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5日
摘錄自2012年11月2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為讓更多老樹即時獲更好的照顧,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將開放認養,對特殊病蟲害防治性投藥,也改善不良棲地。
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表示,珍貴老樹見證歷史與文化,是許多人成長的記憶,都市發展壓縮老樹的生長空間。即使被政府列管或民間認養的老樹,也因經費、人力及專業不足,形成「僅列管、缺養護」的窘境,讓許多老樹無法獲得最佳專業照顧。
基金會說,舉辦「老樹是國寶」認養,全國各地珍貴老樹眾多,被推薦者,須獲樹木管理(所有權人)同意,且未受政府或民間列管的老樹為優先認養對象,將由基金會決定認養與否。
基金會將視需要導入「區外保育」的種原保存概念,建立珍貴老樹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與指紋圖譜檔,以架構國內珍貴樹木基因庫。
基金會顧問及學者將審查推薦對象,再由樹木醫生訪查樹木健康,提供認養後的照顧建議。簽約認養後,將掛牌與養護,並對老樹定期健康檢查。
基金會建議,珍貴老樹的評定條件:樹直徑1.2公尺以上、樹胸圍3.8公尺以上、樹高20公尺以上、樹齡60年以上。
另外,珍稀或具生態、生物、地理及區域人文歷史、文化代表性的樹木,包括群體樹林、綠籬、蔓藤等,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