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
2007.3.12 |
|
|
|
 |
中國新聞 |
|
 |
|
|
|
|
|
|
作者:苦勞網
樂生保留議題,更讓目前流行的「轉型正義」論述有反思之處。以不論是被指責為加害者的藍營,或是以受害者代言人自居的泛綠政客,從2000年民進黨執政前,就在許多的議題上,都扮演著不正義的加害者角色,但卻在藍綠鬥爭的政治氛圍下,兩方都取得了各自支持者免於清算的尚方寶劍。如果說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那恰好也適用於目前大喊著轉型正義的藍綠政治人物,難道不該在「現在進行式」的樂生議題上,要求公布所有的黑箱作業、利益輸送等細節。
|
|
 |
讀者投書: |
限期搬遷樂生療養院: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 |
|
|
 |
|
作者: Satan the DarkBringer(被遺忘的島嶼版主)
看到「暫定古蹟」四個字,我第一個聯想到的是到現在遲遲無法定案的樂生療養院。第二個想到的,是台北市政府的邏輯不知為何?1925年由士紳合資興建的大龍峒孔廟圍牆要拆,而整整晚了55
年,1980 年建立的中正廟圍牆卻突然成了古蹟?
|
|
|
發起人:瓦礫(ancorena部落格格主 )
樂生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我建議的行動方式有:
1.
在自己的部落格或管理網站發表文章,簡述自己對樂生議題的看法,並且將貼紙貼在文章開頭與網站顯眼之處,進一步推廣樂生議題的能見度。
2. 認真考慮將選票投給對樂生人權採取實際行動的候選人,願意嘗試去原諒那位政治人物過往對樂生人權議題的錯誤決策或忽視。
3.
去信給台北縣文化局、文建會、行政院與民進黨主席、國民黨主席等等,以及你所能想到的任何相關單位。
4. 將這個PDF訊息或本文的參考連結寄給所有認識的人,Skype、MSN與其他即時通訊線上的朋友,或列印貼上你所能接觸到的公共布告欄。
5. 報名參加青年樂生聯盟所組織的巡守隊,提供力量,協助守護樂生病友人權。連絡方式:林同學0972332812
許同學0921606434,或快樂‧樂生網站。
|
|
|
作者:莫聞
3月12日植樹節,有人快樂種樹;關心樂生院的人,則猶停留在昨(11)日六步一跪和平請願卻遭警方粗暴驅趕的餘悸。
昨天,以及3月8日到蘇貞昌官邸前的請願,主流媒體報導了大量的衝突場面,對於樂生療養院保存為何重要,請願者有什麼訴求,則不甚看重。今日,電子報以新聞摘錄、苦勞網評論、讀者投書、行動參與等版面,共同呈現了樂生保存運動的多元面向與觀點:
被遺忘的島嶼部落格主「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利用中正紀念堂暫定古蹟與樂生院非古蹟的強烈對比,呈現政客運作的偽善;ancorena部落格格主發起「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則希望用網路的力量突破主流媒體片面與相對偏頗的立場;苦勞網的「樂生院是照妖鏡」,點出了在藍綠共謀下運動者難以突破的關鍵點。
|
|
|
|
|
|
|
|
編者的話:樂生!樂生! --﹥ |
作者:莫聞
3月12日植樹節,有人快樂種樹;關心樂生院的人,則猶停留在昨(11)日六步一跪和平請願卻遭警方粗暴驅趕的餘悸。
昨天,以及3月8日到蘇貞昌官邸前的請願,主流媒體報導了大量的衝突場面,對於樂生療養院保存為何重要,請願者有什麼訴求,則不甚看重。今日,電子報以新聞摘錄、苦勞網評論、讀者投書、行動參與等版面,共同呈現了樂生保存運動的多元面向與觀點──
──被遺忘的島嶼部落格主「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利用中正紀念堂暫定古蹟與樂生院非古蹟的強烈對比,呈現政客運作的偽善;ancorena部落格格主發起「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則希望用網路的力量突破主流媒體片面與相對偏頗的立場;苦勞網的「樂生院是照妖鏡」,點出了在藍綠利益共謀結構下運動者難以突破的關鍵點。
為何要看樂生,其實,樂生不只是文化資產、古蹟、漢生病友人權議題的縮影,還包含環境層面。早在2002年,電子報就報導了樂生院中成群的老樹,讓樂生這塊成了新莊一帶的都市之肺。
樂生保留90%與捷運機場共存的方案,已經獲得了文建會通過,與大眾運輸的衝突基本上已有解決方案;而如果樂生保存運動有幸突破上述重圍,將會是珍貴的歷史/文化/人權/社區主義/環境/交通多贏範例。
只是,在此之前,不願被衛生署強置搬遷而到第一線抗爭的院民,還有多少個不樂的樂生日子要過?
