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3.26
本日焦點:

透過市場機制保護水源 企業也響應世界水資源日

摩洛哥婦女需到數公里外取水來處理牲畜的食物(圖片來源:FAO)
摘譯自2007年3月22日ENS美國,紐約報導;楊璧如、Nina L.編譯;莫聞審校


聯合國表示,全球有7億人的生活面臨缺水的窘境,而到2025年之前,這數字會上升到30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當天,呼籲整合跨國界水資源管理,因為世界上有很多條河流及其流域,都是由許多國家共享。潘基文說:「因為人口快速成長、非永續的消費模式、不良管理措施、污染、公共建設投資不足和缺乏效率的水資源使用等因素,使得可用水資源的供應受到箝制。」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深度報導:

邪惡的白T恤

作者:褚士瑩(作家、公益旅行家、國際志工顧問)

當我們穿著一件白色的純棉T恤的時候,可能聯想到的是「天然」,「純潔」,「舒適」這類的形容詞,這是廣告裡希望每個人都相信的,但是可能很少想過全美國的殺蟲劑有25%,都用來噴在棉花樹上,平均三公斤重的棉花,就要用掉一公斤的強力巴拉忪或Methomyl殺蟲劑,用來對付侵害棉花的棉鈴蟲、盲椿象以及其它害蟲。儘管棉花種植面積只佔世界耕地面積的2%,但是棉田卻使用了殺蟲劑總量的四分之一,再加上除草劑和其它毒劑的使用,棉花已成為地球上被噴灑農藥最多的作物。

編者的話:

環境的青年,青年的環境

 

作者:莫聞

青年節快到了,鑒於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的活力,青輔會將往年「青年公共參與獎」提升至國家層級,除了安排陳水扁總統致詞、頒獎,事前更安排入圍者與總統及行政院長座談。包含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棲地經營團隊,共有14位得獎者,主辦單位更強調每個參與團隊均十分優秀,凡入圍者皆予以表揚。

的確,青年參與公共事務活力之充沛,一個國家獎豈能道盡。

國家機器看準青年,欲收編青年力量於「國家大計」,可以理解,然青年力量不當運用,如紅衛兵打倒牛鬼蛇神的文化大革命等,也不乏前例。然而,無論政治之於青年如何,不論國家肯定否,參與公共事務的青年們,並不因此而有所改變,仍是專心一意守在原本的崗位繼續努力吧。

值得一提的,今日有國道為紫斑蝶讓路的成果,也是許許多多青年志工努力宣廣蝴蝶保育知識,讓世人認識蝴蝶生態之美的成果吧。近日積極敦促美國實施溫室氣體減量的高爾,則開設了一個線上互動視聽網站Current TV,於網路上提供拍攝全球暖化議題DV的種種know how,讓有話要說的青年有了創意發表的平台。

關注青年之餘,也別忘了未來將成為青年的兒童,根據世界水資源日的訊息,現時全世界有有4億2500萬名18歲以下的孩子沒有足夠的水可使用…

對了,今日是美國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逝世之日,他一首悼念林肯的名作,O Caption! My Caption!,出現在《春風化雨》這部電影裡,又一個衝撞體制的青年之作。

 
編者的話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深度報導

 
熱門內容
全國最高的錯誤
動物園的迷思
熱門關鍵字
六輕 環評
推薦評論
海生館旁 5000陸蟹成焦屍 (1)
誰能推翻BBC說法??若大眾認同他的說法~是不是對環境污染更有恃無恐?? (9)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退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世界水資源日:透過市場機制保護水源 企業也響應 --﹥

摘譯自2007年3月22日ENS美國,紐約報導;楊璧如、Nina L.編譯;莫聞審校

聯合國表示,全球有7億人的生活面臨缺水的窘境,而到2025年之前,這數字會上升到30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當天,呼籲整合跨國界水資源管理,因為世界上有很多條河流及其流域,都是由許多國家共享。潘基文說:「因為人口快速成長、非永續的消費模式、不良管理措施、污染、公共建設投資不足和缺乏效率的水資源使用等因素,使得可用水資源的供應受到箝制。」

「未來將需要更多的水,來種植作物、提供乾淨的飲用水和衛生系統,供應工業以及支持城市的擴展,」潘基文表示,「水的供需落差越來越大,威脅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環境的永續。」 潘基文還說:「前面的路很清楚,我們要加強制度的效能及實施全面性的管理、促進技術轉移、動員更多資金來源,並且將優良的實務及學習經驗加以擴大。」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執行長佛南曼(Ann Veneman)22日在紐約「為水而走」(Walk for Water)活動開幕時表示,有4億2500萬名18歲以下的孩子沒有足夠的水可使用。 在這項星巴克和礦泉水公司Ethos Water所舉行的活動中,佛南曼表示:「取得乾淨的飲用水對孩子的健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世界上,有許多地方的女人和小孩必須行走很遠的距離,才能取得家庭所需的飲用、清潔和煮食的水。」

紐約「為水而走」(Walk for Water)活動,右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長佛南曼(Ann Veneman)(圖片來源:UNICEF)在星巴克,每賣出一瓶Ethos礦泉水,星巴克基金會將捐獻5美分給Ethos Water基金會。星巴克希望在未來5年,至少能捐贈1000萬美元給參與水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企業團體及財政機構也加入聲援2007世界水資源日的行列。總部在突尼斯的非洲發展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 AfDB),目前把水源及衛生下水道設備列為優先處理項目,以投注更多金額於「為非洲止渴」陣線中。 目前,在非洲的14個國家均蒙受水資源短缺的壓力,在北非尤其嚴重。非洲發展銀行表示:在人口增加、城市及經濟發展的規模均急速擴張的情形下,水資源的問題便愈發棘手。

