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的氣候與資本主義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哥本哈根的氣候與資本主義

2009年12月15日
作者:瓦登.貝洛(Walden Bello);譯者:蘇毓婷

11月底在日內瓦舉行的WTO第七次部長級會議,以及12月第二週起在哥本哈根的聯合國氣候會議,這兩個相互矛盾、前後交織的會議,突顯出深刻的現實:全世界必需在自由貿易和有效的環境治理間,作出一個選擇。

全球經濟衰退:氣候獲救在過去一年中,我們看到了某種國際經濟型態的潰敗,它的特點是出口導向以及生產與市場的加速整合。這個交通密集型的全球化經濟,高度依賴著不斷成長的長途貨物運輸。比方說,在美國消費的一盤食物,從源頭到餐桌的平均旅程高達1500英里;另外,交通運輸又高度依賴化石燃料,它佔了2006年13%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和23%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因此,出口依賴型全球經濟的衰退,也帶來顯著的二氧化碳排放減量,顯示出對於氣候危機的緩和效果。2009年是過去 40年以來,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程度最大的一年。由於全球需求低迷,數以千計的船隻被困在紐約、新加坡、里約熱內盧、漢城等港口,因此大幅度減少高碳鋼 C級重油的使用,這種石油用於 80%的海運;空運的減量意味著顯著減少航空燃料的使用,近年來航空燃油一直是增長最快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去全球化的機會

為了回應出口導向全球經濟的崩潰,許多政府透過讓消費者花錢的刺激方案,退回國內市場。伴隨著這一舉動的是從全球化生產結構的撤退、或稱「去全球化」。經濟學人說,「在世界經濟的整合幾乎每一條戰線上倒退」。儘管該雜誌說,企業仍然相信全球供應鏈的效率,「就像所有的鎖鍊一樣,這是它最脆弱的環節,如果企業認為這種組織生產的方式風光不再,就表示危險關頭到了。」

對於許多全球南方和北方的環保人士以及生態經濟學家來說,出口導向全球經濟的破壞,開啟了一個轉型的機會,將經濟生活組織方式變得對氣候及生態更友善。但是全球運輸和貨運對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僅僅只是問題的一面。環保人士堅持認為主流的經濟模式需要改變。全球經濟必須從根本上受到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所驅動的模式,轉型為以永續發展和分散式生產過程為基礎,並且由人民的實際需求帶動適度或低度的消費。

但是大多數北方決策者假設消費趨勢仍然能夠持續,唯一的挑戰在於如何轉變能源結構,並採用生物燃料、「清潔煤炭」、核能、碳吸收和儲存等科技解案,以及碳交易。這種假設不僅是基於幻想,而且相當危險。事實上,不解決資本主義環境不穩定的內在動力-它在追求利潤的動機下不斷地將活的自然轉變為死的商品,氣候問題無法得到策略性地解決。

大多數技術官僚和經濟學家認為,出口帶動型成長只是暫時撤退,而全球需求將再復甦。他們並沒有預示到對化石燃料較不密集而且生態永續的生產轉型。政策辯論所關注的是,誰將取代破產的美國消費者,成為全球需求的發動引擎。在歐洲和日本的長期衰退之下,中國的成長被期待為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基礎,但那將是一個奇蹟。中國最近一季 8.9%的年增率,是由目前五千八百五十億美元的刺激方案所達成,主要對象為農村地區。錢花完後,國內需求將可能停止生長。有限的短期現金,不會將中國農民轉變為全球經濟的救主。畢竟,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這些農民目睹著收入和福利的嚴重受損,因為他們承擔著中國出口導向經濟發展的苦果。

多哈死局

但是,不管這種訴諸全球消費者的爭論最後如何解決,世界貿易組織和它來自北方和南方最有影響力的成員,都希望在日內瓦第七次部長級會議完成的多哈回合談判,能恢復全球一體化生產和市場的碳密集趨勢。

經濟學家和政治決策者對於出口引擎復甦全球經濟的盤算,往往忽略出口導向全球化對氣候的負面影響,這是邁向哥本哈根的路上一個危險的鴻溝。美國政策研究所主任約翰卡瓦那說:「經濟決策者關注於如何扭轉經濟衰退;而生態經濟學家關注的是扭轉氣候變遷的策略途徑,這兩者互相矛盾。」

即使沒有 WTO的威脅,氣候談判也有其自身的問題。在邁向哥本哈根的路上,氣候變遷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兩項議題:減緩和調適,這兩者都受到阻礙,而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化(附件1)國家的立場。在減緩方面,主要的發達國家迄今仍拒絕提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量,而他們提出的自願減量非常輕微。美國的情形是,奧巴馬總統提出不具約束力的承諾,是在2005年的水平上減少17%的溫室氣體排放(GHG)。換算成作為大幅減量指標的1990年水平,僅些微減少4%。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堅稱,在2020年以前削減 25-40%的溫室氣體,是避免全球平均氣溫在本世紀上升超過2度的最低減量數字。而且,這已經被認為是低估的數字。

在協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談判,也受到阻礙,因為富有國家不願拿出最小的必要援助金額、無條件技術轉讓,以及透過其所控制的世界銀行之外的機構,轉移資金到發展中國家。這兩方面的挑戰已經夠棘手了。然而,除非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模式或策略走向成為哥本哈根的討論中心,否則關於減緩和調適最具野心的協定,也將只是權宜之計。除非哥本哈根的談判代表廢黜多哈模式,氣候變遷最重要的驅動力量,亦即以持續增加消費為基礎的出口導向全球化資本主義經濟,將會繼續主導。

※ 瓦登.貝洛是菲律賓國會議員、「免除債務聯盟」主席、「關注全球南方」資深分析家以及「外交政策聚焦」專欄作家。英文原稿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