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提減空污五大訴求 三總統副手表態支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團提減空污五大訴求 三總統副手表態支持

1226反空污抗暖化救健康大遊行,系列報導二

2015年12月27日
本報2015年12月2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黃小玲報導

總統大選將至,中南部空污重災區結合北部反核及抗暖化議題,發動1226反空污抗暖化救健康大遊行提出五大訴求,能否被總統候選人納入未來施政的規劃?26日,三大黨副總統候選人也在辯論會後到場表態,提出改善空污的具體承諾。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表示,將盡力達成訴求,調整使用者付費及電價優惠;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表示,將訂時程計畫減少石化能源依賴;親民黨與民國黨結盟的副總統候選人徐欣瑩表示,五訴求全應允,未來將推動綠能和空品法案。

不過現場自中南部北上的受害居民,認為空污嚴重「不能再等」,不斷要求副總統候選人回應問題。結果只有第一位到場的徐欣瑩簽下環團提供的連署書,較晚到場的王、陳兩人,因遭嗆聲質疑,還來不及連署就快閃。

反空污抗暖化救健康大遊行五項訴求
1. 空污暖化為國安問題,總統籌組空污暖化防制行動小組。
2. 非核無煤家園,逐年淘汰燃煤電廠;除霾減碳,2020年PM2.5達國家標準年均值15微克/立方米;24小時值35微克/立方米。
3. 三級空品區,固定汚染源排放總量四年至少削減40%,且每一鄕鎮至少一空品測站。
4. 固定污染源開徵健康稅捐,制定有害空氣污染物(HAPs)管制標準,以達社會成本內部化。
5. 提升能源效率,落實低碳綠能,推動「電力需求零成長」的能源政策目標。

徐欣瑩(右)五大訴求承諾實踐,更會在立法院推動空品法案。攝影:黃小玲。

民國黨:空污五訴求全應允,未來推動綠能和空品法案

親民黨與民國黨結盟的副總統候選人徐欣瑩認為,每個人一天要吸1萬公升的空氣,甚至不能超過五分鐘不呼吸,空氣清淨十分重要,而這一、二十年來空氣和政策問題同樣嚴重。

民國黨除了認同此次遊行五大訴求外,黨團未來在立法院也會全力支持,主張發展各項綠能發電,不再持續污染空氣。發展像電動車的綠能產業,要還給下一代乾淨的居住環境,為了維護好的空氣品質所推動的所有法案,民國黨將全力支持。

王如玄(右)針對電輸送不當造成消耗,未來調整付費制度。左為葉光芃。攝影:黃小玲。

國民黨:盡力達成訴求,調整使用者付費及電價優惠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表示,由總統府籌備小組處理相關議題,第一訴求可以承諾。第二訴求非核無煤家園,由於電量總量管控與環保有關,為避免煤污染必須支持。第三訴求空品區廣設監測站,或者交通監測設計、設置,都可以做,有些縣市還未做到會盡力達成。目前有害物質尚未全部管控,沒管控的將來會在政策裡做詳細研究。第四訴求固定污染源除了付費、徵稅外,也可以做環境改善的工作。第五訴求電力需求零成長,這次國民黨政見清楚說明節能減碳政策,在電的輸送管控過程,目前有很多消耗浪費,可以使用者付費、高耗能產業造成污染就不該享有電價優惠,中央與地方會努力去改善。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葉光芃遊行總召集人回想,台東市跟雲林縣地方政府已通過《禁燒生煤條例》,環保署不僅認為此做法無效,還阻擋地方追求乾淨的環境。最近幾個月台中、彰化、南投常常紫爆,中部空氣品質加速惡化是因盆地地形,以及85%高山都集中在中部,污染擴散不易,必須嚴審中部開發案,還望中央支持《禁燒生煤條例》。

對此,王如玄回應,需要時間了解真實狀態,更不可能只顧經濟發展,因為環保是人的生命健康基本要求,經濟發展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好,有健康身體才能去享受經濟發展的果實,經濟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兼顧環保。

陳建仁(中間)透露他曾罹肺癌,因此對於受害居民的苦痛能感同身受。攝影:黃小玲。

民進黨:回應訴求,訂時程計畫減少石化能源依賴

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表示,空污及暖化直接影響國人身體健康,尤其是PM2.5的空污,全台除東部縣市外,其他地區已超過年標準值。若以24小時標準而言,許多地區每年超標的天數已超過200天,中部以南尤其嚴重。陳建仁說,他自己也曾罹患肺癌,對受害居民的苦痛感同身受。

而針對本次遊行五大訴求,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施克和回應:

  1. 反空污抗暖化是國安問題,更與能源議題相關,執政後於行政院成立「能源與減碳辦公室」,由行政院長領導決策,統合環保、衛生、能源、產業、交通等部會,擬定國家未來空污和溫室氣體減量具體政策及措施,由中央及地方政府確實執行。
  2. 擬定期程及目標,短期推動燃煤電廠排放加嚴標準;中期將燃煤調整為燃氣式發電;長期發展再生能源減少石化能源依賴。
  3. 各地區污染源與空污排放量進行全面盤查和研究,進行健康風險評估,提出具體控制措施,在空污風險較高地區優先增設空品測站。
  4. 增訂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標準,符合外部成本內部化精神,檢討空污基金之執行模式及執行成效。
  5. 空氣污染問題與能源及減碳問題是一體的。將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廣節能措施及污染減量為政策目標,讓能源供給充足又可達到總量管制與減量成效,提高再生能源供電比例。

(繼續閱讀系列報導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