世界銀行呼籲公有或私人資金增加此方面投資,以加強開發中國家裡的水安全問題,這些國家是主要受水資源短缺所苦的國家。世界銀行的能源、運輸暨水資源部門執行長塞格(Jamal Saghir)說:「在國家到達其生存的基本底限時,水扮演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比起因洪水或天然災害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為重要。」

在瑞士,世界保育聯盟(IUCN)發行一份新的出版品《付費——為流域設施設立付費機制》。這本新書設計了一般常用付費方式的各種類別,從私有交易到總量管制、認證及公共付費方案等,均有說明。「市場機制可以透過投資生態系統的永續經營方案,解決水域減少的問題,」IUCN水資源專案負責人伯坎克(Ger Bergkamp)表示。

世界上最大的瓶裝礦泉水公司法國維特(Vittel),每年提供2.45億美元給法國農民作為不施肥的補償金,這樣一來,使得瓶裝礦泉水源受污染的危險性大大地降低。IUCN指出,哥斯大黎加希利狄雅市(Heridia)的個人用水戶,在水費帳單中付費保護森林,以確保市內的健康水源供應所需。上游的地主則接受每年每公頃110美元的補助,以保持溪流中水質的潔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07/2007-03-22-01.asp

 
台灣新聞  --﹥

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 棲地經營團隊受肯定

環境資訊協會棲地經營團隊榮獲2007青年公共參與獎本報2007年3月26日台北訊

行政院青輔會昨(25)日舉行2007年「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頒獎典禮,其中NPO經營類,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棲地經營管理團隊獲得,是所有得獎者中唯一的環境生態領域得獎者。

「青年公共參與獎」是青輔會為表彰熱情參與公共事務的年輕人而設立,此次入圍的青年,來自不同背景與不同社會位置,但都在不同面向的公共領域充分耕耘。獎項類別包含審議民主、志願服務、國際參與、社區行動、NPO經營等,今年共有52個個人及團體入圍,最終由14位得獎者脫穎而出。

獲得NPO經營獎項的棲地經營團隊,近年來努力推廣環境信託的棲地經營模式,並號召青年藉由「生態工作假期」的活動型態,參與棲地經營管理與生態保育工作,是此次入圍與得獎者中少數以生態環境為主的團隊。副秘書長夏道緣表示,這份榮譽是屬於多年來參與的無數志工們共同享有的,未來,仍將持續與志工一起努力,保存台灣美麗的生態環境。

 

彰濱工業區沙漠化 意外成景點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公視新聞彰化報導

彰化的彰濱工業區,因為開發不當,線西的區域出現嚴重的沙漠化現象,環保團體認為對當地生態和居民健康,已經造成嚴重威脅,不過這片沙漠景色,卻意外成為歌手取景的熱門地點。

10年前,彰濱工業區蓋了這座海堤,但也同時阻斷海水進入後面的泥灘地,慢慢慢慢,泥灘地風乾,東北季風一來,再把灘地的沙往南邊吹,於是,灘地南邊,原本預定做工業區的土地,全都被沙掩蓋。短短10年,沙地面積已經廣達300公頃,因為環境惡劣,也沒有廠商想來這裡設廠,整座工業區只見空盪盪一片,不但招不到商,連環境都受到嚴重破壞。

泥攤地乾了,大批水鳥覓食的畫面不再,這裡不再是水鳥天堂,鄰近鄉鎮更飽受風沙之苦,尤其一到冬天,東北季風一來,附近居民幾乎天天籠罩在沙塵暴的威脅。

 

紫斑蝶遷移 國道將封外車道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民視新聞台北報導

每年四、五月,一百萬多隻台灣保育紫斑蝶會北飛繁殖,不過高速公路的車潮卻成了頭號殺手,遷移路線經過國道三號林內段,只要一遷移,車道上至少會有上千隻紫斑蝶遭到車輛撞擊死亡,高公局不排出在清明節車潮最尖峰的時候破天荒「讓出車道」。

高公局這回出手救援,打算在橋下架設紫光燈,更改遷移路線,如果行不通,外側護牆再加裝防護網讓紫斑蝶飛高,如果兩個方法都失效,只得封閉車道,由於紫斑蝶低空飛行,為避免遭到大客車撞擊,高公局可能封閉外側車道,清明假期返鄉車潮湧現,為了保育世界獨有的台灣紫斑蝶,駕駛人,得多點耐心。

 

高鐵切斷灌溉系統 彰化農民醞釀抗議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中廣新聞彰化報導

彰化縣境內不僅有高鐵全線最長的八卦山隧道,出了山洞口之後高架的鐵道更橫跨整個南彰化平原,約有數百公頃的農地,被高架的工程所切割,因為高鐵主結構工程沒有融入原有相當暢通的水利灌溉系統與平面農路,造成灌溉水系嚴重被阻絕、運輸農路慘遭破壞、每逢豪大雨之後,廣大的農田就會變成汪洋一片,難以宣洩,經農民多次陳情,高鐵公司卻沒完全改善,經再度向縣議員洪麗娜陳情,在23日特別在縣議會提案,要求縣政府協助為農民請命,不要等農民前往高鐵站集結抗議,才要重視。

不少農民在灌溉系統遭高鐵阻斷後,紛紛自掏腰包鑿井灌溉,將導致南彰化地層下陷問題更加惡化,更波及農政單位要求地方封井搶救地層下陷的政策難以推行。高鐵公司則表示,只要農民陳情絕對會派員會勘處理,不會不聞不問。

