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5.16
本日焦點:

海洋立國願景 欠缺法律支持

台灣美麗的海洋,若是再不加以立法保護,這日落美景恐成絕響。(照片來源:公共電視)

本報2007年5月16日台北訊,李育琴、曾彥蓉報導


2000年,美國總統簽署了《海洋法》(Ocean Act of 2000);日本於2007年4月通過了《海洋基本法》,相較於美日兩國,台灣的《海岸法》爭議十數年,未能完成立法,從過往的研究資料中可見,台灣海洋政策思維的興起,是早於美國的……

˙海洋立國願景 欠缺法律支持
˙漁業資源永續之道:捕什麼?怎麼捕?
˙
鄭明修探索海洋「內太空」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廢棄礦區再利用 生態復育帶來新生命

作者:李宛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雍來生態園區是國內第一個位於國家公園內,採取較高強度的生態工程,進行礦場最終再利用的案例。(照片來源:德拉•危怒)

當礦區礦源採盡後,留下開採破壞的地貌,會造成地盤下陷的問題,因此,礦區停採後的環境整復是重要議題。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雍來生態園區,原是一座廢棄礦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5起,和陽管處合作,首先以生態工程,將洗石池轉化為人工溼地,接著藉由每年生態工作假期,進行棲地復育,使其恢復生物多樣性,重新賦予廢棄逾十年的廢礦場新生命。

行動參與:

要求對等協商、樂生院民原地續住 包圍工程會行動

發起者: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

時間:5月17日下午2:00
地點:公共工程委員會(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號,近捷運市府站3號出口)

行政院內閣將在下週交接,工程會主委吳澤成表示樂生將於5月17日定案,樂生院民只在5月3日參加過一次會議,且在會中所表達的意見並沒有受到工程會的重視,在此不對等的協商過程中,工程會選擇忽視其他專家的意見、犧牲樂生院民、不願仔細處理文化資產保存的問題,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將在5月17日會議前,邀集數百位關心樂生院的民眾前往工程會,要求:

1. 方案的研擬,應以「院民續住」為首要考量。
2. 研擬方案應設法保存當初文建會委託欣陸規劃設計方案中的46棟建物,並盡量減少土方開挖。
3.將分段通車納入方案評估中。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停機公告:本週六(19日)下午2~6點系統更新,暫時無法提供瀏覽服務,敬請見諒。

 
熱門內容
信息公開是環境管理的有效手段
兒童線上遊戲 「拯救北極熊」
熱門關鍵字
蘇花高 核電
推薦評論
不需核電 德國即可達成二氧化碳減量 (11)
涉官商勾結 美內政部官員下臺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海洋立國願景 欠缺法律支持 --﹥

本報2007年5月16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2003年,副總統呂秀蓮造訪東沙島時,表示台灣為海洋國家,並宣示「海洋立國」的國家發展藍圖。隨著《海洋政策白皮書》、《海洋教育白皮書》陸續推出,台灣朝向海洋國家的發展似乎逐漸確立。然而,要邁向海洋國家,不能僅靠政策性宣示,確實立法才能有效推動政策,台灣,現在最缺的就是海洋法律。

上週10、11日在台北舉行的「海洋事務及海洋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十餘位來自國際的專家學者,以及3位國際海洋法庭法官,與台灣相關政府單位、學校與民間團體共同參與,針對海洋政策、海洋法公約、海洋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進行兩天的討論。主辦單位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表示,研討的成果將做為未來台灣海洋法及海洋政策的重要指標。

2000年,美國總統簽署了《海洋法》(Ocean Act of 2000);日本於2007年4月通過了《海洋基本法》,相較於美日兩國,台灣的《海岸法》爭議十數年,未能完成立法,讓海洋政策執行有所依據,學者表示,對於台灣海洋政策發展相當不利。

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念祖指出,台灣海洋政策思維,隨著政府政策的不斷演變,台灣的海洋學術研究機構由盛轉衰。(李育琴攝)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念祖指出,從過往的研究資料中可見,台灣海洋政策思維的興起,是早於美國的,1970年代,即出現海洋政策與事務的學術研究。然而隨著政府政策的不斷演變,台灣的海洋學術研究機構由盛轉衰。

2001年,陳水扁總統公布《海洋白皮書》,隨後成立海洋事務委員會、提出「海洋政策綱領」,一直到2006年,《海洋政策白皮書》、《海洋教育白皮書》的公布,這些看似深具意義的政策宣示,卻缺乏法律的依據。胡念祖認為,台灣的海洋政策發展,並非經由國會通過,獲得民眾的支持,而是由執政者的核心價值驅動力使然。對於陳水扁政府提出的海洋立國願景,他表示,仍須通過立法,法律才是促使政府重視海洋事務最重要的一步。

