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部落的奇蹟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低碳部落的奇蹟

2009年07月19日
作者:朱淑娟(環境資訊電子報特約記者)

減碳達人「阿乾(ㄍㄢ)」的新書「低碳生活的24堂課」出書了。我為他高興,因為這些年從未有人像他這樣,把推廣低碳當成信仰。他關注國內外所有減碳訊息,掌握的趨勢比許多人都多、都廣。日日辛勤筆耕,把訊息透過「低碳生活部落格」傳播出去。

因為他,我驚訝一個人的力量原來可以如此之大,如今的「低碳生活部落格」已是台灣最重要的低碳公共討論平台。說他「星星之火遼原千里」,一點都不為過。

我想,這本書的出版不只是阿乾一個人的小事,對即將面臨後京都挑戰的台灣而言,更是一個大事。以下是我在書中為阿乾寫的推薦序,與你分享。

如果要環保記者票選「誰是台灣減碳推手」?我想,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低碳生活部落格」絕對在前十名。

不記得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後開始的。自從溫室氣體減量議題延燒,「低碳生活部落格」突然出現,她既非媒體同業、也不是採訪對象,剛開始也沒受到什麼注意。有時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辦記者會,媒體也只覺得「喔,又有企業假借環保之名搞形象」,說真的還有點看不起。

漸漸地,看到阿乾(ㄍㄢ)(張楊乾)的機會愈來愈多,他有時跟我們坐在記者席採訪新聞,大家把他當同業一起討論新聞,他的新聞即時登上網站,時效掌握得比日報還好。由於受過專業記者訓練,他的文筆、觀點自不在話下,連我都常常上網切磋他的文章,更常在網上隨意翻找新聞時,不經意間總要來到低碳生活部落格。

而且阿乾不只說或寫而已,他身體力行減碳的精神像傳道士。日日計算自己的碳足跡;為了少砍樹,結婚喜帖只傳電子檔,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婚禮是被用電子郵件和簡訊通知。外出他挑環保旅館、台北盛夏的7月不吹冷氣、響應環保把車子改裝成油氣雙燃料車,甚至當香港岳家來台參加他們的婚禮,他都買了機票碳中和。

他的這些「以身試碳」作為引起我們莫大的興趣,後來只要寫到生活減碳議題,他都是我們最喜歡的採訪對象。他也因此帶動國內許多減碳觀念,包括婚宴不吃魚翅、產品標示碳足跡標籤、食物哩程、碳中和等等。於是,阿乾除是「媒體人」,他也變成「媒體紅人」。

另外,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也經常舉辦各種減碳活動,例如鼓勵民眾改造房子變成節能屋、推廣省電燈泡、不用免洗筷等等。同時也經常贊助出版環保書籍,例如「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從搖籃到搖藍」等,某種程度也帶動國內環保書籍出版與閱讀的熱潮。

後來,低碳生活部落格的文章愈來愈多元,國內外學者專家紛紛加入筆陣。部落格定位清楚、觀點多元,影響力也愈來愈大。整體而言,我認為這樣的規模早已超越超部落格的格局,而是一個媒體。

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以後,環保記者的確如「地球又熱、又平、又擠」作者湯馬斯‧佛里曼所說的受到比過去較多的注意,只可惜那只維持很短的時間,金融海嘯後,政府拼經濟毫無章法,連同那好不容易營造起來的「綠氣氛」也消失無蹤。

所謂主流媒體的有限版面更是再無環保新聞容身之地,讀者得到的環保新聞愈來愈有限。前年的峇里島氣候會談、去年的波茲南氣候會談,不見國內所謂主流媒體派記者採訪,反倒是阿乾代表低碳生活部落格參與,國內讀者唯一能得知訊息的管道,竟然來自一個部落格。

做為一個環保記者,無時無刻都在關心全球減碳壓力,然而政府對這股壓力的渾然不覺更令人憂心沖沖。不過我想,只要有人肯不斷說、人民持續有管道可以得到訊息,輿論的氛圍就會有所不同。

期待更多有心人像低碳生活部落格這樣,默默地在幽暗的角落點亮燭光。

 

 

《低碳生活的24堂課》一書封面。低碳生活的24堂課》

  • 作者:張楊乾
  • 出版社:朱雀文化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 相關網站:「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