 

中市7月起禁用紙杯? 環局:未接獲環署公告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東森新聞台中報導

據媒體報導自96年7月1日起,包括學校、醫院及政府等公家機關將全面禁用紙杯,未來還將逐步擴大到民間。對此,台中市環保局澄清,尚未接獲環保署公告,會俟環保署動向再進一步宣導。但是環保署日前曾行文給各縣市環保局協助推動資源節約與垃圾減量政策,該局亦發文轉知市府各單位及學校配合辦理。

台中市環保局局長李立德表示,紙杯是屬於用過一次就丟的產品,不但浪費資源,增加廢棄物產生量而衝擊環境生態,本局以往一年要使用1萬個紙杯(包含各大、小型會議及本局各單位使用量),約產生120公斤垃圾,現在改用可重複清洗的瓷杯,垃圾量大量減少,顯示本局在推動減少紙杯使用已有成效。

 

報繳廢車好康縮水 環保署7月調降回收獎勵金

摘錄自2007年3月25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民眾主動報繳廢棄車輛的獎勵金縮水了!繼取消汽車車齡10年以下及機車車齡7年以下的廢車回收獎勵金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又進一步公告,自今年7月起,將調降廢汽、機車回收獎勵金金額,民眾拿到的獎勵金將大幅縮水約7成。不過為持續鼓勵民眾汰換高污染的老舊車輛,環保署說,廢車回收獎勵金的發放政策,目前仍將採逐步調整,而不會一夕全部取消。

環保署表示,當初設置廢機動車輛回收獎勵金的目的,是為避免車主任意棄置廢車佔用道路、污染環境,但近年來由於資源回收管道成熟,加上民眾環保意識抬頭,已使廢棄車輛占用道路及污染環境的情形顯著改善,且民眾主動回收廢機動車輛的比例也提升,因此獎勵金制度應可功成身退,回歸市場機制。

 

掃墓燒紙錢 環局籲減量

摘錄自2007年2月25日時報資訊台北報導

清明節將近,環保局特別提醒民眾,掃墓盡量減少燒紙錢、燒香或點蠟燭的行為,或是將要燃燒的金紙集中送往焚化廠焚燒,以免造成空氣汙染或引發火災事件。也可選擇面額較大的金銀紙錢,盡量做到「減量燒」的原則,只要以虔敬的心表達敬意,即可達到慎終追遠並兼顧環境品質的目標。

環保局表示,殯葬處將於富德靈骨樓及陽明山靈骨塔免費提供「集中焚燒金銀紙專用袋」使用,民眾可將紙錢裝入專用袋後投入環保局專車內,載至焚化廠焚燒。

另北市各寺廟、神壇、機關、社區、市場及大樓等團體,可依市府集中紙錢常態化計畫,向區公所或里辦公處取得進出焚化廠之通行證,即可自行將待焚燒之金銀紙錢送往集中焚燒。

 

六輕用水超量 環署重罰台塑700萬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台塑六輕因每日用水量超過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所提承諾25.7萬噸,經過環保署實地查核為31.5萬噸,23日針對聯合承諾的14家廠商開出14張告發單,每張50萬元總計700萬元,同時要求在6月30日前完成改善,否則最重可處勒令停工。

台塑六輕3年前在所提出的環境影響說明書上,承諾採行節水措施,每日用水量在今年1月19日前降低為25.7萬噸,但隨著廠區製程不斷增加,台塑在去年10月向環保署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在用水量方面申請擴充調整為35.1萬噸。但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經過環評專案小組3次審查,環評委員認為台塑並未解釋清楚水量來源,以及對區域供水整體影響,遲遲無法過關。

至於工業局聲稱六輕已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是環評未過關導致六輕違反環評承諾,環保署也說,當時已給六輕3年改善時間,如今違反環評承諾事實俱在,六輕若能依照環評專案小組要求儘速補件,在6月底前通過審查,才能為自己解套。

 

質疑彰縣砂石招標審核不公 業者聚集河川局抗議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東森新聞彰化報導

鑒於國內砂石短缺,嚴重影響公共工程及建築業,砂石業者軍引頸企盼開放民間砂石開採,但是將近百名南投縣砂石業者,認為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對於3月底即將招標的陳友蘭溪開採工程,所定訂的招標資格審核不公,影響到業者及雇工生計,22日集體到河川局陳情抗議,幸在警方柔性安撫下,未釀成肢體衝突。

帶頭率領砂石業者抗議的是南投縣集集鎮代表蔡至哲,氣憤的說,若依其規定,南投縣200餘家砂石業者,只有12家具有資格投標,且一般砂石廠商變更為礦業用地並取得工廠登記證,需經過繁瑣的行政程序,並需符合環保規定,水利署對這部分的規定標準非常籠統,且對於水利署日前公佈的合法業者,是如何脫穎而出實在有極大爭議,所以陳情的業者均希望水利署修訂發包草案條件,恢復以往一般砂石業者均能參與投標。

對於砂石業者的陳情,第四河川局長謝鍚欽則表示,該局業務為負責河川疏濬,不涉及砂石的標購業務,但他仍會將陳情業者的意見向上級反映。

 

國際水資源日 環團公布台南地區掩埋場地下水污染情形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台灣時報雲嘉南報導

