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檢視生物多樣性現況 | 環境資訊中心

由「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檢視生物多樣性現況

2006年06月06日
作者:王茹涵(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隨著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到來,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與研考會共同發布95年度的「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以計量的方式評估並呈現台灣各方面發展的永續程度。自92年度開始,這項指標系統至今已是第四次發布,讓我們得以將台灣的現況與進展與過去做比較,得知台灣是否朝永續的目標邁進。該指標系統可區分為海島台灣與都市台灣兩套系統,評量以民國77年為基準。海島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根據壓力(pressure)、現況(state)與回應(response) 的P-S-R架構設計。「壓力」指標係指造成環境生態壓力的社會與經濟活動,「現況」指標係呈現環境生態品質,而「回應」指標為改善現況與壓力之制度量能建立與調整。都市台灣指標系統以都市地區的生產、生活、生態與生命四個範疇為評量對象。系統共計分為環境污染6項、生態資源7項、社會壓力6項、經濟壓力7項、制度回應8項,以及都市永續發展8項等6大領域共42項指標。

其中,多項指標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包括環境污染領域的受輕度以下汙染河川比率;生態資源中的非自然資源生產地面積比、天然海岸比例、未受損失森林面積比、單位努力漁獲量、生態敏感地;經濟壓力領域中的農藥消費量佔農產產值比率。雖無法直接看出台灣生物物種多樣性與數量的消長,但這些指標多少可看出物種棲地是否多樣化與其受破壞的程度,因此這些指標的數値與趨勢値得我們好好檢視。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受輕度以下污染河川比率」,該指標評估方式係指受輕度污染以下河川,屬較為乾淨的河川長度與有監測之河川總長度之比率。從該指標歷年來上下震盪的趨勢可看出河水品質並未顯著改善,污染防制仍需加強。河川污染源包括事業廢水、都市污水、畜牧廢水等。在畜牧廢水方面,民國86年爆發口蹄疫後,養豬廢水大幅降低,其他如羊、雞、鴨的飼養近年也出現減少趨勢,環境負荷雖略為減輕,但其排放之污染物及屠宰所產生之污染仍十分可觀,且未有積極措施控管。在工業廢水方面,近年來工業廢水的污染量及排放量雖不再增加,但偷排廢水事件頻傳。河川污染防治中成效最差就是降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主要肇因於污水下水道工程進度十分緩慢,這方面的努力遠遠落後世界先進國家。台灣在河川保育方面仍需下好一番功夫。

再來,天然海岸比例、未受損失森林面積比、與生態敏感地可同時用來檢視物種的自然棲地受保護的努力程度。令人驚訝的是,這三項指標只有第一項有逐年惡化的趨勢,後兩項則呈現持平與上升。天然海岸比例是指扣除人工設施後,海岸線長度之比例。目前台灣僅有約50%的天然海岸,從指標可看出天然海岸減少程度逐年劇增,這顯示了台灣沿海與近海生態環境嚴重的被破壞,然而舉凡大型工業區、人工防波堤等工程層出不窮,政府仍未擺脫將海岸地區視為「無生產力」、「看不到的後院」的思維而肆意糟蹋,對此幾乎不見政府有積極作為,台灣美麗且饒富生命力海岸線前途堪慮。

而「未受損失森林面積比」是指扣除火災、盜墾、濫伐及天然災害之森林面積所佔林地總面積之比例,該數値近年來幾乎無大幅更動。雖然單從指標上無法看出空間上林地的此消彼長,但該指標的持平豈不暗示多年來林務單位推動的造林與復育政策並無多大成效。生態敏感地指標以天然河岸及各類保護區面積與民國77年比較之比例。該指標的上升主要是因為「各類保護區面積」自民國77年起持續增加,這方面的努力雖値得正面鼓勵,但設立保護區並不必然表示落實了區內的保育功能。同時天然河岸比例仍持續下降。河川是淡水水域生物多樣性賴以存續的重要棲地,因此天然河岸比例下降趨勢需密切關注。尤其未來將陸續進行的治水方案可能對天然河岸有重大衝擊,因此相關計畫需審慎評估與規劃。

「非自然資源生產地面積比」係指台灣總面積中,都市發展地區與非都市發展地區中建築、交通、水利、窯礦業、墓、遊憩等用地的面積比。該指標呈現逐年增加之趨勢,這就顯示「自然資源生產地」之比例逐年減少。由於非自然生產地多為不透水鋪面,阻絕了自然生態,因此該指標的上升應為國土規劃的一項警訊,未來土地發展的規劃應避免造成自然環境的急速萎縮。

若是要評選今年所有指標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是「單位努力漁獲量」。該指標計算沿近海漁業50噸以下漁船單位噸數的漁獲量。該指標設立的意涵是打算以沿近海漁捕量能來代表台灣地區的漁業資源。依照這樣的解讀,該指標上升代表的是漁業永續力的增加,但事實是否如此?依筆者看來,該指標的上升充其量僅能表示台灣漁船越來越會捕魚!這個指標的設立完全忽略了漁業生態中最基本的概念,即最大持續產量 (MSY)。MSY代表的是在一定的漁業壓力下單年所能獲取的最大漁獲量,而該漁獲量仍能確保次年有適當的捕撈。單純的計算「單位努力漁獲量」完全沒有考量目前台灣漁業普遍的過漁情形,單純的數値上升也許更顯示了台灣漁業的不永續,因此這個指標設立不夠客觀也不夠科學。若要評估台灣漁業是否永續,或許可參考耶魯環境法律政策中心今年於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2006先驅環境績效指標」中採用的「過漁程度」指標,即計算台灣魚捕量佔沿岸生產力的比例。只要資料來源正確,這種評估方法應較具可信度。

而「農藥消費量佔農產產值比率」雖不列於環境或生態領域中,但台灣生物多樣性是否得以永續卻可從這項指標見端倪。多年來農藥消費量佔農產產值比率逐年上升,從民國77年每千元的農產產值使用0.049公斤農藥,至民國91年每千元的農業產值使用0.062公斤農藥,甚至到94年比率高達0.089。農藥不外忽視殺蟲劑與肥料,農藥使用比例的上升暗示著台灣土地可能因蟲害或貧脊而生產效率逐漸低落。農藥的使用不但無聲的消滅了生態系中除了害蟲外的許多關鍵物種,改變了土壤生態系原有的循環,破壞土地自有的永續力與回復能力,甚至可能會因增強病蟲的抗藥性而導致農藥的使用產生負面的循環效應。要真正的發展台灣的精緻農業,便不能粗暴的肆意使用農藥而繼續破壞土地生產力,必須積極的研議對策,倡導以健康且永續的方式耕種並提高農產品的產値。只有保有具生物多樣性的健康土壤,才會永續生產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

另一方面,這個指標系統是否能真的表現出「永續發展」値得討論。「永續性」似乎應考量「未來趨勢」,雖然多項指標都有過去資料可加以比對,但充其量僅只是現況與過去的比較,此系統的設計稍嫌缺乏前瞻考量。就筆者看來,指標的計算方法略為單純而不足以代表「永續性」。雖然指標的選擇需考慮資料的取得難易度,但些許指標的客觀度與代表性仍有爭議。姑且不論該系統的代表性,至少從今年台灣在各方面的表現大致看來,生態環境仍遭受著極大的壓力,各項生態與環境表現多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這些對生物多樣性的維護不斥為一項警訊。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