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管理輔導法》三讀 3.8萬農地工廠20年內輔導合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工廠管理輔導法》三讀 3.8萬農地工廠20年內輔導合法

2019年06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為處理到今天都還再蓋的農地工廠,立法院今(27)晚19:09三讀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案,確定以蔡政府上台(2016/5/20)為界,520之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停止供電、供水及拆除。520前的既存低污染工廠則以「特定工廠登記」程序,用20年的時間(即落日條款)輔導合法化,農地工廠2年內全面納管,而民間訴求的「公民訴訟」條款並未通過。

長期緊盯修法的環團、學者、農民今早才召開記者會要求「撤回法案」。對於三讀結果,環團表示,這次《工輔法》修法內容完全沒有討論分類分級的輔導,無條件地就地合法,形同墜機。在接下來的20年,環團會持續告訴政府、社會,「農地不能長工廠」。

立法院三讀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案。攝影:陳文姿

立法院三讀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案。攝影:陳文姿

蔡政府上台後新增農地工廠拆除 20年落日入法   

違章工廠占用1.4萬公頃農地,評估10幾萬家。這次《工輔法》修正是針對達一定規模、應登記卻未能合法登記的違章農地工廠,經濟部推估約3.8萬家。

《工輔法》修正案三讀確定,520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停止供電、供水及拆除; 520前存在的未登記工廠則依污染別處理,中高污染工廠輔導轉型、遷廠或關廠,而既存低污染工廠進入「特定工廠登記」程序。10年內完成環保、消防、水利等改善並取得「特定工廠登記」,法案修正施行後20年內完成土地、建物的合法化。

輔導就地合法   國民黨批政策買票

這次修法是為銜接2010年《工輔法》修法提出的「臨時工廠登記」,由於「臨時工廠登記」輔導成果不佳,加上輔導期明年(2020年)6月2日到期,行政院因而提出「特定工廠登記」取代,但未設輔導期限。

《工輔法》修正草案5月通過初審,6月第一次黨團協商,剩「落日條款」、「公民訴訟」未確定。26日晚上,行政院鬆口25年落日。但環團認為政策缺乏配套,與原本期望落差太大,27日一早召開丟稻草記者會,訴求「撤回」修法。

立委林岱樺曾於修法中說「稻草會影響工廠」,環團決定丟稻草來表達不滿。攝影:陳文姿

立委林岱樺曾於修法中說「稻草會影響工廠」,環團決定丟稻草來表達不滿。攝影:陳文姿

27日下午第二度黨團協商,協商未達成共識,全部條文動用表決。在落日條款上,民進黨團、時代力量、國民黨團均提20年落日,最後以民進黨版通過。

提出「公民訴訟」的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解釋,過去常有民眾檢舉、地方政府卻不拆除的情況,才提這項條款。但在民進黨人數優勢下,「公民訴訟」並未通過。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工輔法》不顧農業與土地,就是「就地合法」。立委費鴻泰也表示,自此以後民進黨沒資格講土地正義,這是政策買票。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表示,這次修法提出斷水斷電拆除、不允許新增工廠,也有檢舉制度、落日條款,是有責任、務實的做法。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吳其融在三讀後受訪表示,《工輔法》雖然有20年的落日條款,卻完全缺乏分類分級輔導的機制。政府為違規使用的工廠業者大開後門,缺乏公平正義。他對今年的修法極度不滿,未來的20年民間會持續努力,持續地告訴政府、社會──農地不能長工廠。

「史上最勁爆的圖利法案」環團提「撤回」  業者不願設落日

不滿行政院版缺乏分類分期輔導等配套,也無公民訴訟條款,想以落日條款25年闖關,環團一早召開丟稻草記者會,訴求直接「撤回」。

合法工廠在記者會中控訴,這是「史上最勁爆的圖利法案」。他解釋,以全台1.4萬公頃農地工廠,合法後價差1坪8萬計,總計不當得利約3.4兆。再以全台3.8萬家農地工廠平均,等於法案通過後,政府發給每戶9千萬元。根本不公平。

合法工廠業者站出來,指出農地工廠就地合法帶來的巨大不當得利。攝影:陳文姿

合法工廠業者站出來,指出農地工廠就地合法帶來的巨大不當得利。攝影:陳文姿

彰化環保聯盟執行秘書吳慧君也拿出最近民眾舉報、環團前二週才去現勘的9家農地工廠照片。他指出,檢舉機制根本虛設。政府不肯讓公民訴訟入法,到底是在怕什麼?

就在環團記者會旁,20幾位農地工廠業者也在一旁聚集並嗆聲,舉牌「一旦落日、永無寧日」。環團對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察說「如果這些是違法業者,我們現在檢舉,麻煩警察處理」、「如果檢舉有用、就不會有這些廠商了」。

未登記工廠業者陳明順否認他們的存在對合法工廠造成不公平。他表示,他們都是大工廠的衛星工廠,所以合法工廠也會支持他們。如果現在叫農地工廠去工業區,不是又要讓更多農地變成工業區才夠?另也有業者抱怨,「當初我們辦理臨時工廠登記也是想合法,但政府8年以來都沒輔導我們。」

農地工廠業者也聚集立法院嗆聲,舉牌「一旦落日、永無寧日」。攝影:陳文姿

農地工廠業者也聚集立法院嗆聲,舉牌「一旦落日、永無寧日」。攝影:陳文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