為呼籲大家重視水資源問題,台南環保團體聯合召募義工進行台南地區河川及垃圾場之污染水源採樣,也採取未受污染之乾淨埤塘及水池之原水樣品進行對照。22日國際水資源日公布檢測結果發現六甲垃圾掩埋場污水呈黑色,pH值8.28,溶氧2.01mg/L,安定垃圾掩埋場污水呈黑色,pH值8.15,溶氧1.04mg/L,三爺溪永寧橋段水色偏紅,pH值8.72偏高,數據顯示汙染皆極嚴重。

南市環保聯盟理事長黃安調表示,台南地區二仁溪、鹽水溪、嘉南大圳等多條河川污染都極為嚴重,污染源包括工業廢水、生活廢水、農畜廢水,政府不思治本之道,卻迷信人工濕地做偏方,竟將僅適合處理低度污染的人工濕地在高度污染區大肆設置,二仁溪更規劃超過三億要設置六場,簡直浪費公帑。

尤其烏山頭水庫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不當解編,水源區部份,在草率的解編政策下,頻頻面臨掩埋場不當開發及污染的壓力,源頭管制做不好,遑論其他?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蔡珍瑋教授表示,嘉南平原是稻米、蔬菜等農產品重要的生產地,供應水源之水庫集水區,依法受保護禁止污染、開發,卻因為烏山頭水庫水源保護區不當解編,導致掩埋場進駐,希望大家共同保護水資源,支持搶救烏山頭水庫運動,要求台南縣政府確認掩埋場偽造文書環評草率通過之違法事實,儘速撤銷掩埋場開發案。

 
國際新聞  --﹥

高爾重返國會 敦促立即凍結溫室氣體排放量

高爾在「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中說明氣候變遷的危機(圖片來源: An Inconvenient Truth)摘譯自2007年月3日21日外電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22日重返國會,向參眾兩院委員會疾呼,立法者不該再爭喋全球暖化的科學立論,而是應積極採取行動,遏制溫室氣體排放。高爾在大篇建言中,呼籲美國立即凍結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且在2050年之前削減90%的總排放量;同時肯定排放上限、額度交易和碳稅等機制,對削減氣體排放的效用。高爾亦提出一項中止條款,內容包括建造不需配有碳素收集設備的新環保燃煤電廠等。

高爾將氣候變遷稱為「地球緊急狀況」,他說,氣候變遷「威脅我們的文明與地球可居性的存續,今天,我們在這裡將50多萬份針對全球暖化的訊息傳達給國會,要求採取真正行動。」以氣候變遷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榮獲奧斯卡獎的高爾,讓自己從競選失利的總統候選人,轉型為孜孜不倦的環保人士。

高爾在會中已擄獲民主黨及一些共和黨員的支持,但是否能轉換成實現這些建議方案的政治意願,仍有待觀察。參議員 John Warner質疑高爾倡導的技術的可行性,並擔心削減排放量恐怕傷及經濟利益,況且同為世界溫室氣體排放大戶的中國,卻不須以同等的水準來削減排放量。高爾表示,立法者們必須明白,國際條約對於已開發及發展中國家,各設有長遠的目標與條件,我們不太可能去要求一視同仁,但用意都是為了減緩全球暖化的腳步。

此外,高爾引用最新一期「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報告,證實全球正加速暖化,而人類的活動「極有可能」與暖化現象有關,即使人類完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也難以挽回現在的頹勢。 

【參考資料】
ENS報導
法新社報導

 

為防黃石公園野牛染病毒 美眾議院為捕殺政策爭辯

黃石公園野牛(圖片來源: FWS)摘譯自2007年3月21日ENS美國,華府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20日舉行的聽證會,掌控著黃石公園野牛群的命運。其中最令人情緒激動又惹爭議的焦點,就是允准聯邦及州立官員捕殺野牛的管理計劃,用意是為了保護牛隻避開布氏桿菌病(brucellosis)的危害。

蒙大拿州長Brian Schweitzer提議在國家公園北方30至50英里處建立緩衝區,而區內所有的牛隻都必須接受病毒檢測。若檢體呈現陽性反應,則當局可保留撲殺的權力。不過,主持該計劃的聯邦官員卻反對這個構想。州代表Dennis Rehberg主張,聯邦官員應積極介入管理野牛群;由於園內過度放牧,野牛才會在冬季牧移,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接種疫苗。然而,其他代表認為,捕殺和接種都無濟於事,因為現在還沒有能讓野牛有效防疫的疫苗。當議題討論到帶原野牛危害家畜的風險時,辯論過程同樣陷入混亂。

美國人道協會主席Wayne Pacelle指出,「所有事情的癥結出自布氏桿菌病,不過卻被相繼誇大、謬傳。這同時也關係到野牛的分佈範圍,是個土地利用的議題」。Pacelle與其他在場的保育人士皆贊同買斷牧地與緩衝區的構想,並且敦促立法者找出合適的管理解決方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07/2007-03-21-10.asp

 

加州首度發現澳洲原生蘋果蠹蟲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路透社華盛頓報導

加州阿拉米達(Alameda)和康特拉柯斯塔(Contra Costa)郡發現了澳洲原生的淡棕色蘋果蠹蟲,這還是美國首次發現這種可毀損樹葉與水果的蛀蟲。加州柑橘合作社栽培服務主任布萊克利說:「這正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即我們的入境口岸有漏洞,竟讓這些害蟲能趁隙通過查驗過程,而且在我們偵測到之前,就已經在美國立足了。」

蘋果蠹蟲可侵襲的植物種類極廣,總共超過250種,包括桃子、李子、杏子、蘋果、梨、葡萄、櫻桃和柑橘類水果,還會破壞幼苗,毀損觀賞用植物的外觀。農業部動植物健康檢查部門的霍金斯告訴路透,該部門極關注蠹蟲蔓延的程度,因為發現這些蟲的地方與許多可成為宿主的果樹和其他有價值作物的種植地相去不遠。農業部表示,正與加州糧食及農業局合作調查並擬定控制策略,以提防蘋果蠹蟲,並防止蟲害進一步蔓延。