雖未簽署公約,但不應自外於國際潮流

台灣的外交處境,在參與國際海洋事務上,顯得窘迫。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未能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海洋法公約》為1982年卻簽訂,目前有153個國家簽署加入,但不包括美國。來自國際海洋法庭的法官霍夫曼(Albert Hoffmann)表示,《海洋法公約》的基本原則在於認定「海洋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資產」,因此,在公海中(不包括經濟海域)的探勘、開發行為,需考慮全體人類的福祉,並且保護海底資源,讓各國公平分享利益。

歐盟是《海洋法公約》的重要成員國家之一,國際海洋法庭法官崔維斯(Tullio Treves)指出,歐盟的海事政策,就是歐盟加入海洋法公約的成果。2006年,歐盟發表《綠皮書》(Green Paper),其目標為發展「涵蓋一切的海洋政策」,歐盟藉此制訂共同的海洋政策,以保護其海洋環境。

歐盟的海洋政策,涵蓋了不同的領域,包括漁業、污染防制與航海。由於1999年及2002年的兩度大型船隻觸礁造成的嚴重漏油污染事件,使得歐盟開始進行相關的立法,並通過一些指令,防止海洋船舶污染事件再次發生。

台灣未能簽署《海洋法公約》,除了在國家海域主權的申張無法與其他國家力爭,在違反國際公約遭受制裁時,卻不會因此而免於制裁。例如台灣在2004、2005年,受到大西洋鮪魚保育國際委員會(ICCAT)等國際組織的制裁,估計漁業的損失超過20億新台幣。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高聖惕認為,ICAAT所採取的貿易措施,對於像台灣這樣非締約國的制裁,非常有效。

對於台灣無法加入國際組織,未能簽署國際公約,霍夫曼法官以南非經驗提供建議。在1994年之前,南非未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但該國以觀察員身分,不管是非正式或官方的方式,持續參與國際會議,了解國際情勢,並且根據國際情勢的發展,制訂南非的國內政策。

以台灣目前的處境,亦有專家建議採用影子策略,不管是《海洋法公約》或《京都議定書》,皆採取遵循國際公約的規定,獲取國際的認同,此外,透過參與區域組織的計畫,如APEC、ICAAT等,讓台灣的科技與人才發揮力量,這些都不失為參與國際海洋事務的方法。

 

漁業資源永續之道:捕什麼?怎麼捕? --﹥

本報2007年5月16日台北訊,曾彥蓉報導

今年的海洋事務及海洋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吸引國內外學者與會(照片來源:李育琴攝)海洋生態系統孕育著豐富的漁業資源,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生態系統。根據統計數據,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0%的魚類被過度濫捕,如何維繫海洋生態的平衡,讓人類可以持續吃到營養又美味的海鮮?2007年「海洋事務及海洋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各國專家提供的海洋資源管理措施,提供了台灣永續漁業發展的參考方向。

目標魚種的監測復育

日本橫濱大學環境資訊科學研究所教授Hiroyuki Matsuda分析不同的海洋漁業生態系統方法,他表示過去傳統的方法「持續生長理論」(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並沒有考量海洋環境的系統動態、複雜度以及食物鏈的概念,如果透過「適應性的管理」,捕撈成年魚種和季節性的優勢魚種,禁止捕撈數量稀少及未成年的魚種,將可讓海洋資源慢慢恢復。不過,如何界定哪些魚種可以抓,哪些不能抓,還是必須持續改善捕撈技術,他認為不只要監測目標物種,還要瞭解海洋補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動態關係。

水資源教育落實地區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溼熱地區水資源中心(簡稱CATHALAC)1992年成立於巴拿馬,為一國際性的水資源服務組織。該中心代表福羅斯(Eric Flores)表示,為保護巴拿馬的海洋資源不受陸地活動的影響,他們發展資訊系統,監測陸域活動,並且透過各方的努力與合作,來進行海岸系統的管理。例如,為了保護紅樹林,他們在土地上重新造林,除了保育之外,也設置遊憩景點,讓民眾瞭解紅樹林的重要,進行環境教育,此外,還成立社區委員會,支持當地社區持續辦理水資源保護活動。

CATHALAC發展的SERVIR計畫,除了跨國合作之外,也找了很多贊助商、非政府組織、政府合作,整合監控系統,並且公開在網站上提供下載,讓研究者、學生、民眾能夠瞭解環境的變化。福羅斯表示,海洋環境面臨很多的挑戰是來自陸域活動,透過這個計畫與方法,瞭解海洋的問題出在哪裡,並且經由彼此合作,試著整合所有的資訊,讓海洋資源可以永續。

WWF:想清楚再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保育機構的香港代表Clarus Chu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於1982年通過,為管理海洋的重要法依據,目前有153個締約國家。不過,為何有些國家簽約了,海洋的問題還是不斷呢?

