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苗50線切割棲地 環團一人一信護石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忍苗50線切割棲地 環團一人一信護石虎

2010年12月13日
本報2010年12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因人為開發許多石虎無家可歸。圖為被農民發現帶到收容中心收容的小石虎,一旦進入收容中心,終生都無法回到野外,也等於野外族群的消失。(攝影:黃俊陵)苗栗縣政府預計拓寬及新建苗50線,規劃路線從台13線三義鄉裕隆汽車公司北側門通往苑裡鎮,沿線不但穿越林務局保安林、林班地,同時也穿越珍稀物種石虎的棲息地。當地保育團體為搶救石虎重要棲息地,發起一人一信給林務局長,短短幾天,已塞爆信箱。

保育團體在信中提到苗50線拓寬工程穿越林務局保安林及林班地,而此路必要性不足,沿途地質脆弱,恐引發土石坍方之疑慮;而道路將經過保安林水源保護區,切割豐富的生態區域,造成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的生存危機,因此建議林務局不要解編保安林,留住石虎棲地。

石虎生活在低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地區,活動區域常與人類活動區域重疊,棲地零碎化以及人為獵殺使得石虎在數十年間數量急速減少。長期追蹤研究石虎生活習性的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研究員陳美汀表示,在新竹苗栗架設200多部自動相機進行的監測中,發現火炎山以北到西湖後龍的帶狀丘陵地區是石虎族群密集地區。

根據台灣各地的野生動物研究,石虎由早期的全台低海拔分布到目前僅於苗栗、南投、嘉義和台南的淺山地區零星分布,族群狀況相當危急,而苗栗的火炎山以北到西湖後龍的帶狀丘陵地區正是石虎出現指數最高的區域,顯示此區域正是石虎極為重要的棲地。

而苗50線道路工程所切割、穿越的區塊,位於火焰山自然保留區以北,保有大面積連續的低海拔闊葉次生林,同時有石虎及麝香貓棲息,是重要的自然環境,需要保育。

苗栗縣中原客家文化推廣協會會長徐坤亮表示,20幾年前曾在苗栗野地看過石虎,然而現在幾乎看不到蹤跡了。「國家已將石虎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表示極度瀕危,為何又花錢造路破壞石虎棲地呢?石虎棲地被破壞,石虎會不會滅絕?」徐坤亮感慨的說。

道路工程除了破壞石虎棲地,沿路脆弱的土質,更令居民擔心會造成土石崩塌的危機。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理事長洪維峰表示此路為新建與拓寬兼具,新建2.7公里、拓寬路段1.8公里,將原為2.5公尺的路面拓寬至12公尺,其中有一段跨過火炎山的稜線。

徐坤亮也說三義鄉火炎山往北沿著舊山線西湖、後龍、一直到新竹市香山區一帶都屬於礫石層,礫石層一經風吹雨淋就會滑動造成崩坍,在此開路的人為破壞將加速及擴大崩塌規模。

縣府表示開路是為了紓解苑裡交通流量,但現有的130號縣道、140號縣道交通流量並未飽和。徐坤亮於11日到苗130縣道花了2小時時間監測車流量發現周末下午雙向車道也才45部車通行,認為實在沒有開路的必要。他懷疑開路是為了炒作砂石。

關於苗50線拓寬工程,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苗栗縣政府並未知會林務局,已請新竹林管處進行了解。對於民眾陳情,管立豪也說,當地居民、鄉長、民代都不同意,林務局不可能解編;而保安林解編有一定的程序步驟,必須召集專家學者進行評估。

根據統計,台灣公路網密度名列世界前茅,每百平方公里面積就有83.3公里道路,並持續增加中。密集的公路網是造成棲地破碎的主因,棲地零碎化限縮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基因無法交流的情況,逐漸滅絕。

本案預計明年2月環評續審,洪維峰籲請社會大眾在這段期間寫信給林務局長,表達保護石虎的心聲。此外,當地保育團體也將推動在130號縣道、140號縣道間的林班地設置重要棲息地或野生動物保護區,一勞永逸保育石虎。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