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肆虐 達爾文蛙1種滅絕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皮膚病肆虐 達爾文蛙1種滅絕

2013年11月22日
摘錄自2013年11月21日路透倫敦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科學家認為,致命的兩棲類動物皮膚疾病導致以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為名的其中1種青蛙滅絕。

演化學之父達爾文1834年在智利發現這種青蛙。達爾文蛙得以偽裝成枯葉,躲避掠食者,並有著尖尖的鼻子,且雄蛙會把小蝌蚪裝進聲囊裡,帶著牠們趴趴走。

達爾文蛙本科僅1屬2種,研究人員認為,其中1種生活在北部的達爾文蛙已因皮膚感染壺菌(chytridiomycosis)消失殆盡,另1種生活在南部地帶的達爾文蛙數量也巨幅減少。

倫敦動物學會(ZSL)和智利貝略大學(Universidad Andres Bello)研究團隊分析這種皮膚病的蔓延狀況發現,棲息地消逝固然和該物種減少有關,但卻不能全然解釋其中1種達爾文蛙滅絕的原因。

ZSL動物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的康寧漢(Andrew Cunningham)說:「因『感染而絕種』的例子並不常見。」他說:「儘管不是決定性因素,這份研究報告進一步支持壺菌與北部達爾文蛙滅絕有關。」這份報告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