WWF探討原因在於各國的政策因素,以及既得利益者的考量。為推動海洋資源保育,WWF以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成立區域管理組織,不定期開會,並且和政府單位合作,找出正確及良好的捕魚工具。Chu表示,不要去禁止民眾吃魚,那是沒有效的,而是要教導捕魚及人們吃魚的正確觀念,所以他們推出「海鮮選擇指引」(Seafood Guide),建議民眾可以吃、想清楚再吃,以及盡量不要吃的海鮮產品,內容簡單也貼近一般大眾。

儘管《海洋法公約》提供管理的依據,但是在執行面上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除了必須配合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他區域性公約之外,成立海洋保護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作法可以讓海洋資源永續下去。

台灣現況與努力的方向

台灣在海洋保育的現況方面,2006年公告成立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即將成立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及高雄市政府公告的南沙太平島「海龜繁殖保育區」,在國際上都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作法。

2007年3月,教育部通過《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指出未來要加強學校的海洋資源教育。對照日本4月20日通過《海洋基本法》,台灣至今仍沒有一個保護海洋資源的法律,延宕十年的《海岸法》,多年由於政府與民間溝通成效不佳,遭遇漁民反彈,使得這部攸關海岸資源保育的法案,一直卡在立法程序動彈不得,目前內政部已擬定海岸法草案,將提案送審討論。

除了缺乏法源之外,海洋大學海洋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邱文彥指出,台灣缺乏海岸整體性的發展政策,例如近期為了推動綠色能源、風力發電,在海邊設置了很多風力發電機,不但沒有整體規劃,部分設置地點也造成海岸景觀破壞,未來應該少開沿海公路,強化沿海景觀的維護。

 

鄭明修探索海洋「內太空」 --﹥

本報2007年5月16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台灣四面環海,珊瑚礁海域的海洋生態之豐富,有著熱愛潛水人士讚不絕口的美景。「再不好好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就看不到這些寶貴的海洋生態了,」甫於5月初獲得日本「生態學琵琶湖獎」的鄭明修感慨地表示。生於澎湖,在高雄受教,然後到台北中研院擔任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員,鄭明修說,30年來看盡台灣海洋生態的變遷,只能說心疼。

在國科會主委陳建仁的推薦下,2006年中,鄭明修將其長期投注海洋生態研究的成果,以及2004年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關於硫磺怪方蟹生態的論文,向日本生態學琵琶湖獎的主辦單位滋賀縣政府投遞參選。鄭明修談到,得知獲獎令他有些意外。

鄭明修教授(圖片提供:鄭明修) 硫磺怪方蟹(圖片提供:鄭明修) 鄭明修的「內太空」(圖片提供:鄭明修)

不過,能夠得到這個獎,絕非僥倖。生態學琵琶湖獎,是日本官方對生態學研究極具聲譽的獎項之一,參選人須經過全球重要生態學家評審,目前每兩年才評選一次,每次選出一位日本籍、一位外國籍在生態保育上有特殊貢獻的研究人員。鄭明修是台灣第二位獲獎的學者。

該獎評審委員會的評語指出,鄭明修獲獎的原因,是因其30年來研究台灣海洋生態,所做的付出與貢獻。儘管怪方蟹的重要論文發表,是學術上的一大成就,但是評審委員會更看重他持續不懈的海洋生態保育工作。鄭明修說,這個獎項得獎人的年齡限制是50歲,目的是希望得獎者在50歲之後,仍能繼續為生態保育努力。鄭明修以49歲的年齡參選獲獎,意味著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保育工作,要投注關心。對於得獎的最大感觸,他說:「責任和壓力都更重了。」

令他憂心的是,台灣海洋生態研究長期受到忽略,政府和民眾關心不足,甚至會害怕海洋,不了解海裡的生態資源是一種資產,超限利用下一代的資源不知道多少倍。鄭明修認為,這是因為不了解所致。因此,他希望能透過影像、畫面、聲音等各種文化的層面,讓更多人了解海洋、親近海洋,這需要很多人一起來做,需要大家多發聲,共同保護海洋資源。

此外,他也鼓勵年輕的一輩,重視生態保育為普世的價值,積極投入生態基礎調查的研究工作,而政府也應設立海洋研究機構;最重要的,對於海洋資源的維護,還是需要海岸法立法通過,才能有實質的執法依據。

