離陵墓稍遠處,建築自己的靈廟神殿。這些靈廟的建築風格與樣式,十分接近底比斯的神廟,唯一不同的是,在靈廟神殿內多建造了一個假門,是方便法老王的靈魂可以自由的來回進出神殿,反映古埃及人相信法老王死後也成為神祇的信仰。

岩洞內的王者地下寢宮

新王國時期的法老王,死後被製成木乃伊,經過盛大的葬禮儀式,送進帝王谷石雕的陵寢中。法老王的墳墓裡,放滿了黃金、寶石及各種陪葬品,以供來生使用。進入陵寢,通過精心裝飾的長廊,到達地下墓室,其間建有寢室與假門,用來蒙騙盜墓者。地下墓室的入口,通常繪製死者之書(Book of the dead)與送葬文,再經過12道象徵夜晚12小時的門後,就是法老王安息的地方。

矗立在田野間的巨大雕像,吸引所有前往路克索西岸的人車駐足,若以石像的尺寸來衡量阿孟霍特普三世靈廟的規模,這座已經消失的神廟建築,必然十分驚人;圖片來源:許煥章 拉姆西斯三世墓室的壁畫保持得

帝王谷隱藏在尼羅河西岸的岩洞內,山谷感覺上很荒涼,目前被挖掘出來的陵墓已經有62座,不過僅有一些開放參觀,而這滿山滿谷的帝王墳墓,卻只有圖坦卡門王碩果僅存地躲過了被盜墓賊光顧的命運。試想這個年輕法老王的小小陵墓,就出土了二千多件令人嘆為觀止的寶藏,如果其他知名法老的陵寢沒有被盜的話,真不知是何等壯觀!

埃及第一女王的殿堂:荷雪淑德神廟The temple of Hatshepsut)
GPS:N25°44.316' E032°36.357'

荷雪淑德神廟面向正東方,與吉薩的獅身人面像方位一致,環抱於紫紅山岩裡,在朝陽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圖片來源:許煥章在路克索西岸的戴爾巴哈利(Deir El-Bahri),有一段形成沙漠與河谷平原間的天然斷崖下,矗立著一座優雅的荷雪淑德神廟,從它的古名翻譯出來意思為「壯麗中的壯麗」,就可以得知這座神廟不愧為西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遺跡。這座雅致的建築與西岸其他神廟截然不同,它建在山崖下的平台上,四周是高聳的紫紅色懸崖,建築與環境形成彼此均勻對稱的美感。

荷雪淑德(Hatshepsuut)是古埃及史上第一位女法老,她的氣質高貴,並且雄才大略。據史學家考證,她應該是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圖特摩斯二世的妻子,也是其同父異母的妹妹;傳說當時是她愛上哥哥圖特摩斯二世,要求父王讓他們結婚的。在圖特摩斯二世英年早逝後,她又成為姪兒圖特摩斯三世的妻子,先是輔佐他攝政,後來則自己加冕為王,成為埃及有史以來的第一女王,統治埃及34年。她最偉大的成就在於貿易、藝術和建築方面,曾經御駕遠征索馬利亞(Somalia)與龐特(Punt),帶回無數戰利品;她戴上假鬍子,穿起法老的服裝,雖然完全違反古埃及的傳統,仍然深得埃及人民擁戴,據說摩西就是由其撫養長大的。

荷雪淑德神廟,與新王國時期的神廟建築傳統大相逕庭;在前方由斜坡連接三層寬廣的平台構成,再往上則是柱廊,神殿緊依著山邊築起,部分甚至是鑿空岩石建成的,造型優美而有特色,其建築風格早已成為埃及建築代表作之一。設計這座神廟的是一位名叫塞尼穆特(Senenmut)的建築師,他的肖像就刻畫在大門後,墓地也在神殿附近,並且建有地道與女王在帝王谷的墓室相連,以一介平民而言,她顯然頗受女王寵信。

走過神殿柱廊後方的牆上,可看到女王生平的功績浮雕,包含她那著名的遠征過程,另一邊則描述她是哈托爾神所生並哺育長大的神聖誕生故事。這位女法老王不僅驚世駭俗地透過假托神話成為國王,並將埃及治理成為一富強的樂土;正如她刻在卡納克神殿方尖碑上的話:「未來看到我紀念碑並討論我作為的人,千萬不要說一切不曾發生或是吹捧作勢,而當稱頌她當之無愧,她父親也當深感安慰。」這位名字意思是「最高貴的女人」的法老王,光看她所留下來的建築,的確當之無愧。

※ 本文為世界遺產協會「人類文明講座」講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