 

馬來西亞土石流 15樓公寓人家緊急撤離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中廣新聞網吉隆坡報導

馬來西亞行政首都普特拉賈亞因土石流,造成一處山坡局部塌陷,附近一座停車場25輛汽車被掩埋,當地一棟15層樓公寓內的300多戶人家緊急撤離,幸好沒有造成民眾傷亡。輿論抨擊,過度開發是造成馬來西亞大城鎮經常發生水災及土石坍方的原因。政府公共工程部門表示,他們將調查引發土石流的原因。

 

南極冰蓋融化速度可能加快 人類生存備受威脅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路透社霍巴特報導

世界一流科學家在對最新的衛星數據進行分析後稱,海平面的上升和極地冰蓋的融化速度已達到預測上限,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區已很難因應。澳洲多位科學家表示觀測表明,目前的速度已經非常接近預測上限。一旦越過這個限度,南極和格陵蘭的部分冰蓋就會發生不可逆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數米。另外,如果南極洲西部的冰蓋快速崩解,世界末日就將到來,因為那將導致海平面上升6米,屆時世界上將約有1億人生活在當前海拔1米以下的地區。

 

改善食品衛生 日本不二家西點重新上市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中央社東京報導

不二家於2個月前發生食品管理不週,使用過期牛奶製造泡芙、產品含菌過多等瑕疵後暫時關門停售,但與「山崎製麵包」公司合作接受食品管理指導之後,23日重新販售西點。該店著名的泡芙就是當初爆發含菌過高的產品,今天不二家公司只推出50個,另有燒烤「牛奶妹」圖案的蛋糕泡芙也推出50個,沒想到一下子就售光。

到傍晚為止,銀座數寄屋橋店的店鋪外,一直有日本記者在採訪,問要進門的顧客說:「你知道不二家發生的事嗎?你今天會購買嗎? 」

 
中國新聞  --﹥

四川瀘州乾旱嚴重 春耕受影響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華西都市報四川報導

長江橫穿瀘州的江陽、納溪、龍馬潭三個主城區及瀘縣、合江兩縣,不僅要為數十萬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也為沿江各大企業提供生產用水。據瀘州市水利局水資源管理科科長王建新介紹,別看瀘州坐擁長江及數條支流,但仍然是個水資源非常緊缺的城市,人均擁有水資源僅1400餘立方公尺,不足全省的50%。

據瀘州市水利局副局長萬詩偉介紹,受去年特大乾旱的後續影響,瀘州今年的抗旱形勢十分嚴峻:去冬今春,全市降雨量比同期減少50%~80%,春耕抗旱水源嚴重匱乏。

 

青海湖沙漠化 嚴重加劇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人民網青海省報導

一項針對「高原明珠」青海湖周邊地區生態現狀的科學監測表明,分佈在青海湖以南地區的大片沙丘正呈現出快速移動的趨勢,說明這一區域內的沙漠化程度仍在加劇。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高原內陸鹹水湖,水域面積4400平方公里,其生態環境特徵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

 

廣東境內未降雨 雷州半島嚴重乾旱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新華網廣東報導

廣東省水文局24日公佈的江河湖庫水雨情顯示,3月以來廣東境內基本沒有明顯降雨,主要江河旬平均流量比多年同期有所減少,主要控制性大型水庫庫容減少幅度明顯。

水雨情資料顯示,廣東水資源總量構成的主要途徑是降雨,3月中旬廣東境內降雨僅為28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減少一成,其中粵西降雨減少幅度達五成,雷州半島出現較為嚴重的乾旱。

 

遼寧省取締搬遷300家排污企業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新華網遼寧報導

日前,遼寧省全面啟動了《飲用水水源地環保規劃》,取締、搬遷了各類排汙企業300餘家,否決了5個新建專案的立項申請。

隨著農業作業水準的提高,以除草劑為代表的農業化學品施用量的增加,對水庫飲水安全的威脅逐漸增大。同時養殖業的氮、磷污染物排放也對水庫飲水安全構成威脅。 遼寧省環保部門表示,到2010年,遼寧飲用水源水庫匯水區內2萬人口以上的城鎮要建立污水處理廠,實現脫磷、脫氮的目標。

 

山東膠南市 發展彩色林業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新華網山東報導

近來,山東膠南市圍繞「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多色彩」的要求,對近山、低山、主要交通幹線兩側等荒地實行工程造林,在適宜地區,鼓勵和引導群眾科學種植蘋果、櫻桃、梨、茶葉等經濟林。在遠山、高山等土地比較貧瘠的地區,則選擇適宜造林的刺槐、黑松、側柏、合歡、紫穗槐等彩色樹種,四年累計飛機播種2萬多公斤,造林面積8萬畝。

膠南市發展「彩色林業」,不僅達到了改善生態的目的,還集旅遊觀賞、富民等多種功能於一體,逐步實現綠化造林由量到質的轉變。

 

山東靠人工增雨 建空中水庫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新華網山東報導

山東省氣象局局長王建國日前表示,人工增雨作業可提高降雨量10%-25%,山東20年間透過人工增雨已經增加降水252億立方米,相當於建造了一座「空中水庫」。

山東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高級工程師王慶介紹,人工增雨就是在適宜的天氣條件下,透過向雲層中播撒人工冰核,促使雲中水汽向雨滴轉化,達到增雨的目的。王建國說,1987年至2006年間,山東省透過人工增雨增加降水252億多立方米,這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增雨抗旱、防雹減災等做出了積極貢獻。

