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溝的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黎明溝的未來

2010年02月22日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剪輯:陳忠峰

隨著時代演變,昔日的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都會型態,台中市也不例外,許多農地都變更為高樓林立的住宅區,為了更完整的利用土地,大多數的灌溉渠道都被一一填平。眼前正在施工的是民間自辦的市地重劃,屬於台中市整體發展區,最近卻可能要填平一條自然河溝而引起爭議...

544黎明溝的未來

隔在黎明新村和重劃區中間,黎明溝長約四、五公里,民國七十五年的都市計畫,把位在重劃區內的黎明溝劃設為住宅區,預估填平後的土地面積將近三公頃,而整個單元二的重劃區,開發面積有186公頃,由富有土地開發公司所主導,將規劃做成低密度的別墅住宅區。

黎明新村是台灣省政府南遷時替員工規劃的社區,這裡生活機能完善、空間寬廣舒適,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理想家園。沿著社區外側的黎明溝,就像是護城河般,這幾年在社區居民有心護持下,流動著清澈的水、魚兒成群,也是鳥兒喜歡棲息的地方。

昔日,黎明溝的對岸,都是綠油油的農田景觀,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整平後的黃土地。除了擔心自然生態遭到破壞,最讓當地居民憂慮的,萬一遭到填平,黎明溝的區域排水會產生問題。雖然土地開發公司表示,會設計四條排水渠道,用箱涵的方式來疏通排水,不過,這樣的施作方式讓水利署工程單位退休的當地居民也不能感到安心,認為大雨來時,誰也無法確保暗渠是否能即時宣洩這麼龐大的水量。

諸多的爭議,讓土地開發公司和黎明新村的居民,數度召開協調會議,但彼此的想法仍有很大的落差,一直無法取得共識。而黎明溝的存廢還面對一個難題,未來重劃區整理好之後,原來的灌溉水系將不會進入黎明溝,黎明新村中間的四百公尺因為不屬於重劃區,因此會被保留下來,但是一旦失去活水的進駐,水源就只有家庭污水的排放,容易產生公共衛生上的疑慮。

最好的作法當然是保留下整體水系,但這又牽涉到重劃區地主的權益,這一場黎明溝存廢與否的戰役,演變為自然生態與土地利益之間的角力戰。填平後的黎明溝土地,粗估市價就有十五億元以上。

這一次事件,同時突顯了土地重劃政策一直存在的隱憂,為了城市發展能夠有完整的規劃,土地重劃是重要的工具,但是在重劃過程中,往往對於當地的文化景觀、人文習俗、自然生態都會產生衝擊,該要如何找尋平衡點?

以往城市規劃忽視生態的結果,犧牲了都會區難得的自然空間,也讓我們警惕,未來在進行都市規畫的時候,不能只是看重劃區的經濟價值,要如何將生態的考量納入,才能讓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更加美好。

※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