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下水的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台灣地下水的未來

2005年08月26日
作者:陳文福(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博士)

台灣的主要地下水區都有水位日漸下降的趨勢,西南沿海更有地層下陷的危害,地下水人工補注應是有效的解決方法,在扇頂的河川地廣闢補注池,應可有效增加地下水的水量。

在受壓含水層的區域,因泥層阻絕,地面水無法自然滲入,應以補注井的方式,並且可以補注/回抽井的設計,初期營運以水位不再下降為目標,中長期可將水位漸漸升高。

補注水源除了自然的河川水,雨水及廢水都可回收利用,各大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後的水,應可評估再利用。

台灣的西部遍布斷層,921地震使台中缺水數月,正如同1994年Northridge地震重創洛杉機市的給水系統。台北盆地也橫過多條斷層,令人不敢想像,未來大地震過後,翡翠水庫及地面管線是否能繼續供水?洛杉機市從歷史中學習教訓,將地下水納入緊急用水系統,台灣的幾個大都市,如台北、台中,都具有優良含水層,應該馬上行動。

美國的許多淺層含水層,都受到地面污染的影響。在台灣,應將保護的目標先放在扇頂補注區。目前如台北的新店溪及大漢溪補注區、彰雲扇頂、屏東的扇頂補注區都沒有特別保護,應比照地面水庫,訂立水源水質的保護法令。

地下水水權的管理應落實,如果不能有效管制抽用,任由地下水水位一直下降,再補入更多的水,也只會被抽走,如何將水權收回,改以公共給水的方式,應是可考慮的方案之一。

美方的水管理目標,和台灣有一點很大不同──他們兼顧生態影響。水資源管理不再只是人類優先,而且考慮河川、湖泊、溼地的動、植物,與如何維護地球生態,而非只是為了人類用水。台灣現階段,連「人」的供水都有問題了,為了生態供水,恐怕力不從心,但此目標應是台灣水資源經營的未來任務。

雲林位於濁水溪沖積扇地區,是台灣重要的地下水資源地區,卻因為長期抽取已造成嚴重地層下陷。雲林位於濁水溪沖積扇地區,是台灣重要的地下水資源地區,卻因為長期抽取已造成嚴重地層下陷。

【相關網站】

本文圖文資料摘錄自遠足文化《台灣的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