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菲古拉公司的教訓 | 環境資訊中心
環球360°

特拉菲古拉公司的教訓

2009年11月05日
作者:薩里爾‧特裏帕西

中國領導人將在11月會見非洲各國首腦,共商貿易投資問題。薩里爾‧特裏帕西指出,最近瑞士貿易企業特拉菲古拉公司在非洲的事件是在盡職調查問題上的嚴厲警告。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River2005年,瑞士特拉菲古拉公司(Trafigura)的商人們獲得了一次發橫財的良機。一家墨西哥煉油廠以很低的價格拋售被硫磺污染的汽油,因為它自己不需要也沒有能力處理。但這筆生意的風險也很大--這些油必須得到恰當的處理、把油和廢物分離開,否則就一文不值。處理的成本很高,會產生污染且十分複雜,一旦曝光還會引起人們的反對。況且分離出來的廢物很難處置,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禁止進行類似的行為。

特拉菲古拉公司非常清楚這個禁令,但他們覺得在石油價格暴漲的今天,如此低的低價實在不容錯過。如果能夠對這些廢油進行處理,迅速還原成可用油,肯定能大撈一筆。問題在於如何處置分離出來的廢物,但他們覺得這個可以先擱在一邊。

公司包了一艘船穿過大西洋,尋找可以卸貨的港口,但是那些港口一旦知道船上的貨物是什麼,都斷然拒絕。最終,非洲西海岸的小國象牙海岸的一家公司決定接下這批貨,儘管該國顯然沒有任何接受這類貨品的訓練。象牙海岸公司決定把這批廢油存放在首都阿比讓的幾個地方,但當時老闆們肯定沒有想到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結果,許多人接觸到廢油,其中一些人呼吸困難。最終有15人死亡,更多人受到侵害。象牙海岸政府逮捕了一名特拉菲古拉公司主管,公司交了筆罰款將其釋放。同時,近3萬名受害者向法院起訴,現在已經達成和解。特拉菲古拉公司並沒有承認錯誤,無論受害程度如何,僅僅給予每名訴訟人1640美元賠償了事。

國際NGO一直對該公司表示反對。聯合國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奧克楚烏‧伊比努對這次有毒廢物事件進行了一次調查,結論是該公司的盡職調查做得不夠。在這裏,他引用了聯合國秘書長企業與人權事務特別代表約翰魯傑著作中的話。去年魯傑就企業與人權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個新框架,在這個框架下,各國政府有保護人權的法律義務,企業有尊重人權的責任。如果出現侵害,就必須進行有效的補償。

當外國公司介入進來,由於更難分配責任,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企業在不同國家的法律下運作保證了它合法的私利,但公共權益卻因此無法得到全天候的保護。受害者們發現獲得補償的難度更大,進行法律訴訟的代價更高,那些資源有限的小型NGO也更難對事件的真相進行調查。另外,企業錯綜複雜的股權也讓檢方在處理案件時變得更加困難,即使NGO和新聞媒體對侵犯人權的事件曝光後也如此。

當然,企業完全有合法的理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進行經營活動,出於稅收計畫的目的設立公司機構。它們還有權保護自身的資本不被沒收,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把盈利送回母國。但是,如果企業故意設計出複雜的結構來隱瞞資產,以避免受到那些被其非法行為侵害權利的人們的追究,國家必須介入進來,保護公共福利和公共目標的實現。

沒有哪一條人權法律要求所有資源必須掌握在國家手中,但國家有義務對資源進行管理,這是絕對不能荒廢的。如果企業處於多個司法主體的管理之下,對於它們的活動範圍,國內法由於治外法權而無法管轄,同時國際管理框架還未建立,這樣一來企業就會肆無忌憚地追求私利。但是,如果居住在管理薄弱的國家的人們提出不良後果的投訴,這些經營活動必須停止。企業尊重人權的責任中就包括了進行盡職調查。同時還必須加強國際框架的建設,確保阿比讓的悲劇不再發生。

中國可以吸取的教訓?

特拉菲古拉並非中國公司,那麼,為什麼說這一事件對中國企業意義重大呢?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創造就業的願望不斷增加,中國正在國內外積極尋求經濟發展的機會。許多中國企業的規模都在擴大,石油礦產和製造業的一些企業已經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從大企業和發展中國來的互動歷史來看,二者之間的力量平衡是不對稱的。儘管所有政府行使法律的權力都是相同的和平等的,但現實中只有少數政府能夠公平地執行所有法律,履行職責。這種不對稱是有問題的,企業有可能(某些時候確實)為了實現自身投資者和股東的利益,不顧對他人利益的侵害。

舉個例子。如果一國的工資上漲,企業就會到他國投資,主要就是為了較低的人力成本。儘管並不存在統一的全球工資,但企業有責任遵守國際公認的人權,即執行較高的工資標準,這樣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才不會被剝屑。

現在很多人都緊緊盯著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經營。比如,有報導說在民主剛果的中國企業對工人有區別對待。在最近一次尚比亞選舉中,中國企業的作用成為選舉議題之一。在尼日,由於其令人妒恨的競爭力,中國商人成為當地經營者的攻擊對象。在蘇丹,中國在大型油田中有投資,一些NGO宣稱中國對蘇丹經濟的貢獻,使得蘇丹政府出錢發起國內衝突,蘇丹當局否認了這一指責。

過去,來自西方的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經營,一些企業的錯誤行為侵犯了當地的人權,從而引發驅逐的聲浪。下個月,第四次中非合作論壇將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召開。中國政府在上次論壇中表示要成為非洲國家的平等合作夥伴,這裏的平等意味著相互尊重。因此中國企業義不容辭地也應該在非洲執行最高的工資、環境和人權標準,這樣才是真正履行在《北京宣言》中的承諾。

中國企業迄今還沒有發生類似阿比讓事件的事故,希望以後也不要冒類似的風險。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9年10月30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