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水?自來水?】三鹵甲烷怎麼管?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致癌水?自來水?】三鹵甲烷怎麼管?

1984年10月01日
作者:楊憲宏

臺北市建國中學將地下水混合自來水,供學生飲用,造成學生罹患腸炎事件中,有關單位在檢測這些飲水時,只注意到水的含氯量不合規定,卻忽略了飲水中含致癌物「三鹵甲烷」的嚴重問題。

去年12月底,臺灣省環保局行文各縣市政府,從今年起全面普查檢驗本省各水源,其中特別標明有「三鹵甲烷含量限制列入自來水水質標準」的文字。

省環保局去年新訂的三鹵甲烷限制是10億/200。三鹵甲烷是一種直接作用於基因的強力致癌物質,因此世界各國含量限制極為嚴格,都是在10億分位的範圍(美日是10億/100百)。

三鹵甲烷是由飲水中含污染的有機物質,與淨水廠所加的氯,結合合而成的。淨水廠把水送給用戶時,通常在水中維持餘氯量是1.5ppm至0.2ppm之間。這樣分量的餘氯量,主要是在對付以傷寒為主的飲水傳染病。

當用戶自來水中的餘氯低於這個水準時,最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用戶儲水時日過長,餘氯飛跑了。但建國中學的飲水情況顯然不是這個原因,而是因為加了不潔的地下水──可能受到糞便污染的地下水。

受污染的地下水,不但含細菌,也含有足量與自來水中餘氯結合成「三鹵甲烷」的有機物質。餘氯消失的原因之一是,被已污染的地下水「消耗」掉了。

學生喝了這些水,產生腸胃症狀。問題不只是「地下水」而是受「糞水污染的地下水」。腸胃症狀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其實極為有限,潛伏在底下的「三鹵甲烷」致癌物質的憂慮,卻未被注意。


最近北市各級學校普遍都在檢查飲水機,一名微生物學專家表示,情況比想像嚴重。學校經常把飲水機設在置在廁所附近,有的管線甚至在抽水馬桶的旁邊,或與廁所共用一個水路配線。

這種情況也發生在公寓住戶,10層公寓底下的地下室,成了自來水儲水槽,而化糞池就在旁邊,雖有水泥障壁相隔,年久月深,難免不發生「交流」滲透事件,這種用水方式早已失去「自來水」的意義。

衛生署環保局長莊進源說:「飲水的問題已不再只是微生物細菌的問題,化學性的污染已愈來愈嚴重。」目前公共衛生的注意焦點也從過去的B (細菌Bacteria),進入現在的C(化學物Chemical)。

在有害化學物這方面,飲用水中的三鹵甲烷,顯然是必需解決的優先序最高的問題。

有關單位在檢驗建國中學受污染的水時,只注意傳統性的指標,對「三鹵甲烷」卻未置一詞,難道說去年環保局對「三鹵甲烷」設限,只是虛晃一招的「空話」嗎?

原載民國73年10月1日聯合報第3版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