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民不是聾愚民 中科四期不是環評過了就沒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漁民不是聾愚民 中科四期不是環評過了就沒事

2009年11月02日
本報2009年11月2日台北訊,實習記者賴慧玲報導

前一天即北上的彰化鄉親,就算進不了環保署、只能坐在外面的路邊抗議,也要讓大家聽見他們的聲音。10月30日環評大會審查中科四期開發案之際,將近兩百名來自彰化二林、福興、芳苑的農漁民被手拿盾牌的警力和拒馬擋在環保署外,不得進場發言、聆聽場內那攸關生存環境與生計的開發案。中科二林案的首要關係人再次成為環評制度下被公權力摒拒在外的邊緣人。

工業開發成就少數財團  農漁民無緣置喙

中部科學園區四期計畫早在去(2008)年8月就選定彰化縣二林鎮為預定地,但彰化王功養殖區代表林順長表示,當地居民卻遲至隔年3、4月才在電視機前和報紙上得知消息。

在二林種蜜紅葡萄和火龍果的洪德勝,直指政府與開發單位的宣傳不夠且避重就輕。他說一開始許多二林人歡迎中科進駐,是因為聽說新竹的科學園區將改建成高級大樓住宅區,所以遷址到彰化來。但參加過當地環境保護團體舉辦的說明會之後,他才驚覺背後隱藏的污染惡果,將嚴重影響附近十幾萬農漁民的生計。

洪德勝更氣憤地表示,縣政府在沒有充分說明、告知的前提下,便自行測量徵收土地範圍,然後只用少許的補償金要求民眾配合徵地,簡直就是「土匪政府」。他質疑究竟測量和徵收土地所憑的標準為何?為何可不先徵求居民同意就斷然行事?要廣大農民交出蔬果稻米種得好好的績優良田去成就少數財團的功業,不該由政府說了就算。

一旁鄉親談也談起公聽會的弊病,說起公聽會邀請的都是贊成開發的樁腳,只會談好處不談壞處。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鍾丁茂和顧問張豐年不請自來參與本案遞送環評前最後一次公聽會時,「很訝異地發現開發單位根本並未邀請任何地方人士或環保團體。而被邀出席且發言一面倒之地方民代還語帶威脅地要外人不要來攪局。」(參見〈中科四期環評決審前的公開呼籲〉)

10月5日環評第五次專案小組審查時,冒著芭馬颱風威脅而北上的彰化鄉親雖然終於能以旁聽者的身份進場發言,但會中卻無開發單位出面簡報、對談和回應,且四十多位發言人的發言內容完全不被環保署記錄。環保署甚至當晚即發表聲明稿,指控民眾情緒性的發言干擾會場秩序,「威脅委員獨立客觀審查」,禁止鄉親和環保團體在八天後的延續會議進場發言,並祭出優勢警力對付。

我不笨  我有話要說

環保署以農漁民「恣意鼓譟、拍桌咆哮」為由拒絕聽取民意,但這些教育程度不及環評專家學者的鄉親,顯然比官員、開發單位和專家以為的更有見識。10月13日中科管理局終於以中科廢水「絕對不是毒水」、「科學園區過去20年來完全沒有污染」、「污染物對農業沒有影響」來回應居民和環團的質疑,但懂得從電視、網路、環保團體蒐集資訊,從生活經驗學習的鄉親並不買單。

芳苑鄉反污染自救會自製的DM上,提出之前新聞報導中科三期(后里七星基地)廢水污染農地環境讓「魚、福壽螺全部死光光」的例證。談起污染問題,芳苑蚵農林先生輕易舉出竹科廢水造成香山綠牡蠣的新聞,洪德勝則提醒中科設廠造成台中發生致癌的「砷」空氣污染的問題不容輕忽。一旁老農也義憤填膺地指出中科與國光石化等工業用水必將超抽更多地下水,使地層下陷已很嚴重的二林變成下一個林邊。

鄉親們對環境污染和生計影響的質疑與擔心,顯然不是無理取鬧,也不是中科管理局或自詡專業的環保署一句「沒有問題」的口頭承諾或過時又常無法落實的法令規範可以打發。

9月底芳苑鄉自救會邀請美國「矽谷毒物聯盟」資深策略顧問泰德‧史密斯(Ted Smith)參加抗議活動,美國專家以政府是「用19世紀的標準控管21世紀的產業」來形容臺灣高科技污染的現況,更讓農漁民無法信服政府與中科局的說法。

「小環保」如何彌補「大環保」的大洞?

自救會更指出,彰化是台灣農業第一大縣,擁有全國第一與第二大的蔬果市場,二林更是蔬果的來源地,且附近畜牧、養殖業均佔全國首要地位,可說是全台灣最重要的糧倉之一。一旦出現污染,不僅良田已毀,國人糧食安全也必受到影響。

芳苑蚵農陳先生進一步表示,他們抗議不是為了自己,而是以土地為訴求,不分縣市,而是為了大家。政府總是要人民做垃圾回收之類的「小環保」,但自己卻不但不做「大環保」,還犧牲人民利益做大污染、大耗能的工業,人民怎樣環保也補不了政府捅的大洞。

中科二林環評審查至今,遭環團強烈質疑是政治力凌駕環保與專業、環保署淪為替政策開發背書的橡皮圖章。就算環評大會通過了中科二林案,林順長表示鄉親們將會繼續抗爭到底。到場聲援的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創辦人之一,也是王功子弟的林明樺說,將持續用網路和文宣向在地人和外界宣傳,並且不排除發動彰化青年到縣府抗議,與鄉親父老並肩作戰。

這群自發自費北上的彰化農漁民即使上不了新聞頭條、進不了環評會場,態度依然堅決,要為自己也為台灣人「守護台灣米」、「留給子孫一片淨土」。

※ 本文為台北市大安社區大學「環境大聲公」課程實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