近幾年,台灣海洋生態的保育工作,也有值得驕傲之處,包括墾丁後壁湖魚類資源復育,以及綠島和東沙劃設海洋保護區的努力,這些鄭明修將在頒獎典禮上與國際分享。還有最近在國際影展頻頻獲獎的紀錄片《產房》,鄭明修也希望藉此機會放映,讓國際保育人士看到台灣海洋保育的成果。

鄭明修形容海底的世界是「內太空」,在那裡他只感到心靈很寧靜,沒有陸地上的干擾,更沒有電話鈴聲!「讀萬卷書,不如多潛入海底,」他說,身為學者,還是要走出實驗室,多多下海,聽聽各層面的聲音,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台灣新聞  --﹥

歷百萬年成形 武界鐘乳石壁一夕鋸光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中國時報南投報導

被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民視為重要觀光資產的「台電武界值班室」門前鐘乳石壁,但是路才鋪好沒幾天,14日林務局埔里工作站發現裡邊的鐘乳石就整排被鋸光,還來不及對外曝光,就已被山老鼠偷個精光。主任陳世儒表示,該區塊因設有重要電力及壩體設施,目前由台電管理門禁,將協調台電在不影響觀光發展的前提下,落實進出人員的控管。

遭盜鋸的鐘乳石壁,位在武界林道指標7公里處。2000年,台電為日月潭「新武界引水隧道」在此建栗栖溪壩,法治村民以石鐘乳為地方重要觀光資源,擔心遭工程破壞,集體赴台北街頭請願。台電為展現保護石鐘乳的誠意,施工期間特別加封鐵絲網包覆,想不到上周道路鋪設完成,鐵絲拆封,車子才剛剛能夠進去,歷百萬年成形,刻意保護了6、7年的鐘乳石就全部不見。林務局埔里工作站及台電工程單位都認為,可能的流向不出園藝造景用途。

 

南縣建太陽光電城 獎勵容積率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經濟日報台南報導

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為了將南科特定區內的新市鎮建設為典型的太陽能光電城,將以每瓩獎勵12平方公尺的容積率獎勵的方式,鼓勵開發商大量使用太陽能發電設備,並帶動光電產業的發展。

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以目前新市鎮約4千戶,如果每戶都建置發電量2瓩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總計將可產生8千瓩。台南縣政府目前已在土地管制規則規定,未來進駐新市鎮的使用者都可以依據相關的辦法,適用太陽能容積率獎勵的辦法。縣政府指出,目前每瓩太陽能面板的建置成本約為30萬元,能源局補助15萬元,同時使用太陽能板還可以減省建築材料的成本,也就是說實際投入的金錢,每瓩在15萬元以下,台南縣政府在縣政府可以運用的籌碼範圍內,希望透過容積率的獎勵辦法,降低土地成本,來鼓勵使用太陽能。

 

美麗灣丟廢土 環盟聲請假處分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聯合報台東報導

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總幹事劉炯錫14日表示,美麗灣渡假村興建案,台東縣政府有協助BOT廠商規避環評嫌疑,廠商沒有妥善施工,還任意棄置建築廢棄物破壞杉原海岸,為了環保,已委託律師聲請假處分。縣政府說,美麗灣渡假村工程目前停工,縣政府已開罰30萬元,同時,堆置在現場廢棄物土已清除。

美麗灣渡假村規劃開發台東縣卑南鄉杉原海水浴場,縣府只同意開發0.9公頃,但業者計畫開發面積近6公頃,且已動工興建。 開發面積超過0.9公頃,有規避環評嫌疑,2006年補送環評書到台東縣政府審查,總面積變成六公頃,尚未通過審查。他表示,業者任意棄置建築廢土,美麗海灘面目全非,傷害珍貴的珊瑚礁及魚苗,他們抗議後,目前工地靠近海灘一方設置圍籬,不過對海灘傷害。台東縣政府說,開發面積擴大為5.9 公頃,業者必須做環評,尚未核准動工。至於違規動土、棄置廢棄物部分已開單告發。

 

北縣開罰台電累計12億元 環署撤銷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台北縣政府2006年底起對縣內的核一、核二、核四廠連開600多張、總計達12億元的罰單。不過這些罰單都白開了,台電向環保署提訴願翻案成功,罰單將全數被撤銷。這是環評法實施以來,第一次中央與地方因監督權責起爭議。

北縣對台電開罰原因很多,最關鍵的是認為台電高強度核廢料處置對當地環境有不良影響,依環評法要求台電提「環境調查報告書」,台電未在期限內提出,依法開罰。撤銷罰單原因是核一、核二的環境影響評估當初是由環保署審查,只有環保署有權要台電提調查報告。統計至今已撤銷70多張罰單。環保署後來也發現,環評法中有關地方的監督與開罰權限有模糊之處,因此決定修改環評法,明訂未來中央審查的環評案,只有中央有權要開發單位提環境調查報告書。

