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字說話 綠色會計成功關鍵:員工溝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讓數字說話 綠色會計成功關鍵:員工溝通

2009年10月26日
本報2009年10月26日台中訊,曾彥蓉報導

「環境會計又稱綠色會計,具備一套系統的方法,協助企業把投入在環保的努力,以客觀的數據呈現出來。」台灣環境會計管理協會秘書長、交通大學管科系副教授沈華榮在一場座談中提及,全球性環境議題開始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本,趨勢不容小覷;特別在今年4月全國能源會議結論,「企業應樹立環境會計帳制度」,揭露投入(如能源、水)和產出(產品、廢棄物等)實質資訊。

該座談由滙豐銀行主辦,該行工商金融業務處協理李春憲表示,根據今年上半年進行「滙豐中小企業客戶對企業社會責任認知」調查,顯示近五成中小企業面臨不知道從何著手推行企業社會責任(CSR)、或憂心執行成本過高,故著手推動「滙豐營商新動力」計畫。共同參與計畫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甫獲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評選之「社會公器獎」肯定,副秘書長夏道緣也指出,為協助企業朝更友善環境的方式經營,規畫「綠色供應鏈」、「綠色會計」、「減碳新商機」等主題座談,一方面提供企業落實CSR的資訊平台,一方面「環境資訊中心」亦將持續提供國內外環保資訊。

沈華榮在座談中表示,以前企業只重視如何賺錢,但現在及未來的趨勢,企業經營除了獲利,還包括對社會和環保的責任。企業要永續經營,就必須轉變,外部成本內部化,進行減碳。他指出,綠色會計具有一套系統方法,把企業以前沒有注意或重視的成本,利用會計帳呈現出來,讓數字說話,並且可以很快知道那裡需要改善,必須朝什麼方面努力。讓企業對CSR的投入與效益,更明確且更具體。

沈華榮以「冰山理論」為例,一般企業只看到要遵行環保法規,要進行廢棄物處置,增加了很多成本。但冰山下,還有很多機會,例如環保可以變成商機、商譽;如果做的好,銀行的貸款可以更多,或者吸引更多民眾的認同。他認為隱形成本包括量化和質化的資料,制度種類多元且複雜。國內自日本引進綠色會計制度還不到十年,目前大約有60多家企業建立綠色會計制度,比率仍低;推展過程中,大多都是因員工教育訓練不足而失敗。

座談中也請到台電工安環保處污染防治組組長溫桓正分享台電推動經驗。台電公司自2003年於台中電廠開始推動綠色會計,一開始因為增加作業時間,以及對環保的認知不夠,基層員工反彈聲浪不絕,幾經溝通才見改善。

溫桓正透露,修改原有的會計系統,包括於報銷單上增加環會欄位、修改傳票工作檔,並進行環會碼架構的訂定,以及環會系統的開發,然後推展到26,000名員工,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過程中還是會碰到漏報、短報以及員工教育訓練不足的情況,但因決策者的支持,以及推動團隊的合作,才逐步克服。溫桓正最後亦鼓勵中小企業投入綠色會計,或許沒有充裕的經費可開發環會系統,但因員工數較少,教育訓練相對容易,「只要有心,還是可以推展」。

負責籌劃系列座談的滙豐銀行集團企業傳訊處副總裁王貞懿在席間亦說明該公司的永續精神,她公佈滙豐銀行每年約有9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減少能源消耗和差旅、購買環保電力以及抵銷剩餘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作為,2005年已成為全球第一家達到碳中和的銀行,2009年「碳揭露計畫」獲評為金融業第一名的肯定。期待未來業務營運中貫徹執行永續發展的原則,並支持客戶開展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的業務。滙豐營商新動力於十月和十一月份於北中南三地,辦理系列主題座談會共六場,主題包括「電子業的綠色供應鏈卡位戰」、「綠色會計精神創造更大獲利空間」、「減碳創造新商機」,以及「外銷的綠色競爭力」等。

本場「瞭解企業的隱形成本──綠色會計」座談於台中舉辦,與會者多為製造業之財務主管及財務人員,對於座談內容均表肯定,並覺得受益很多。同時,與會者普遍認為其公司未來投入或推展CSR,還需要「投入經費及預期效益之評估」、「教育訓練及專業人士協助規畫及參與」等協助,並期待一季能安排一次CSR相關座談,透過更多案例分享,及綠色行銷競爭力、國際減碳趨勢及環保規範,幫助企業認識及實踐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