|
|
台灣新聞
--﹥ |
樂生和平陳情行動受阻 記者也遭逮捕
|
|
青年樂生聯盟:樂生院民不要錢只要家園
|
|
垃圾回收率增加 環保觀念漸成
|
|
丹頂鶴丹丹 將重返大自然
|
|
修復恆春古城概念 遭學者指正
|
|
鹽田土地綠化 試植紅樹林樹苗
|
|
南沙太平島 成立海龜保育區
|
|
歐盟禁用鎢絲 台灣鼓勵節能燈泡
|
|
環保聯盟控陳唐山 涉圖利廠商
|
|
生態工法海堤 美觀又堅固
|
|
國際新聞
--﹥ |
美國銀行提供6千億融資 協助企業綠化
摘譯自2007年3月7日外電報導;吳萃慧編譯;莫聞審校
|
|
科學家聽鯨魚唱歌 發現不同「方言」
摘譯自2007年3月7日外電報導;楊璧如編譯;莫聞審校
|
|
美環保署證實煤灰致癌 相關立法卻不周嚴
摘譯自2007年3月7日ENS美國,華府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
|
戰後的亞美尼亞 地雷造成遺害
摘譯自2007年3月7日ENS亞美尼亞,愛格和維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
|
學者認為氣候變化使一些非洲常見病傳入歐洲
|
|
阿富汗發現13起H5N1禽流感新案例 將撲殺家禽
|
|
氣候變遷導致非洲南部糧食嚴重短缺
|
|
澳洲西北部連遭兩起熱帶氣旋侵襲
|
|
全球水資源短缺嚴重水價不斷上漲
|
|
歐盟對付氣候變暖擬禁用傳統燈泡
摘錄自2007年3月10日BBC中文網布魯塞爾報導
|
|
中國新聞
--﹥ |
綠地認養 北京440萬平方米綠地受市民支持
|
|
政協委員呼籲三河源濕地納入保護工程
|
|
中國代表提案取締活熊取膽 國際組織關注
|
|
西藏阿里將興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機場
|
|
6名中國政協委員呼籲限制過度開發水利電力
|
|
齊齊哈爾創建綠色學校 推廣環保教育
|
|
山西省2007年繼續實施環境污染末位淘汰
|
|
江西鎖定100家高耗能企業 實行節能目標管理
|
|
河南洛陽6家重污染冶鉛廠藏匿深山生產
|
|
南昌地下水每日超採3萬立方米 非法開採將取締
|
|
長沙招2千名大學生服務農村環保
|
|
北京200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近零 平均壽命80歲
|
|
全球20種石斑魚瀕臨滅絕
|
|
海南旱情繼續蔓延 程度不斷加重
|
|
黃河蘭州段水位線偏低 出現大面積淺灘
|
|
綠色學習課表
--﹥ |
首屆Travel Learning 全國創意遊學經營獎
2007/03/14 - 9:30am2007/03/16 - 11:30am
|
|
Leave No Trace 實驗班開課!
2007/03/24 - 7:00pm2007/03/24 - 9:30pm
|
|
台美水庫保護帶保育研討會
2007/03/23 - 8:30am2007/03/23 - 12:30pm
|
|
市民綠化講座:采姿蘭花世界
2007/03/11 - 9:49pm2007/03/24 - 9:49pm
|
|
研討會徵文:自然資源保育暨應用學術研討會
2007/06/15 - 9:00am2007/06/15 - 5:30pm
|
|
獅頭山藤坪古道遊
2007/03/31 - 8:00am2007/03/31 - 6:00pm
|
|
「紙上跳動的綠精靈」:日本自然裝置藝術特展
2007/03/17 - 1:00pm2007/03/17 - 2:30pm
|
|
靜宜生態所碩士班招生
2007/03/07 - 5:02pm2007/03/13 - 5:02pm
|
|
為自然工作:誠徵環境教育專員
2007/03/09 - 3:51pm
|
|
深度報導:樂生院是照妖鏡 --﹥ |
|
|
讀者投書:限期搬遷樂生療養院: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 --﹥ |
作者: Satan the DarkBringer(被遺忘的島嶼版主)
|
|
行動參與: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 --﹥ |
|
 |
|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網編:張文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