 

瀋陽公共設施 汙水處理再利用

摘錄自2007年3月24日新華網遼寧報導

瀋陽市目前市政、園林、綠化、環衛等公共設施用水、洗車業用水、居民家裏沖洗廁所用水基本為自來水,這對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來說無疑是一種浪費。不過,這種情況在瀋陽即將得到改變:污水處理後的中水將得到大規模利用。

據瀋陽市政府介紹,瀋陽市近期已經透過立法明確規定了城市利用中水的具體規定,即市政、園林、綠化、環衛等公共設施用水,具備使用中水條件的,應當使用中水。

 

水污染嚴重 鄱陽湖也受影響

摘錄自2007年3月23日經濟參考報江西報導

鄱陽湖是我國四大淡水湖中惟一一個沒有出現富營養化(註:優氧化)的湖泊,被稱為長江「最後一盆清水」,它的「健康」狀況維繫著長江中下游的飲水和生態安全,也影響全球生物多樣性。江西師範大學鄱陽湖生態資源與環境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鮑曙明兩年前發表題為《鄱陽湖危機》的文章,認為受水枯竭和水質污染的影響,鄱陽湖面臨著「水質危機」、「生態危機」、「公共衛生危機」三大危機。

不幸的是,鮑曙明的這一悲觀預測在去年得到一一應驗:在歷史低水位的影響下,鄱陽湖陷入資源和生態危機――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漁民生產生活陷入困境;湖面嚴重萎縮,候鳥覓食場所減少。

 
綠色學習課表  --﹥

陽明山爵士音樂節

2007/03/24 - 3:00pm2007/04/15 - 5:00pm

地點: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後草坡
主辦:內政部營建署
承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內政部社會司、台北市角落關懷協會
報名:自由入場
聯絡人:黃佩陞課長 電話:28613601轉分機270或0933-881907
                游淑鈞小姐 電話:28613601轉分機272

活動說明:

陽明山的海拔雖然不高,但卻有如後花園一般的親切。春天的陽明山很夢幻,時而雲霧在身邊繚繞,漫步在山的小徑中,彷如仙境。為有效推廣國家公園保育理念及走入自然,本年度將利用花季海芋季期間眾多民眾上山賞花及多線花季公車配合之便,於台北市政府主辦之陽明山花季海芋季期間辦理陽明山爵士音樂節。活動共規劃四場,自3月24日起連續二週的週休假期下午3點到5點,特別邀請國內知名爵士樂團:「底細爵士樂團」、「臺灣爵士大樂團」、「林家慶大樂團」、「鼓霸大樂隊」分別擔綱演出,於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後方大草坡展開四場融合自然與爵士音樂的藝術饗宴。

活動當天並結合身心障礙團體—台北市角落關懷協會義賣咖啡,一起譜出自然、溫暖、人文關懷的和諧樂章,以提升爵士音樂節的活動意義。陽管處呼籲要上山參加音樂節的民眾,花季期間仰德大道週休二日上午6點到下午6點管制小型客車上山,建議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

活動詳情、時間異動請見  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  最新時間表下載

 

兩岸NGO高階領導培訓

2007/03/31 - 9:00am2007/04/04 - 6:00pm

指導: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
主辦:國家文官培訓所、第三部門發展基金會、台灣政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
地點:國家文官培訓所會議室(台北市忠孝東路七段576號)
費用:10,000元
對象:NGO高階管理者,共10~15人,3月27日報名截止
電話:(02)2351-7540 吳小姐
傳真:(02)2397-3612
E-mail:tsdf@tpemail.net.tw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提出非營利組織在21世紀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誰是影響與改變NGO發展的關鍵人物?NGO的領導者應具備何種能力?當NGO的領導者其使命與策略正確時,將會帶領GO往正確的方向前進,進而產生其對於社會之重要影響力。本培訓期望藉由領導課程與體驗訓練讓兩岸NGO的高階管理者共同學習成為亞太NGO的領導者。

「兩岸NGO高階領導培訓」課程將有大陸NGO夥伴共同前來台灣與台灣NGO 夥伴共同進行高階領導課程與流。課程規劃以身為NGO高階主管切身之課題進行規劃,課程進行方式除了講座與實務演練外,另增加目前企業界進行高階主管領導培訓之體驗與 GPS課程。

 

葡萄藤書屋:僕門影展系列

2007/03/27 - 7:00pm

地點:葡萄藤書屋(臺北市信義路三段147巷36弄22號)
合辦:綠色陣線協會、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中華進步利用協會、Permaculture聚樂部落
聯絡人:明君
電話:02-2708-0961

活動說明:

僕門影展系列之一〈社區的力量─古巴如何從石油高峰期中存活?〉,在葡萄藤書屋開演。這部影片的誕生源自於費絲‧摩根和培特‧墨菲的旅程。這兩個人於2003年八月隨國際性人道組織─「全球交換」(Global Exchange)到達古巴。培特當時由於研究了關於世界各地高峰石油產品的研究和演講,進而拜訪歐洲由一群石油生態學家及科學家所組的─「高峰石油和瓦斯研究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ak Oil and Gas),這個組織預測了人類已使用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當他們知道了古巴在1990年蘇聯解體後,遭遇到石油進口量降至一半以上的窘境,卻奇蹟式的成功存活下來,他們決定親自去看看,這個國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2003 年夏天,他們第一次拜訪古巴,一路從哈瓦那(Havana)行經許多小鄉鎮到崔尼達(Trinidad)再折返。途中他們對「古巴特別時期」的困境驚訝萬分,也對古巴人的回應感動萬分,因此費絲決定把這些經歷製作成影像檔案,記錄下古巴的成功,讓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會被遺忘。他們更想知道古巴如何從依賴石化殺蟲劑和化肥的大型農場和種植型態,成功轉變成小型有機農場和都市農園。事實是,古巴從高度工業化社會轉型成了永續社會。

