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功高手飛鼠觀察記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輕功高手飛鼠觀察記

2003年12月07日
作者:林青峰

上課中的赤腳阿峰野外觀察很有趣,尤其最近生態旅遊相當風行,許多人買幾本圖鑑、背著望遠鏡,就攜家帶眷往山裡跑。但是出遊幾次後,不免遇上這樣的疑問:明明是同一個地點,為什麼有人可以一路發現各種生物,直呼幸運;有人卻東張西望,始終觀察不到任何野生動物?

如何入寶山而不錯過觀察機會,其實有幾個既簡單又重要的訣竅。首先,要和野生動物不期而遇,必須要在「正確的季節」、「適當的棲地」,加上「對的觀察行為」,所以一旦鎖定觀察主角後,要從牠們的住、行和食三個方向,推敲牠們的行為。許多入門者喜歡觀察的台灣飛鼠,就是個好例子。

出發之前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先了解這群台灣飛鼠們「住」在哪裡,也就是牠們的棲地。台灣目前發現三種飛鼠,低海拔一百公尺到一千公尺左右是大赤鼯鼠喜愛的棲地;往上海拔約八百公尺到三千公尺,可以發現白面鼯鼠、小鼯鼠的蹤跡。

根據我的經驗,台灣適合觀察飛鼠的地點,北部到北橫、明池的機率較高;中部的大雪山、宜蘭太平山以及南部的南橫、玉山國家公園附近山區,也都是看飛鼠的最佳地點。這幾個地區多半因為山區曾受管制,獵捕問題沒有那麼平地嚴重,所以觀察到飛鼠的機率明顯高得多。

有一回我和朋友到玉山國家公園附近,我們一路由山下往上開,很幸運地在低海拔位置看到大赤鼯鼠、中低海拔看白面鼯鼠,最後還觀察到小鼯鼠!爬一座山,一次就看遍了台灣三種不同類型的飛鼠,我們真是好運氣!那晚我和朋友們興奮得睡不著覺,覺得台灣稱為「寶島」實在太貼切了,野生動物不僅種類多變、外型各異,從牠們身上更能挖掘出生命與大自然之間互相牽連的奧秘,往往上山一趟就讓人回味無窮!

進入山區觀賞飛鼠,並不是只要帶著水壺和點心,然後邁進樹叢漫無目標地亂晃就可以了。第一個步驟先了解飛鼠的棲地後,第二個觀察重點在於算準牠們的「活動顛峰時間」。台灣飛鼠活動是不分季節的,一年四季皆看得到牠們覓食嬉戲。依照牠們的生活習性,自黃昏到夜間九點是飛鼠族群第一個活動顛峰;半夜三點到日出天漸亮時,飛鼠們填飽肚子準備回洞休憩,屬於第二個活動高峰。

(資料提供:平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