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野生動植物瀕危現況與相關活動訊息之追蹤-(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全球野生動植物瀕危現況與相關活動訊息之追蹤-(下)

2005年12月05日
作者.攝影:許毅璿(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 助理教授)

聯合國環境計畫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評估中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s 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近年來針對地球物種滅絕現況進行綜合監測,在2003年所發表的報告中提供許多量化的資料,使我們清楚瞭解,人類進駐地球不過短短的幾百萬年內,對地球生命已造成無從彌補的危害。以下是該報告中部分記錄:

哺乳類動物

•在過去的400年間,每16年才有一種哺乳類動物滅絕,如今的滅絕速率已增加50倍之多。

•除了人類以外的靈長類(primates)是所有哺乳類動物中滅絕速率最快;約46%的靈長類族群,其生存已受到威脅。

鳥類

•全球約9,500種鳥類之中的12%,在未來的100年內將滅絕。另外有600~900種鳥類也將加入瀕危名單。

•全世界列入IUCN紅皮書名單的瀕危鳥種中,約有一半的數量將於未來的200~300年間消失。

兩棲爬蟲類及魚類

•全球約1/4的爬蟲類及1/5的兩棲類生存受到威脅。

•全世界大約有30%的魚類(尤其是淡水魚)面臨生存危機。

昆蟲類

•據估計,約有100,000至500,000種昆蟲將在300年間滅絕;這樣的速率約等於每星期有7~30種昆蟲在地球上消失。

林木

•目前世界上約80,000~100,000已被科學鑑定出的樹種中,超過8,750種(或10%)瀕危;其中包括近1,000種珍稀樹種已嚴重受到威脅。在這些瀕危的樹種中,僅有少於1/4的族群受到關注與保護。

生態系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中心(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資料顯示,從1960~1990年間,全球有近1/5的熱帶雨林已遭破壞流失。

•全世界約10%的珊瑚礁生態已面臨不可回復的退化現象,並且在未來的10~20年間,另外的30%估計將會衰減。而且,生長於河口潮間帶的紅樹林生態系,其孕育著無數生物的高生產地,全球也有近50%已被剷除。

•如果全球暖化問題無法尋求改善,海洋珊瑚礁白化現象將持續加速發生,直至2100年,世界各地的珊瑚礁生態將明顯減少。並且最近資料指出,如欲回復這些珊瑚礁生態,得等上好幾百年的時間。

•地球上將近一半的土地已被人類開發利用,其中11%用來農耕與造林、26%畜牧,以及至少2~3%供作建屋、工業、運輸與旅遊之用途。

•到2025年,全球至少有35億人口(大約是世界總人口的一半)將居住在缺乏農業、工業、及生活用水的地區。

看到上述有關地球物種滅絕的現況,確實令人震驚。但在驚恐之餘,若能夠提出具體行動,才是明智之舉!全球的保育策略大多由聯合國的相關組織,以及具前瞻性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合作主導。聯合國相關組織包括:UNEP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DP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ESCO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等。代表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則有IUCN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WWF (World Wildlife Fund)等。1993年,世界各國共同簽署一份晚近成立的環境協定—「生物多樣性公約」,公約立基於各國對其生物資源擁有主權及保育之責。在現今日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國際間能以如此公約相互約束,承諾保育和永續使用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決心,不難看出全人類已開始為地球物種的滅絕感到擔憂!

至於國內的保育現況,由於受到國際潮流的促進,近年來政府部門與民間團體也積極投入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簡要說明如下:

•行政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於2001年研訂「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六年計畫(自90年7月起至96年12月止),推動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育相關之各項機制。

•修定「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法」、「文化資產保存法」、「環境保護法」、「漁業法」等,輔導各地方主管機關進行規範與經營管理。

•設立6個國家公園、9個國有林自然保護區、19個自然保留區、17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及31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全部保護(留)區約占全島總面積的19.1%。

•設立「林業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及「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BIF入口網),建立國內生物多樣性保存、保育、教育及研究資料庫。

台灣自1980年代從事保育至今,為何對挽回瀕危物種如台灣黑熊、雲豹、梅花鹿等總不見具體成效,是台灣劃設的自然保護區不夠多;還是台灣的法令不夠嚴格,答案兩者都不是!讓我們回顧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歷史與經驗,就可明瞭箇中道理。全球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世界自然保護區的典範,在今日盛名享譽的背後,其實曾付出相當的代價。在過去的100多年間,黃石國家公園境內曾消失高達35種哺乳類動物,其中棕熊就是一例。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為保護區(Protected area)的化名之一,原本被設計為「生物方舟」用來保存天然遺產與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但在人為主觀的劃界管理下,經常試圖將殘餘的自然資源「鎖」在保護區內,用圍籬隔絕它。公園長久被隔離的結果,就如同前述的島嶼生態系一般,孤島內日漸減少的資源造成物種競爭激烈,並且,島內的生態體系又被區塊化(patch)(因為公園內人為介面的建設),使得生活於孤島內物種的棲地再度被切割分散,不利於物種間的自由繁衍,最終導致物種滅絕。因此,保護區是否能夠發揮保護瀕危物種的功效,不全是以保護區面積來論斷(世界各國平均保護面積僅不到8%,台灣有19.1%),而是端視保護區是否強調全面整體、時空條件、干擾因子(自然與人為)及生態系統整合性管理模式而定。其中,「步道系統」就是被認定為能夠連結保護區內生態功能與族群動態的一種重要橋樑,又可被稱為「生態綠廊」(Ecological Corridor)。

事實上,保育策略是人類對地球生物圈主觀認知的管理方式,所以,除生態層面的考量以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問題,也就是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當珍稀、瀕危物種被「鎖」在圍籬內的同時,在圍籬外的我們不具共識與行動是不可行的。也因此單靠法規強制性的管制,在保育成效上極為受限,所以強調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義志工機制、團體聯盟、綠標認證(註)等,成為現階段社會參與保育的主要方向。最後特別提醒:「所有的保育策略都不是長久的目標,而是臨時性的手段,惟有尊重生命及遵循環境倫理才是保育的根本」。(2005-12-05)

(註)綠標認證是綠色消費的一環,不僅屬於市場的行銷機制、策略,更是生產和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之間共同參與生態保育的重要橋樑。

※本會與林務局共同合作之「生物多樣性專欄」,本年度(2005年)主題文章已全數刊載完畢,欲持續瞭解生物多樣性的議題,請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http://e-info.org.tw);同時,為使本專欄內容更符合讀者需求,歡迎參與「生物多樣性讀者回饋」。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