一個國家如何成功度過我們遲早要面對的課題─有限的石油資源減量與流失,古巴成為一個活生生的案例。2003年秋天,費斯和培特再次踏上古巴研究農業。這是一次美妙的旅程,旅行超過1700英哩,從一端到另一端,他們更加深入這座島嶼,認識了許多農夫和都市園丁、科學家、工程師。收穫比預期多更多。2004 年「社區服務組織」Community Service, Inc. (CSI)開始撥經費組織第三次旅行,並結合了頂尖的攝影團隊,累積更多影像紀錄。

這部影片的目的是要敲醒沉溺在石油中的世界,並透過真實呈現人民生活,消除對西方國家古巴的偏見和敵意。這是記錄了古巴如何掙脫同化,得到獨立和勝利的故事,這也是關於合作與希望的故事。好幾位古巴人在片中清楚表達了他們的信念:生活到充滿自然限制的島嶼上,必須有所覺醒─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期待透過這部影片,大家可以把身處的世界看成另一座更大的島嶼。

詳情請見綠色陣線協會

 

蝙蝠志工培訓課程

2007/04/14 - 9:00am2007/10/01 - 9:00am

時間:初級訓練—96年4月份起每隔週六晚進行室內課程,至6月底共計六堂課。
 解說服務—96年7、8月進行賞蝠解說。
 進階訓練—96年9月進行進階講師訓練。

 完成初級訓練者,獲得初級志工證書,並有資格參加賞蝠解說。
 7、8月支援至少四次蝙蝠解說活動完成後可參加進階訓練,
 完成培訓可獲得講師證書,協助蝙蝠教育推廣。 
地點:初級訓練: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館。
 解說服務:台北、雲林等地。
 進階訓練:兩天一夜,地點另行通知。
費用:初級訓練:繳交保證金500元。
 解說服務:無,完成六堂課及四次蝙蝠解說後,憑收據退回保證金500元。
 進階訓練:酌收住宿餐飲費等,細節另行通知。
 遠程戶外課程:遠程戶外課程活動費用所需之保險費、交通費、食宿、講師費等額外酌收。
對象:對蝙蝠教育推廣、解說、活動有興趣之社會大眾。(未滿18歲請附家長同意書)
主辦:台灣蝙蝠學會
報名:即日起至4月11日截止。
 1.填妥報名表,並繳交兩吋照片一張或檔案。可於3月份月例會當天現場報名,或以電子郵件報名。
 2.本會收到報名表登錄完成後通知繳費,保證金請於收到通知後三日內完成繳交。
 下載詳細說明及報名表
電話:02-23705264
E-mail:batinfo@bats.org.tw

活動說明:

1. 培訓蝙蝠解說、教育推廣、保育有興趣之人員。
2. 推廣在地的蝙蝠保育、記錄在地的蝙蝠文化、生態。

詳情請見 台灣蝙蝠學會

 

在婆羅洲遇見百萬蝙蝠

2007/03/31 - 6:30pm2007/03/31 - 9:30pm

地點: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館六樓(六樓另設指示)
分享者:徐昭龍
主辦:台灣蝙蝠學會
對象:會員、志工、有興趣的人士
費用:免費入場,歡迎攜帶食物一起分享!
電話:02-2370-5264
e-mail:batinfo@bats.org.tw

活動說明:

希望透過你的幫忙,讓更多人一起來關心蝙蝠及蝙蝠的生態、生存壓力!

詳情請見 台灣蝙蝠學會

 

船承三腳渡:永續文化美體驗

2007/03/31 - 9:00am2007/04/01 - 5:00pm

主辦:台北市三腳渡文化發展協會
協辦:台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
贊助:信義房屋
報名:請於3月27日前報名,預計招收30位學員,需兩日全程參與,額滿為止
電話:(02)2356-0222;0963-028-607 吳思鋒
傳真:(02)2356-0231 
E-mail:allen34.tw@yahoo.com.tw

三腳渡,一個逐漸被台灣人所遺忘、邊緣化的碼頭,歡迎您一起來感受三腳渡的特殊文化。船承三腳渡,可以坐船,跟河口人一樣酷!

3/31(六) <船承三腳渡,永續文化美>河川人文課程
上課地點:士林社區大學(臺北市承德路四段177號;士林夜市旁、百齡國中內)

4/1(日) <船承三腳渡之美>體驗日
體驗地點:三腳渡碼頭(出劍潭捷運站後,往河堤方向步行約10分鐘)

課程大綱、活動報名表、交通資訊請下載及瀏覽

 

台江國家公園先期規劃國際研討會

2007/03/28 - 8:30am2007/03/28 - 4:20pm

地點:南台灣創新園區103國際會議廳(台南市安南區工業二路31號)
主辦:台南市政府
指導:內政部營建署
承辦: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報名:填妥報名表後請傳真或以電子郵件傳送報名表,3月21日額滿為止。
聯絡人:詹雅萍
電話:(02) 2500-6770 #220
E-mail:ecg.international@gmail.com
活動說明:請詳參附件說明
 

 

