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旅遊作家同行 賞遊步道之美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與旅遊作家同行 賞遊步道之美

2011年11月13日
作者:鄭香君、湯谷明

初秋來了,涼爽微風中的松羅步道傳來陣陣諧和歡笑聲,在繁忙的一周開始,一群人不是埋首在辦公桌,而是閒走於步道,正在進行一場森林饗宴。

10月31日,15位參加「步道趴趴走活動」幸運中獎的民眾,與知名旅遊作家褚士瑩一同走步道。這是林務局在建國百年與國際森林年之際,特別精選100條推薦步道,鼓勵民眾親近山林所舉辦的抽獎活動;而活動最後一個月份的壓軸獎品最為特別,不是背包、登山杖等用品,而是「名人陪您走步道」。

得獎者有的是喜歡登山的退休人士,有的是專程請假的上班族,更有遠從台南而來的夫妻;近20年常年待在國外、連日月潭及阿里山都沒去過的褚士瑩更是興奮,直說不是他陪大家走步道,而是大家陪他走步道,很珍惜悠閒散步在台灣的山林的機會。

松羅步道位在宜蘭縣大同鄉,「松羅」的泰雅語原為森林茂盛之處,早年是原住民的獵徑。松羅部落的泰雅素人藝術家尤敏‧希浪(Yumin‧Sirang)沿途解說,讓步道上的人文史蹟及動植物生態都鮮明活現了起來:藏身於蔓草下的石堆原昰早年的窯;佈滿濃密青苔的砌石原是房舍的擋土牆,蜿蜒崎嶇的獵境曾是通往動物資源豐沛的獵場;但國民政府來了之後,大量砍伐山裡的樹木,並開闢新的山徑拖運木頭。尤敏沈痛的說,早年松羅溪沿岸都是綠油油的水稻田,但民國4、50年的一場颱風沖刷下大量的土石,填滿了稻田,再也沒有回復過原來的風貌。

步道上植物繁多,九芎質性硬,早期原住民常運用於燒柴取火,山蘇是美食之一,山棕的纖維可製作成簑衣等。尤敏說老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運用大自然來滿足食衣住行所需,也因為凡事必需依賴自然,所以也用各種方式守護森林,如此才能永續。尤敏‧希浪更以筆筒樹為例,國內不知道珍惜,僅做為培植蘭花的短利用途,在國外的樹蕨保護區裡稀疏的幾棵筆筒樹卻受到無比的重視與愛惜,保育差別明顯可見,他盼望大家輕鬆行走步道同時,也能知道樹種生物的重要性,進而提倡保育意識。

松羅步道傍著松羅溪,清澈溪水奔流於巨石間,形成一階階的水簾瀑布,激起亮白細緻的水沫,透著一抹透青,仿若洗淨了都市塵囂。豐沛的水氣讓森林終年蒼鬱,蕨類、松蘿掛滿枝頭,猶如進入神秘的熱帶雨林。褚士瑩指著步道邊的禾本科植物,分享衣索比亞居民搜集這類植物的種子,磨成粉後做成大圓餅攤在桌上,把配菜直接倒在大圓餅上,用手撕餅配菜吃,吃完了桌上乾淨溜溜,也不用洗碗。褚士瑩表示松羅步道的感覺非常像泰國普吉島的熱帶雨林步道,只是動物可能因為季節的關係比較少;他也解釋很多遊客到普吉島只知道美麗的沙灘、海洋,卻鮮有人會去走步道,觀察多樣豐富的生物,就像很多國人也不知道台灣有這麼多條美麗的步道,忽略了最美的風景其實就在身邊。

專程從台南搭夜車來參加活動的陳清溓夫婦,不但每週固定與登山隊的朋友爬山,還走完南投處的十多條步道,他們表示久聞松羅步道的美名,所以一定要來親身體驗,果真名不虛傳,蒼鬱的森林、滿樹的山蘇,景觀與中、南部的步道有很大的差別,不虛此行。才剛參加完新竹林區管理處舉辦的東滿步道健行活動的謝榮華夫妻,笑著說平時坐辦公室,體力屬肉腳級,在走了近6、7個小時的東滿步道後,隔天早晨舉步維艱,幾乎下不了床;而這趟松羅步道已是輕鬆易行,優美的景致更令人難忘,他們還希望林務局多多辦理這樣的活動,讓更多民眾能藉由步道認識台灣的好山好水。

褚士瑩最後感謝大家陪他走步道,認識了許多有趣的動植物生態,也稱讚林務局在步道上投注許多心力及精神;同時歡迎大家有機會到他近年投入許多心力的泰緬邊界的有機農場,那兒也有許多美麗的步道,他很樂意陪大家走步道。

即日起至22日在淡水殼牌倉庫舉辦「全國步道十年成果展」,展場中以不同型式呈現步道成果,讓大家更加認識、體驗和珍惜台灣山林的資源,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前往閱覽。

活動網址: http://trail100.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