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質與指標量評比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活品質與指標量評比

1997年08月20日
摘錄自1997年8月20日民生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北市政府日前發表「台北市近10年生活品質統計分析」,針對交通運輸、公共安全、康樂文化、醫療服務、環境品質等項目,就目前的民國86年情況與10年前的民國76年資料加以比較。比較的結果,有些項目較前改善,有些項目更為惡化。整體而言,非但無進步,反而後退。

改善的項目,如平均每戶居住的面積比十年前擴大了3.4坪;中小學每班人數由46人減為36人;每位中小學教師教授學生數由25.5人,降為18.7人。建築物的質量雖然提高,火災發生的機率卻沒有降低;刑事案件的發生率,尤其是少年犯所占比率,都提高了不少,對公共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脅。

反映環境品質的平均每日清運垃圾量增加了53%;但每人每日平均生產垃圾量也增加了37%。而在統計數字上常被政府部門引用以代表富裕和進步指標的汽機車數量,則以驚人的速度增加了111%,以致花費龐大經費擴建的道路不但無法紓解交通的擁擠,反而使市場每輛車享有的道路面積只剩下一半,當然也增加了排放物汙染、車禍和交通運輸費用的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真實生活品質的提升,並非只表現在各項指標量的增加上。為了能真正改善台北市民的生活品質,除了要調整指標項目、定義與測量方法外;更要在以下兩方面著力:維護公共安全。警察應以治安為專業,全力防制犯罪,降低刑案發生率,並與教育系統合作,減少少年犯比率。改進大眾運輸。加速捷運興建,並建立環狀公共運輸網路,以紓解交通瓶頸;同時,應改善公車路線及服務,鼓勵大眾乘用,以導引自用機動車輛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