全球永續發展報告書第三代綱領(GRI G3)說明會

2007/04/03 - 1:30pm2007/04/03 - 8:30pm

主辦: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電話:(02)2705-8859
傳真:(02)2706-0788
E-mail:bcsd.roc@msa.hinet.net

全球永續性報告推動計畫(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 及其發展報告書綱領已成為國際間在非財務績效報告的主流,廣受投資法人、國際組織與民間團體的重視。首版的GRI綱領在2000年6月公布,2006年10月則公佈了第三代綱領(G3 GRI Guidelines)。截至2007年1月,全球已有超過60個國家,959個企業和組織採用GRI的綱領來製作永續發展報告書。

GRI主管Sean Gilbert親自來台發表G3,竭誠歡迎已發行或將發行報告書的企業踴躍派員出席。

1. 全球永續發展報告書第三代綱領(GRI G3)說明會
時間:4/3 (二)下午1:30-5:00
地點:台北市立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10樓)
費用:免費

2. 企業責任報告書交流晚餐會-歡迎已發行或將發行報告書的企業相關主管出席
時間:4/3 (二)晚上6:30-8:30
地點:台北晶華酒店
費用:2000元

詳情請見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深度報導:邪惡的白T恤 --﹥

作者:褚士瑩(作家、公益旅行家、國際志工顧問)

當我們穿著一件白色的純棉T恤的時候,可能聯想到的是「天然」,「純潔」,「舒適」這類的形容詞,這是廣告裡希望每個人都相信的,但是可能很少想過全美國的殺蟲劑有25%,都用來噴在棉花樹上,平均三公斤重的棉花,就要用掉一公斤的強力巴拉忪或Methomyl殺蟲劑,用來對付侵害棉花的棉鈴蟲、盲椿象以及其它害蟲。儘管棉花種植面積只佔世界耕地面積的2%,但是棉田卻使用了殺蟲劑總量的四分之一,再加上除草劑和其它毒劑的使用,棉花已成為地球上被噴灑農藥最多的作物。

這數字還是美國先進國家的標準,開發程度低的農業國家像是印度,那就更不只如此了,而全世界有55個國家,需要仰賴棉花種植來維繫經濟。

棉花種植已經在人類歷史上有4,300年以上的歷史,隨著棉花的需求與日俱增,科技也讓棉花產量不斷增加,美國農業部從2004年開始,每年收穫超過一千萬捆,產量是1984年的五倍,這其中很大要歸功於強力大量的殺蟲劑。

在棉布的生產過程中,還運用一些最為有害的化學藥物。一件外表不起眼的白T恤需要使用超大量的漂白劑二惡英跟重金屬的化學染料,對地球的損害大到無法估計,從小我們都被教導衣服挑純棉的好,仔細分析卻發現白T恤或許不像廣告中那麼單純美好。

加拿大有一家公司叫做SageCreek,專門將有機產品的概念延伸至廚房衛浴內,還嘗試性地利用有機棉花製成亞麻布、毯子、浴巾、衣物等環保產品。美國也有一個叫做Sally Fox的環保企業家,致力種植防蟲性佳的有機棉花,很快就成了環保人士大力擁護的產品。

很多人以為棉花一定是白色的,其實原始的棉花有6,000以上的品種,其中有四十多種是有顏色的,從藍色到粉紅色,咖啡色到綠色都有,只是因為纖維太短不適合需要大量生產的商業效益,因而很少被開發。

有機水果、蔬菜和肉類的需求不斷增長,有機農業已變成一項每年產值150億美元的產業,但是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卻少有人關心,棉花種植跟製造漂白的過程,污染了泥土,空氣,水源,為了幫助更多的種植者改變傳統的種植方法,美國一些家庭農場主最近創建了所謂的「德克薩斯有機棉交易合作社」,專門製造有機棉製成的衣服,雖然有機棉比普通棉貴差不多一倍,卻特別受到擔憂小嬰孩健康的父母青睞。這家合作社起初只有3個家庭農場,種植經過鑒定檢驗的有機棉面積僅僅120公頃。如今,合作社雖然已經發展到25個成員,種植的有機棉超過4千公頃,但是對整個棉花種植業來說,還只是微乎其微,連統計數字的小數點都還沾不上邊。

要把一塊用化學方法種植的棉花田轉變成有機地,要花上三年的時間,其間需要種植一定面積的苜蓿或者其它作物來促使有毒的土壤優化。在過渡階段,還要保持所有耕地,其中包括種植商品作物的耕地不使用任何化學藥品。

雖然美國現在種植的有機棉比起二十年前增加了十五倍之多,但並不代表農民都願意花三年的時間等待,因此期間有停種的,也有半途而廢退出的。

三年的時間,可以讓有毒的棉花田變成有機,我們人生的田地,很多時候也爲了種種現實的因素,灑下各種毒藥,為了多賺點錢,繼續做那份讓自己厭惡的工作吧! 為了年底的考績,再犧牲一次家族旅行的機會吧! 為了晉升的機會,昧著良心再說一次謊再做一次假帳吧! 不知不覺,我們的心已經變得比棉花田還要毒,奄奄一息,但是看著名利像是產量暴增五倍的棉花,要停下來似乎隨著時間的過去,改變一年比一年更不可能,外表我們就像白T恤那樣純潔美好,但是內在卻堆積了日積月累的毒素。

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停下來休耕或慢下腳步轉作三年的時間,就可以改變人生的體質,我們有沒有勇氣改變? 三年的時間,我們又願意為自己做什麼?

下一次穿上白棉衫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本文轉載自褚士瑩官方網站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