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綠建築3.0 ─ 從嘉創中心談起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迎接綠建築3.0 ─ 從嘉創中心談起

2011年08月21日
作者:楊雅雲(台達電子基金會專案經理)

圖/嘉創中心其的試驗工廠四面均設置大面積植生外牆,兼具美化與外遮陽效果,建築中庭空間並闢為綠地。

「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裡的 Information,而不是Technology。」-- 彼得ㆍ杜拉克

七月中,我跟著清大的訪問團參觀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該棟建築由工研院執行興建,不但是嘉義市首座獲得鑽石級綠建築侯選證書,也是少數符合七項評估指標,並取得智慧建築標章候選證書的雙認證研發大樓。很多事情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工研院這個永遠自詡走在時代前端的產業技術研發單位,竟連蓋個研發中心也要搶先走在國內其他蓋綠建築的業主之前,這讓我聯想到網際網路的發展。

沒有很久以前,我們對於網際網路的認識是用滑鼠點擊一下,世界上所有的知識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你面前,我們再也不需要買個書櫃放置全套的大英百科,還得隨時注意是否有最新的編目,這個美好時代的開端,我們稱為Web1.0。漸漸地,我們再也不甘於只能搜集資訊,出於人的本能,我們想和在螢幕另一端的人互動、分享與連結關係,於是我們有了Google、Facebook、Twitter,這是個全新的網路社群的時代,它叫Web2.0。

建築是個古老且傳統的安全需求表現形式,自人類社會在生理需求滿足之後,考慮人身安全、生活穩定,免遭受痛苦或疾病威脅的需求便成就了建築業。不只是人類,昆蟲和動物也都有同樣的行為。晚近人們開始普遍認識的綠建築,則是想在除了滿足過度膨脹的安全需求之下,回歸一點自然的本質。即使如此,在台灣的綠建築發展,一開始推展,便使用法令的強制力,建築師並沒有準備好面對這樣的改變,因為在他們的求學過程中老師並沒有教。但畢竟大家還是靠著摸索找到了應變之道,例如只要設計滿足了某些量化的指標,如節能或節水量,就可以稱得上是永續的綠建築,至於到底效率如何便自由心證,這個時期我們可以統稱為綠建築1.0。

圖/嘉創中心植生外牆可充分利用澆灌水源,循環再利用。

隨著科技進展,建築師開始普遍利用電腦輔助設計軟體,除了建立數位建築模型之外,還能精確模擬建築物的能源使用效率。但對一群畫圖畫到不耐煩的建築師來說,「人造建築與大自然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樣的問題成了重要的思考:

建築到底應該透過什麼樣的對話能力來定義,它是不是應該能和環境對話,回應太陽、風、水、土壤、動植物想被對待的方式;它是不是應該和社會對話,回應有關人道、社會長遠福祉的關懷;它是不是應該和時代對話,回應現在面對的氣候變遷重大課題。

綠建築的法令依舊應該遵守,建築物的能源使用效率模擬也應該做,只是我們更理解人與大自然想要互動、分享與連結關係的渴望,這就是綠建築2.0。嘉創中心的2.0版本,就具體而微地表現在它的穿堂、員工休息區、甚至廁所裡。

科技與傳統的發展軌跡巧妙地合拍了,回到一開始彼得ㆍ杜拉克說的,最終,你得回到人的需求這件事上,其他只是服務的工具,不是目的。

我滿心期待如同Web3.0一樣,綠建築有一天也發展出自己的3.0版本。

圖/考慮人補充能量的需求,利用沉澱的空檔製造同事間不期而遇的機會,並引導自然光源進入此空間,活絡氣氛。

圖/中庭綠地於各建築物之間設置穿廊,具有雨棚可遮陽避雨,上方同樣種植草生植物。

圖/走廊十分開闊,令使用者十分舒適。其上方的燈具自動感應日照而調整,有效利用自然光線。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