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豆類年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豆類年

2016-12-20 10:40
2015年11月,世界糧農組織(FAO)在開啟2016國際豆類年活動儀式的文宣上發表名為「From butter beans to pigeaon peas」的新聞稿,呼籲全球重視多種食用豆的價值及功能,也讓人注意到樹豆(pigeaon p...
2016-12-20 10:36
近代史上,大豆是影響人類生態與文化最驚人變化的豆類。1737年,大豆引入歐洲;1804年,再進入美洲。近百年的陌生沉寂後,經兩次世界大戰的糧食危機醞釀,這個擁有近5,000年栽培歷史的大豆,卻在短暫的百年內,讓美洲國家由大豆殖民地,一躍成為...
2016-12-06 10:00
1646年《熱蘭遮城日誌》中,描述了當時阿姆斯特丹農場(今台南市永康區)的落花生種植,這是台灣對於落花生的首次記錄。這一段文字,意味著500多年前哥倫布航海大時代中,台灣因緣際會地參與了一場糧食移棲(food migration)的世紀之旅...
2016-11-30 10:48
魯凱族自稱為「Ngudradrekai(山上的人)」,他們將樹豆及其它豆類維持多樣性種植,間作在小米田間,成為千年以來的慣例。對於花生,他們稱之為「maka-pyrang」(意即「來自平地」),則採取小規模、專一化種植,顯然是受到外來文化影...
2016-11-07 05:00
九月,雲嘉南地區雨水漸少,農民開始種豆,黃豆、黑豆、毛豆是主角。可是今年九月,很不尋常,連來了三個颱風。雖然田裡的積水退了,決定復耕的農民,陸續趕著天晴重新播種,一切災難彷彿沒發生過。可是,極端氣候引爆的農業危機,到現在還沒有解除警報。 ...
2016-10-17 09:09
米豆、花豆、虎豆、紅豆、黑眼豆、綠豆、樹豆、蠶豆...這麼多種豆,你認得幾種?2016年是國際豆類年,但對民眾來說,許多傳統豆類已變得非常陌生。如何讓豆類回到我們的餐桌上?今(15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等近十個...
2016-10-02 07:09
各種豆類。圖片授權:CC0 聯合國指定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 這是自1957年以來,繼種子、稻米、馬鈴薯、藜粟之後,第五次以農作物作為國際年標題。聯合國藉此活動來呼籲各國重視油料作物大豆、落花生以外,各類乾豆對人類營...
2016-09-06 12:02
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糧食豆轉向商品豆偏好的過程,加快了豆作農業的改變。人們對於豆類的種植,由粗放採集、精緻栽培及多樣性豆種的家庭農作習慣,快速地轉向機械化、大面積種植及單一豆種的集團契作。 此一農耕作業的變革,從工業國家漫延到開發中的台...
2016-08-09 09:48
野外豆科植物-血藤。圖片來源:林志忠。 為了提醒人們對於豆類豐富營養價值的注意,發揮豆類固氮功能在農業上的貢獻,聯合國於2013年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了一項由奈及利亞、敘利亞及印度等會員所提案的全球性豆類活動,宣佈2016年為「...
2016-02-16 10:36
義大利稱豆類是窮人的肉食,隨著經濟富裕、生活模式改變,人們漸捨棄這植物蛋白質的來源。趁今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國際豆類年」,義大利鼓勵重拾這珍貴的作物與食物。 豆類和穀類一樣,是人類飲食的基礎,在世界各地幾乎都可以看到豆類的身影。花豆、扁...
訂閱 RSS - 國際豆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