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椰子蟹友善的空間:談生態廊道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還給椰子蟹友善的空間:談生態廊道

2010年01月22日
作者:詹子慧

除了浮潛、燈塔和人權紀念碑以外,風光明媚的綠島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驕傲:當遊客興高采烈地前往沙灘或溫泉的同時,是否有留意到路邊的塑膠板(PVC板),甚至道路底下的管洞呢?這些不起眼的設施代表著人們 對於在地生物關懷的起始:生態廊道。

獨一無二不背殼的寄居蟹:椰子蟹

獨一無二不背殼的寄居蟹:椰子蟹

在綠島的所有蟹類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椰子蟹,俗稱八卦蟹或山霸,據說牠會利用雙螯撥開椰子食用椰肉,因而得到此稱號,不過因為綠島並沒有原生的椰子,所以椰子蟹改吃當地最多的林投果,也吃農作物花生和地瓜。椰子蟹屬於寄居蟹類,卻是唯一長大後不需要背著蟹殼的寄居蟹,出生約2年後,便能長成堅硬的甲質化外殼,屆時便能夠脫離蟹殼自由行動了。

椰子蟹因為體型碩大、行動緩慢且棲息地容易遭人類侵擾,所以經常成為人類獵捕和食用的對象。過去,牠一直是居民生活裡的一部份,島民將之視為滋補身體的珍貴食材、甚至祭拜用的貢品,甚至小孩子也會抓來當作寵物。近來,隨著觀光客數量遽增,其肉質鮮美的特色以及有強身功效的傳言,更使得椰子蟹成了老饕的最愛;如今,又因為環島公路的工程建設導致棲息地遭到過度開發和破壞,嚴重地阻礙椰子蟹的生存,在2007年的蟹類致死調查中,發現單一月份竟然就有超過500隻陸蟹和陸寄居蟹命喪車輪之下,種種原因使得椰子蟹的數量劇減,實在令人憂心。

椰子蟹在「國際保育公約」中被列名為瀕臨絕種的無脊椎動物,也是目前台灣唯一受到法規保護的甲殼類動物,不過在政府的長期忽視與民眾濫捕下,綠島的椰子蟹正無聲無息地邁向絕滅之路,目前在台灣只有在綠島和蘭嶼還能見到少量的族群分布,2006年,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所作的調查甚至顯示全島僅剩82隻椰子蟹。也因為這樣少得駭人的數據,促使這幾年包括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東管處、海巡署東巡局、綠島分駐所以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都積極投入椰子蟹的保育工作。

還給椰子蟹安全的路

當生物的生存空間因為人類的都市擴張或者道路建設工程所切割後,將被迫使各區塊的生物各自孤立,破碎零星的空間對於生物的繁殖、成長過程無疑皆是種傷害。有鑑於此,「生態廊道」觀念的提出倡導,人們希望在詳盡的規劃下,還給動物一個安全的通道,並且透過安全的廊道設施,將各個孤立零碎的棲地點連接起來、成為較完整的生存棲地空間,以減緩生物多樣性消逝的危機。世界自然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更決議應當將相關保護區改採「從島嶼式到網絡式」的規劃。

舉例而言,台東縣政府自2006年開始申請離島建設基金補助,進行「蟹類生態廊道計畫」,從研究當地自然生態與觀察棲息地開始、進而結合社區的保育團體力量,依序進行「生態調查與監測」、「椰子蟹復育」、「生態社區育成」與「試驗性生態廊道之可行性評估、規劃與建置」等四個階段的工作,更於2008年完成「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計畫」,更試圖規劃評估「椰子蟹生態園區」地點,力求以保育工作為基礎來推動生態旅遊的發展。

生態廊道架設前必須先搜集妥善資料以利後續規劃,如:判定好發區、進行生態敏感區的勘查與紀錄、選擇可能進行位置、考量路權範圍、工程可行性、社區參與及教育宣導易行性等因素、並參考國內外成功案例,才能創造真正適合生物,發揮功能的廊道。

廊道若要達到完善設置與運用,均須考量到生物的習性特徵,以穿越式廊道的設計為例,包含三部分,為水泥涵管(穿越道路的構造物)、涵管進出口配置,以及誘導阻隔板。在水泥涵管部分,內部鋪設砂石營造粗糙表面,以利動物爬行;廊道本體設置上需考量通風,不能使廊道空間鬱閉,使蟹類可分辨陸地與海洋的方向,增加其利用廊道的機會;又因為蟹類的爬行能力很強,不論是粗糙的垂直壁面或者倒立均能爬行,便將突出於道路旁邊的阻隔板作為輔助式的圍籬使用。而材料方面,也為了因應綠島地區不論是海風侵蝕或陽光曝曬都很嚴重,所以選用表面光滑且能夠耐日曬雨淋、鹽類侵蝕的PVC板來設置。

穿越式廊道,圖片來源: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生態廊道要發揮功效,除了廊道本身設施的設計之外,尚需其他的輔助設施:導引路緣石,引導蟹類行進至廊道口,促使其進入廊道並穿越馬路;道路兩旁的阻隔浪板,因表面光滑,讓蟹類不易爬行而上,避免誤入馬路。設置之後,還需進行監測工作,以利瞭解生物使用廊道的情形,以綠島蟹類廊道的監測而言,初期並未發生功效,但逐漸地看到數據的成長,在2009年的6次人工監看過程中便觀測到共5種13隻蟹類經過痕跡。

導引路緣石圖片來源:2009年「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報告書

道路兩側的阻隔浪版道路兩側的阻隔浪版,圖片來源: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

與生物共存,世界潮流

在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生態廊道案例,例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美洲生態走廊」,北從美國阿拉斯加為起點,往南延伸到南美的阿根廷,綿延4萬公里、橫跨8個國家,將沿線的各個生態區連接在一起,共同保護了美洲大半數的物種。

另外,像是荷蘭過去因為在土地利用與交通建設上使用密度很高,所以對於生物的棲息地也造成很大的破壞;直到1990年,荷蘭政府頒布了「國家生態網絡計畫」,補救動物棲息地遭分割的問題。該計劃打破過去劃分保育區的概念,試圖將整個國土內大大小小的區塊和走廊串聯成一個生態體系來做保育和建設。

關於生態廊道,對大自然和人類自身而言都是好的開始、人們開始懂得為週遭的物種多退一步。即便台灣在現有生態廊道的發展上還不夠完善,像是在國土規劃與土地使用的體系方面還未臻成熟、不同層級的政府管轄與規劃的權責不清等等,不過相信隨著各方有心人士的努力和政府的推廣,台灣的生態終將會有越來越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1.2009年「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報告書
2.永續公共工程網站http://eem.pcc.gov.tw/eem/?q=node/2350
3.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
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

※本文轉載自生態與工程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