環評委員、律師詹順貴表示,環評法雖授權地方可監督業者是否執行環評承諾,但監督後是否有處分權並沒說清楚,才會各說各話。環保署修法把地方權限說清楚,可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爭議。

 

屏東崁頂焚化廠不到7年 下陷90公分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自由時報屏東報導

屏東縣崁頂焚化廠沈陷監測報告14日出爐,該廠從2000年營運迄今下陷幅度已經達90公分,比預測值超出30公分以上,甚至超過建廠前所預估的25年下陷值,崁頂鄉民代要求政府提出具體因應措施,否則就得關廠避免釀成災難。

負責監控的翁冠群博士指出,雖然焚化廠沈陷值超乎預期,所幸呈現的是均勻下陷,按照這種速率,50年後預估將沉陷140公分,還不致於影響焚化廠安全結構,至於煙囟目前的傾斜率約為1/160,50年後預估為1/120,仍在安全範圍內。縣議員周碧雲、楊家慶等人表示,難以接受焚化廠均勻下陷,不會危及建築結構的說法,縣府要拿出辦法解決,否則將要求關閉焚化廠。副主席黃進財表示,崁頂鄉很多地下流沙,過去南二高崁頂段施工時地基一再流失,就是最好的證明,崁頂建焚化廠地基一再下沈,當初核准建廠的人要負很大的責任;鄉長鄭志成則強調,焚化廠週邊的抽水井都該先封閉,再想辦法補救。

 

4件重大開發案拖不送件 環委莫名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蘇花高、台塑煉鋼廠、台電彰工火力發電廠、中油國光石化等重大開發案遲遲未通過環評,延誤工程進度,外界矛頭都指向環保署及環評委員。環保署15日上午表示,這些開發單位未按時間補件,根本無從環評。

環評大會原本每個月開一次,但4月無案可審,環評大會被取消,5月4日大會也流會。至於專業小組細部審查會議原先每天都有2至3個會議,現在1個星期只有3、4個審查會。外界認為台塑、台電、中油及國工局等單位機構刻意遲交補件資料,目的就是想拖過現任第6任環評委員的任期。工商界普遍認為,這屆部分環評委員審查標準過,新任環委下手可能輕一點。 由於第二階段環評的規定更為嚴格,除了報告內容需更加完整之外,還需有民眾參與討論,且完成相關調查報告,除了拉長審查時間,通過環評的可能性更低,因此,事業單位都不想進入二階環評。

 

藍鵲身價高 5隻雛鳥被偷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東森新聞網台中報導

獲得百萬網友票選國鳥第1名的台灣藍鵲,由於身價日漸高漲,引起歹徒覬覦,台中縣山區一處台灣藍鵲鳥巢遭人破壞,5隻雛鳥全被偷走,藍鵲家庭被迫拆散,讓在當地守護2個多月的鳥友們相當痛心。

鳥友小龍說:「用刀子稍微鋸一下,再把樹枝折下來,下面應該有類似網子或布的東西接住雛鳥,因為他們最主要就是要活的,他們才能賣。」鳥友們2個月前在台中縣山區意外發現這個藍鵲家族,還派人輪流守護,結果歹徒利用他們交接班空檔下手行竊。鳥友說:「很無奈,這是市場有供需問題,所以才有人盜鳥。」1隻台灣藍鵲雛鳥身價超過2、3千元,竊賊就是看準有利可圖,專偷雛鳥,看到藍鵲家族被拆散,他們氣憤又難過,除了希望政府重罰違法獵鳥者,他們自己也要加強駐守,幫再次築巢的藍鵲爸爸和媽媽守護家園。

 

中科污水管二標 居民促改道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10多位議員日前提案請市府儘速准可中科污水管第二標工程開挖路權,消息傳出,南屯文山地區居民群情激憤,300多位居民14日在里長帶領下到議會陳情,要求在中科與地方未達成共識前,市府不得核發路權,議長張宏年出面接下陳情書;市府表示,會尊重地方意見。

市議員日前提案表示,污水排入筏子溪,恐將污染農田,建議市府儘速核發路權,該提案已通過小組審查,將送大會討論。但南屯區及烏日鄉學田村居民均認為,提案議員未尊重當地民代及居民,決定到議會表達反對聲音。議長張宏年出面收下陳情書表示,議會一定會妥善處理。建設局長王誕生強調,地方意見一致,市府才會核發路權。他也表示,地方建議改道,將涉及土地徵收及環評問題,另外,中科也必須處理好回饋問題。經濟局長黃晴曉也指出,地方提出回饋項目,包括協助興建文山國中、補助小型工程款、減免地價稅與房屋稅,但文山國中建校屬於教育部業務,中科無法承諾,其餘都可以協調。

