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的二三事 (一)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梅的二三事 (一)

2002年05月19日
作者:葉春良

 一個小時候常開的玩笑:「你看梅(沒)花」,每每跟著別人指的地方看去,果真是沒花,然後彼此大笑一場,然後因為一部劉家昌的電影,又覺得這樣的玩笑有點不敬。還記得那時候的一塊錢,正面是蘭花(應該是蝴蝶蘭吧),背面就是一個很圖騰的梅花,雖然沒見過真正的梅花,但因為新台幣,真的「滿天下」。

老實說,現在四、五年級那一輩的人,對梅花以前可能是必恭又必敬,平常地方看不到,有種的地方必定又是個總統臨幸的要地,印象中,有種梅花的地方一定有亭子,然後腦中就會浮現出一本藍色皮,但是一學期只有在開學發書的那天看的政治暢銷書。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子兒吐吐」這本兒童繪本總是十分親切,我問過很多人,他們也說曾有這樣的困擾,萬一吃到種子,會在肚子裡發芽,然後就在頭上結果。不知道有多少個夏天的夜晚,慌慌張張的爬起來摸摸看肚臍,必且還要摸摸四周有沒有長出西瓜(聽說有人在旁邊摸到西瓜,當場痛哭不止,那個缺德的大人啊,好壞!)似乎這種煩惱是一種長大過程的必要成分。

小時候愛吃酸梅加麥芽糖的棒棒糖,好幾次吃這種糖,一不留神,很容易把核給吞了下去。因為核不小,吞的瞬間要比西瓜子的衝擊大的多,這可不得了了,哭是免不了了,還有一個大疑問,我看過西瓜,知道西瓜會長出藤蔓。但是,酸梅的核是什麼植物,我連看都沒看過,於是怪物植物就在心中蔓延,遭了,晚上又會睡不著了!

這種恐懼,一直到瞭解沒辦法消化的食物會跟便便一起出來,才真正釋懷,但是,酸梅核到底是什麼東西長出來的?我一直都不知道。直到快到國中,有一次吃到姊姊從台中買回來的脆梅,我第一次發現,這兩種核長的真像,再看包裝,居然是梅花,我的心中一陣翻攪,怎麼可能呢?原來我吃的酸梅,居然是「國花」的果實,那種感覺,如果要比喻,應該好像聖母瑪麗亞又生一個小孩一般,但不同的是,一個是耶穌,另一個,居然是凡人。

從此以後,對梅花,我就真的沒覺得她很偉大了,越冷越開花原來還是要結酸梅,跟象徵神聖好像實在,唉…十萬八千里!所以,每次聽到那首歌,我都想成「沒花、沒花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