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濕地保育級別未定 火葬場開發步步進逼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成龍濕地保育級別未定 火葬場開發步步進逼

2015年04月09日
本報2015年4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雲林縣口湖鄉公所提議在成龍村蓋火葬場,因選址距離成龍濕地不到百公尺,當地居民擔心產生的污染將殃及以濕地為首的養殖產業,不但成立反火葬場自救會,更質疑鄉公所何以要將濕地變「屍地」?

成龍村多水多湖,重要濕地身分未公告,面臨開發威脅,當地居民成立自救會表達不願溼地變屍地的訴求。

僅具「暫定」地位  開發隨伺在側

儘管《濕地保育法》已上路,成龍濕地和其他40處過去核定的地方級重要濕地,都只具備「暫定」地位,需地方政府進一步提報、才能由中央公告。

雲林縣農業處森林保育科科長陳炳坊表示,成龍濕地公告面積為171公頃,其中40公頃私人土地,由農委會林務局以每年每公頃54,000元承租,任其自然演替,並由民間團體觀樹基金會長期社區陪伴、營造,維護了自然景觀以及人文脈絡。

事實上,成龍濕地是行政院核定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彰雲嘉沿海保護區計畫」之一般保護區,也是中央核定公告的地方級國家重要濕地,《濕地保育法》上路後,原核定為地方級國家重要濕地,視同第12條「地方級暫定重要濕地」,並予「檢討」;評定期限,則由內政部營建署定之並分批公告。

全國共有41處暫定地方級重要濕地,內政部營建署已於上個月函文調查完畢,成龍濕地是由雲林縣政府及口湖鄉公所提報,鄉公所農業處表示,未收到營建署公文,也不知道鄉內兩處濕地(宜梧、成龍)是否會公告為國家重要濕地。

陳炳坊表示,成龍濕地公告為國家濕地,牽涉到民眾權益,縣府雖希望能維持濕地功能,卻必須從中取得平衡,因此尚未有定論。

雖然火化場選址不在濕地範圍內,一旦成龍濕地具備法令地位,仍需評估火化場的設置會不會影響水鳥棲息以及水資源等多項因素。

自救會貼紙。(圖片來源:口湖鄉拒設火葬場臉書社團)

村民:火葬場已足夠  不需新增 

4日正式成立的「口湖鄉拒設火葬場自救會」,從成龍村擴大到口湖鄉,號召上千鄉親聯署反對在口湖鄉設立火葬場。

雲林縣人口數約71萬,成龍村民田日蒸上網調閱各縣市火化率統計表,雲林縣虎尾有一座惠來厝火化場,目前有9個火化爐,年最大火化率為15000具遺體,每年火化約5700具遺體,實沒必要再增建,浪費公帑、徒增環境及產業負擔。

重要農漁產特區、生態觀光正起飛  更應保水土潔淨

自救會表示,口湖鄉有8大養殖區,面積超過3千公頃年產值逾200億,生產全台市佔率超過60%的冠軍烏魚子、美味有機的文蛤、白蝦、鰻魚、龍鬚菜、台灣鯛,都是健康純淨的漁産食物,當全台蔓延食安憂慮時,更應珍惜口湖鄉潔淨天然的生產基地;因此要求保護農漁產業永續發展,維護鄉民基本生存權利。

另外,口湖鄉多湖多水,最近6年由林務局委託觀樹基金會進駐成龍濕地,每年擧辦濕地國際藝術季已有口碑,吸引人潮;成龍濕地鳥類生態豐富,超過170種,甚至黑面琵鷺也偶爾露臉,各地慕名而來的觀光客人數逐年增加,顯示保護生態環境具發展生態觀光的價值。

自救會也指出,這幾年口湖鄉創造享譽全台的產業帶動地方發展,也吸引年輕人返鄉,火葬場興建恐怕將阻斷年輕人的回鄉路。

保護生態帶來地方發展,成龍村民表達反對火葬場心聲。(攝影:吳安仁)

舊案重提再引爭議  開發將進環評審查

自救會表示,2013年鄉公所曾以村民陳情殯葬火化路途遙遠之名,於成龍社區活動中心舉辦說明會,卻引起鄉民強烈抗議,鄉長當場允諾停建;未料連任才3個月舊案重提。

據報導,口湖鄉公所向內政部爭取8千餘萬元,計畫在成龍村納骨塔園區興建火葬場,鄉公所以及鄉民代表認為火化場可減少車馬勞頓、帶動地方繁榮(社會福利及就業機會),而且採最新設備,對環境、產業都不會造成負擔。

這些說法將經環評檢視,而內政部預估台灣總人口數於2017年下降,是否還有這麼多火化需求?也需進一步釐清。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