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古陸風貌:大藍山地區 | 環境資訊中心

澳洲古陸風貌:大藍山地區

2010年02月11日
作者:中華世界遺產協會
三姊妹岩是藍山國家公園的著名地標;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三姊妹岩是藍山國家公園的著名地標;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藍山國家公園(Blue Mountains National Park)可能是除了大堡礁以外,最為遊客所熟知的澳洲風景之一了。因為是距離雪梨最近的國家公園,有如大城的後花園,根據新威爾斯州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統計,每年有超過3百萬人次的遊客拜訪藍山國家公園。園區內著名的景點如卡頓巴、露拉和溫特沃斯三個小鎮,以及吉諾蘭岩洞、溫特沃思瀑布、鳥啄石、三姊妹岩、觀光鐵路及空中纜車等都很受歡迎,同時也擁有豐富的土著文化遺產。

大藍山世界遺產是由相鄰的兩個區塊中的8座保護區組成,其中以一條運輸和城市發展走廊為界。這些保護區是:「藍山國家公園」、「瓦勒邁國家公園 (Wollemi NP)」、「燕歌國家公園 (Yengo NP)」、「拿泰國家公園 (Nattai NP)」,「加拿加拉.博伊德國家公園 (Kanangra-Boyd NP)」、「石園林國家公園 (Gardens of Stone NP)」、「佘梅爾湖國家公園 (Thirlmere Lakes NP)」以及「珍羅蘭喀斯特地形保護區 (Jenolan Karst Conservation Reserve)」。

這個地區是一個被深深切開砂岩高原,高度從海拔約100公尺到最高點的1300公尺,在較高的山峰和山脊上覆蓋有玄武岩岩層。在最近的地質歷史上,高原提供了一個氣候變遷下避難所,使得植物和動物的生命得以產生更豐富的多樣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廣泛和均衡生長的桉樹群種,從濕和乾硬葉樹(sclerophyll)到小桉樹荒原(mallee heathlands),以及本地化的沼澤,濕地和草原。大藍山擁有101種桉木,超過全球總數的14%,據信其中12種只生長在雪梨砂岩地區。而卡統巴附近的尤加利樹種就有65種,是世界上桉樹密度最高的地區。有人形容大藍山是一個研究桉樹的演化的天然實驗室。澳洲大陸上面積最大的高度多樣化桉樹群位於東南部和大藍山,包含了大部分的桉樹種。此地生長的桉樹品種在比例上不但是世界之最,也提供了桉樹對澳洲環境結構性適應的例子,其範圍從深谷雨林邊緣的高樹林到開闊林地、包括開放性台地上發育不良的小桉樹灌木叢。

除了其出色多樣的桉樹種類,大藍山還包含具有全球意義的古老殘遺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瓦勒邁松 (Wollemi pine)」,Wollemia nobilis,一種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原以為已經滅絕了數百萬年,但仍有三小群倖存的古老樹種生長在大藍山區內無法進入的偏遠峽谷中。還有400種以上的動物生活在大藍山崎嶇的峽谷和台地上,包括許多具有保育價值的瀕危或稀有品種,如斑點尾袋鼬、無尾熊、黃腹飛鼠,長吻長鼻小袋鼠,綠色和金色鈴蛙與藍山水蜥。保育動植物和其棲息地是世界遺產價值的一個重要領域。

對於18世紀和19世紀英國殖民者,藍山是一個向內陸發展的障礙以及壯麗的荒野。探險家與定罪勞工(convict labor)翻山越嶺,開拓了西進路徑,在這條蜿蜒道路與隨後興建的鐵路上,形成了一系列經濟上依賴礦業、為雪梨居民提供健康和娛樂的鄉鎮,以及前往鄰近風景區的通道。原住民在此地居住長達數千年之久,這個保護區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傳承和他們的藝術與精神的表現,地景上散佈著夢時代遺址和和岩石藝術。

大藍山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傑出普世自然價值符合以下以兩項標準:
標準 (ix):在陸地、淡水水域、沿岸、海洋之生態系或生物群的進化發展當中,足以代表正進行中生態學、生物學的重要發展過程之顯著範例。
標準 (x):擁有可就地保存生態多樣性之顯著與特別重要的自然生物棲息地,包括就科學與保存觀點而言,符合特殊普世價值的瀕危物種

目前大藍山的日常管理由「新南威爾斯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服務處 (New South Wales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Service)」負責,隸屬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環境氣候變遷和水資源部。

※本文與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合作刊。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