 

花蓮南區雨量 不及去年同期1/10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自由時報花蓮報導

久旱不雨,農田灌溉拉警報,尤其是花蓮縣南區雨量不及2006年同期的1/10。農田水利會把秀姑巒溪水都攔入田中,還是不足供應灌溉使用,玉里鎮有2千多甲水田開始調節供水,連旱作的玉米、花生等葉子都出現枯萎、黃紅,奄奄一息,水利會人員表示,希望老天趕快下雨。

水利會玉里站表示,把所有的溪水攔下一滴也不浪費,仍不足以供應灌溉所需。目前太平渠、大禹圳約有2千多甲的水田,工作站採取分區調節供水,農民輪流灌溉。在玉里鎮秀姑巒溪以東灌溉困難地區,也已經利用馬達抽水灌溉。地下水位也明顯下降,許多民眾家用水井深水馬達已經抽不到水,水電行忙著幫抽不到水的住戶換馬達。時序上,已進入梅雨季,但梅雨鋒面一直未到,讓水利會人員、農民憂心忡忡,現在水稻雖然不像剛插秧時天天需要水,但水稻孕穗期,也需要水來加以灌溉,否則會嚴重影響收成。水利會人員無奈地說,梅雨再不來,看來得要向天求雨了!

 

棄土爆弊案 議員再批北市捷運局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北市議員李慶元再揭台北捷運棄土弊端,李慶元表示,除了2006年揭發的內湖線廠商假造棄土證明外,新莊線、信義線、南港東延線、蘆洲線也都有相同弊案,以偽造棄土照片的方式詐領工程款,捷運局甚至配合業者「作弊」,2006年8月在他揭弊之後,直接於10月廢除棄土需有照片存證的規定,讓業者更好摸魚亂倒廢土。

政風處長楊石金14日也證實,新莊線、信義線、南港東延線、蘆洲線等路線的棄土證明,該處正陸續比對中,的確有發現與內湖線相同的偽造情況,但該處還繼續查察中。捷運局長常岐德表示,2006年10月該局進行內部檢討發現,廠商載運棄土前,與傾倒棄土後,都必須自行拍照給捷運局審查,拍照這個動作對廠商來說太過麻煩,所以廠商才會用電腦合成假造照片;為杜絕造假,現在改為捷運局人員親自到棄土場查核,也就是廠商每個月呈報挖出多少土,捷運局人員就到棄土場去查是否真有這麼多土倒過去,不再只是做書面審查而已,並沒有官商勾結情事。

 
國際新聞  --﹥

股東會討論氣候暖化方案 在美漸成趨勢

股東大會上提出的有關全球暖化的決議案,大都被股東或證管會撤銷。(照片來源:unknown)摘譯自2007年5月11日ENS美國,波士頓報導;游珮綺編譯;蔡麗伶、莫聞審校

愈來愈多公司股東願意站出來督促企業負起社會責任,重視全球暖化問題。根據統計,2007年美國各公司召開年度股東大會期間,總共提出了42項與氣候變遷有關的決議案,這個數量是3年前的兩倍。

一個由投資人、環保團體與公益組織組成的聯盟CERES,已將這些企業做成的氣候變遷決議案彙編歸檔。CRERES成員包括投資人、環保團體和其他公益團體,他們成立的宗旨是與企業合作,共同處理永續發展方面的重大議題,如全球氣候變遷議題。

然而,有些議案仍無法交付表決,有的是因為公司方面做出令人滿意的承諾,股東因而撤銷撤銷,而有的則是因證管會以技術問題為由撤銷了這些議案。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歐洲前30大污染電廠 二氧化碳排放佔全歐10%

位於波蘭西南方多諾斯拉斯基省的圖諾電廠是該國最髒的電廠(照片來源:Elektrownia Turow SA)摘譯自2007年5月11日ENS比利時,布魯塞爾報導;游珮綺編譯;蔡麗伶、莫聞審校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日發佈的一項新分析顯示,歐洲污染排放最高的30個發電廠,佔2006年全歐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

其中尤以希臘國營電力公司旗下的的狄米特里歐斯(Agios Dimitrios)和卡地亞(Kardia)二大電廠,名列歐洲最髒發電廠之首;其次則為德國最大電廠REW公司所有的Niederaussem電廠。

