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 全文版
2007.01.03
中國新聞
作者:吳東傑(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
從「女農討山誌」的阿寶、創辦「榖東會」的賴青松等先驅開始,不管是從事有益土地與人體健康的有機農業,還是憧憬於淳樸的生活,越來越多年輕人回歸鄉村從事農作,農委會也順勢推出「新農業運動」,尋找「新農」和「回農」,讓台灣的農業亮起來。
環境前瞻:
作者:徐銘謙(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相對於「蘇花高速公路」的快速,推動兩腳行走的慢速步道,毋寧是一種「慢活革命」;相對於「高山纜車」的迅即抵達終點,強調體驗過程與自然互動的步道,則是「樂活思潮」的展現。步道正是在「慢活、樂活」這個意義之下,使步道超越體能運動的層次,成為參與鄉土的新趨勢。
作者:黃瀚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圖片提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墾管處秉持結合地方的原則,積極推動社區參與,2006年,共有十位設籍車城鄉、滿州鄉、恆春鎮的居民,通過「恆春半島社區解說員」認證,終於成為解說生力軍,為墾丁國家公園注入一股在地活水。
本日焦點:邁向樂活社區
貴陽街生態社區工作坊開跑了 --﹥
台灣新聞
--﹥
環保署建置「環保e言堂」 讓你e吐為快!
質疑228記錄片 文化局:保存史料內容學界考證
GPS追斃死豬流向 減少3萬噸病死豬入口危機
斗六大圳續建 年底竣工
眾所矚「木」 2,300歲光武檜加冕命名「阿里山香林神木」
大稻埕教會禮拜堂 動土改建
台灣氣象局︰2007年聖嬰現象微弱
空汙費率大漲 運輸業也喊漲
國際新聞
--﹥
2006年野生動物的輸贏蹺蹺板
英國博物學家分析2006年野生動物的輸家和贏家
摘譯自2006年12月29日外電,鄭佳宜編譯,莫聞審校
力促溫室氣體減量 德環保署重提公路限速規定
摘譯自2006年12月29日外電,游珮綺編譯,莫聞審校
氣候暖化迫使國際滑雪賽改變地方
美人士促減少對外國進口石油依賴
科學家:2007年將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改善民眾過度肥胖 英食品標籤註記警告標語
摘譯自2006年12月28日外電,游珮綺編譯,莫聞審校
從垃圾分類月曆 看日本生活態度
沃爾瑪推節能燈泡 省蓋電廠
以色列將測試地下裝置 偵測伊朗核子活動
中國新聞
--﹥
狂歡代價 尖沙咀清出垃圾3.17公噸
2007年中國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生義務教育
草皮枯黃 山東青島噴塗料染綠
濟南趵突泉創下30年來持續噴涌最長記錄
小三峽銀魚大量出現 專家查明真相
內蒙古加強生態建設 組織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居民支出比重 交通通訊躍居榜首
中國多數女農民工無法享受產假待遇
重男輕女非法墮胎普遍 河南禁止零售打胎藥
綠色學習課表
--﹥
非游離輻射溝通宣導說明會
開始時間: 2007/01/16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1/22 - 3:00pm
第七屆新台灣史研習營—雲林的歷史與產業
開始時間: 2007/02/10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2/13 - 6:00pm
守護台灣生態系列講座 - 臺灣海洋的生態與變遷
開始時間: 2007/01/28 - 2:00pm
結束時間: 2007/01/28 - 4:00pm
第十一屆成功大學環境生態研習營
開始時間: 2007/02/10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2/14 - 6:00pm
公視「台灣地平線」
開始時間: 2007/01/03 - 3:00pm
結束時間: 2007/01/03 - 4:00pm
老人觀照工作坊:敘事觀點
開始時間: 2007/01/06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1/06 - 4:30pm
環境前瞻:回歸農村文化及價值的維護 --﹥
環境前瞻 : 千里步道、動手參與、無障礙與無痕山林趨勢觀察 --﹥
專欄 :墾丁國家公園23週年特刊(下)──社區營造,共同守護國家公園 --﹥
作者:黃瀚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圖片提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 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 網編:劉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