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工業國高峰會的氣候議程幾無建樹 地球能等嗎?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八大工業國高峰會的氣候議程幾無建樹 地球能等嗎?

2005年07月16日
作者:莫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為期3天的八大工業國領袖年度高峰會,伴隨著7日倫敦恐怖攻擊事件的震撼,上週五(八日)在蘇格蘭鷹峽閉幕了。由於這次八大工業國談的主題是非洲貧窮與氣候變遷議題,格外引起環保團體的關切。

話說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前,美國身為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1/4以上的泱泱大國,突然宣布撤出批准議定書的陣營,說是若進行二氧化碳減量,將使其經濟受創甚巨,因此表明不再談溫室氣體減量,並說全世界應該把焦點放在新能源技術的開發上。這次高峰會設定氣候變遷為主題,美國自然是老調重談。果不其然,日前布希在接受英國電視媒體專訪時,再度表明了拒簽京都議定書的立場,這樣的談話並不令人意外,同時也等於預見了高峰會的氣候議程,並不會有太令人驚艷的演出。

最終,高峰會結論「鷹峽行動計畫」中有關氣候變遷的協議,八國領導人都贊成「因為人類的活動而導致的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但他們決議將持續的進行對話,研發更新的技術及透過排放額度交易,而非藉由排放量限制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其中並未包括對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減量的具體目標或時程表。用這些領袖的話來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都知道為了全球氣候著想,應該要採取行動,但是不想要減量,我們想要其他方式來「彌補」。美國的影響力,在此清楚可見。

其實,鷹峽的氣候協議也不是沒有任何可取之處,至少,先進國家親口承認了地球氣候暖化的現象──就在不久之前,布希仍在聲稱所謂「氣候變遷」的科學論證基礎還需要再檢驗,也就是不願承認地球在暖化的事實。

對照八國領袖對非洲貧窮問題的承諾:2010年以前將官方援助金額提高到每年250億美元,約是去年的2倍;以及透過世界銀行貸款給第三世界國家,用來開發再生能源。不難發現,先進國家領導人雖然開罪不起石化工業,但的確有心採取「彌補」的動作。

只是,以其他方式來「彌補」有用嗎?科學家透過氣候模擬顯示,即便未來的溫室氣體含量不再增加,未來的氣候暖化的趨勢恐怕已定型了;因為氣候系統的反應有延遲效果,現在所累積的溫室氣體,其後續的效應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所以,不但要做,還要馬上行動才行。美國太空總署也證實近12年來,海平面上升速度有加倍的趨勢,如果現在不行動,等到儲存全球3/4淡水、相當220英尺高海平面的冰川與冰山都溶化了,人類賴以生存的陸地被吞沒了,再多的金錢「彌補」,要給誰用?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194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