為此,世界自然基金會歐洲氣候及能源單位主管辛格(Stephan Singer)表示:「事實很清楚,能源部門必須要盡快淘汰高污染的燃煤發電,並且透過改善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幫助歐盟達到在2020年降低30%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目標。」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死了也要做環保 美國「綠色墓園」回歸自然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東森國際報導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環保,下葬也可做環保。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有一座標榜「回歸自然」的綠色概念墓園,讓往生者連去世後都能落實環保。

美國一座提倡回歸自然的墓園,位於南卡羅萊納州的威思敏斯特自然保護區,墓園創始人坎貝爾夫婦表示,希望提供讓往生者回歸自然的地方,因人類本屬大自然,死後回歸充滿叢林的墓園,不僅能落實環保觀念,也符合人類和自然互相循環的原理。

一位大自然愛好者克里斯,生前就曾告訴家人,遺體不需塗防腐劑,也不需華麗的棺木和墓穴,克里斯的哥哥尼可拉斯表示:「我原本覺得有點奇怪,現在覺得這裡應該就是最適合我弟弟的地方了,他曾經是一位大自然愛好者。」坎貝爾夫婦說,他們希望可以將綠色墓園的概念,推廣到更多地方,徹底落實環保和綠色概念。

 

佛州森林大火煙霧瀰漫 數百鳥兒迷路撞樓「自殺」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東森國際報導

美國佛州地區14日發生大量飛鳥從天墜落,鳥類一頭撞上建築物的玻璃窗受傷,或墜地死亡為數數百隻,獸醫表示,可能是最近的森林大火害的。據佛州地方電視台報導,包括部洛瓦,邁阿密戴德郡等地都出現飛鳥撞建築物的「自殺」行為,一位當地居民說,「一整天都聽到牠們(撞上玻璃窗)聲真可怕。」另一位目睹鳥兒從天上墜落過程的男子說,這些鳥撞上建築物後受傷,然後傷勢過重死亡。

獸醫指出,鳥肺部敏感,可能是空氣煙霧中有毒物質所致﹔當地野生動物保育官員認為,可能是佛州森林大火干擾鳥的方向感,導致撞上建築物。森林大火5月初從喬治亞州東南部的歐克芬諾基國家野生保育公園開始燃燒,蔓延到佛州,焚毀36萬英畝的林地,在佛州吞噬10萬多英畝,其中30%火勢受控制,大火產生的煙霧飄到340英裡外邁阿密區,能見度降低,兩條連接喬治亞和佛州公路關閉。這場森林大火起因於雷擊,估計大火造成的財務損失將近400萬美元。

 

印尼提供禽流感H5N1樣本 求助世衛新疫苗

摘錄自2007年5月16日東森國際報導

隨著印尼不斷傳出H5N1禽流感案例,印尼政府15日宣佈,提供更多禽流感樣本給世界衛生組織(WHO),而這也是印尼間隔5個月之後,再度向WHO提出合作計畫。

印尼代表15日在日內瓦所舉行的世衛組織大會表示,已提供H5N1禽流感病毒給日本東京實驗室,希望能藉由更多的病毒樣本,作為未來研發有效疫苗的基礎。而世衛組織專家也表示,印尼所提供的病毒樣本,能夠幫助其他開發中國家,有效治療這種難纏的病毒。

 

俄杜馬主席促中籤署協議保護邊境河流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大紀元報導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格雷茲洛夫5月14日訪問北京期間,提出了兩國應當加緊制定俄中關於保護和合理利用跨國水體的政府間協議。中方計劃調用界河額爾古納河和黑額爾齊斯河的部份水資源可能導致俄羅斯邊境廣大地區水利資源條件的嚴重惡化。

格雷茲洛夫14日在北京舉行的俄國家杜馬與中國全國人大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在發展兩國經貿領域合作同時,應長期關注雙方在自然保護領域的關係。」中方已向俄羅斯承諾,近期內減少松花江沿岸的工業企業數量,以減少有害物質對松花江的污染。

2005年11月,吉林市一家化工廠發生爆炸後污染松花江,近100噸含苯和硝基苯的有害化學物質流入松花江,同時也是兩國的界河黑龍江也遭到污染,導致哈巴羅夫斯克市處於生態災難的邊緣,俄羅斯遠東地區近幾百萬人飲水出現困難。

 
中國新聞  --﹥

黃河污水倍增 沿岸居民健康堪憂

摘譯自2007年5月14日外電報導;吳紀政編譯;莫聞審校

排入黃河的未處理汙水,將使得污染問題更加嚴重。(照片來源: 維基百科)根據中國非政府組織的消息來源指出,1980到2005年期間,排入中國第二條長河—黃河的未處理污水,從20億公噸加倍到43億公噸,佔黃河總體積的十分之一。

《路透社》引用中國國家媒體報導指出,黃河長5464公里,供給超過1.5億人口及灌溉15%的中國農田,如今卻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魚種,而且70%的水已經不適合飲用或游泳。

