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杯葛 G77附和 搶救哥本哈根會議 二軌協商登場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非洲國家杯葛 G77附和 搶救哥本哈根會議 二軌協商登場

2009年12月16日
摘錄自2009年12月16日中國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已進入倒數計時,與會各國間仍充滿歧見。減排和財政資助兩大議題依然是貧富國家間最大爭議。與會國家同意加入非正式協談,以期雙軌並進突破歧見,在18日會議閉幕前,達成搶救地球的新政治共識。

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部長級會議從15日晚間展開。這項會議原希望以過去一周與會國家代表團和資深官員的會談為基礎,進行協議,並為十八日的峰會聲明內容鋪路。

然迄至目前,整個會議卻充滿不確定性。非洲國家集團14日憤而退出協商,抗議主辦國忽視發展中國家的主張。非洲國家的杯葛行動,受到以中國為領導的開發中國家七十七國集團(G77)的廣泛支持。代表43島國協商財政支援的巴貝多公使則直接表示,「沒錢、就沒有協議。」

會議雖然在中止5小時後復會,但發展中國家堅持,已開發國家必須帶頭兌現京都議定書承諾。經過討論,主辦國和聯合國官員同意G77集團要求,另闢一條非正式協商軌道,分別就減排和長期財政補助問題進行協商。

面對會議陷入困境,美國和中國主談官員均已提前抵達丹麥。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秘書處,未來三年,對抗地球暖化每年需要一百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之後,還需要更多的資金。

針對上述財政需求,歐盟同意分擔1/3。美國尚未有具體承諾,僅表示願分擔合理數目。中國則已表態,將不會接受這筆補助。

一般認為中國不接受已開發國家財政支持的立場,將有助於美國簽署哥本哈根最後達成的協議。因美國參議員不願給予可能成美國經濟勁敵的國家任何金錢援助。不過,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開發中國家,也拒美和其他已開發國要他們接受國際標準進行排減確認和查核的要求。印度認為這有如允許外人入境勘查武器和國防設施,不能為獨立國家所接受。中國則強調這是國家原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