環境惡化恐將重挫中國急速發展中的經濟,基於此,中國總理溫家寶已指示以永續發展為中央政府政策的關鍵原則;然而,黃河中游的重工業開發案仍持續進行中。一位甘肅白銀市居民表示,他們大多數的孩子沒有頭髮,而且還長一口爛牙,水中的重金屬的確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

由於控制廢水的獎勵少,製造污染的公司寧可違法排放廢水和支付罰款,對他們來說,反而比較划算。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疆蒙草原滅鼠 狐狸老鷹出動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新疆、內蒙古近期鼠害肆虐,嚴重危及草原生態;當地政府除投放大量滅鼠藥,還將利用老鼠天敵狐狸和老鷹等,以自然方式滅鼠。

新華網報導,受暖冬天氣影響,2007年春天以來,新疆北部已有3千萬畝草原發生嚴重鼠害,內蒙赤峰市也有4百多萬畝草原遭鼠害。新疆阿勒泰是大陸重點牧區之一,天然草場達1億4千多萬畝,目前有3千多萬畝遭到鼠害。

內蒙赤峰市草原也傳鼠害為患,估計已有4百萬畝草原受鼠害之苦。赤峰市草原工作站人員指出,危及赤峰草原的鼠種,主要是長爪沙鼠、草原黃鼠、布氏田鼠等。

 

汛期將至 長江中游荊江大堤有崩岸危機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美國之音」報導,在夏季主汛期臨近之際,長江中游荊江段大堤發生崩岸隱患。中國國家防汛部門和地方政府正在檢查和加固長江堤壩危險地段,以防發生險情和決堤災害。

 

中國北方省份旱情嚴重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中國北方出現嚴重旱災,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15日表示,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共計有1億6千7百萬畝耕地受旱,481萬人和484萬頭牲畜飲水困難。

新華社報導,進入五月份以來,大陸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高溫和大風天氣頻繁,對農耕極其不利。黃淮西部、華北大部、東北西部和南部、西北東北部無有效降水,抗旱水源短缺,對春播及田間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一些地區人畜飲水出現困難。

 

生物產業將成國民經濟主導產業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中國環境報北京報導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國家發改委《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2010年生物產業增加值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2020年全國生物產業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成為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中國國將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製造、生物環保等行業。重點組織實施疫苗與診斷試劑、創新藥物、綠色農用生物產品、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微生物製造等九大專項,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儘快形成中國生物產業的群體優勢和局部強勢。

 

第四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舉行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中國環境報成都報導

第四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日前在成都市舉行。本屆論壇以「科學發展•和諧城鄉」為主題,研究探討城市森林與城鄉一體化建設、人居環境建設、鄉村旅遊發展的關係等問題,總結推廣城市森林建設的成功模式和經驗,促進和諧城市建設。

本屆論壇公佈了中國國家林業局新修訂的《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根據評價指標,中國國家林業局將對森林覆蓋率、森林生態網路、森林健康、森林文化、城鄉綠化一體化等達到一定標準的城市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34家造紙企業被關閉 洞庭湖水開始變清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中國環境報湖南報導

近年來,洞庭湖區造紙企業已不斷增至236家,1億多噸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造成洞庭湖水質污染日趨加重,已經嚴重危害到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自2006年7月起,湖南省下決心對洞庭湖區造紙企業污染問題進行整治,制定了《洞庭湖區造紙企業污染整治實施方案》。

234家造紙企業關停後,經過檢測,近一個多月時間以來,洞庭湖水質有了一定的變化,局部水域已經達到了中國國家規定的三類水質的標準。

據統計,這次關停234家造紙企業,使得2萬多名職工待崗,減少地方稅收。為了幫助地方渡過難關,湖南省已下撥專項資金,為解決職工生活和地方財政應急之用,同時,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儘量減少農民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湖南省正在制定洞庭湖區造紙業新的發展規劃,將這次造紙業污染整治,當作優化產業結構的好機會。

 

杭州開徵用水超額加價費

摘錄自2007年5月14日浙江線上杭州報導

面對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匱乏現狀,杭州將對超出定額的非居民用水徵收加價費用,超過計畫用水量30%以上的,超出部分將按現行水價的3倍計費。杭州市公用事業監管中心副主任嚴力雲透露,「關於杭州市區超計畫超定額用水加價費徵收管理辦法(試行)」已經市政府同意,爭取2007年內開始實施。

據瞭解,用水定額、用水計畫一般以企業的前3年平均取水量為標準,公建單位用戶的生活用水按照市政府批准的杭州市生活用水定額確定。每個單位的用水定額,市節水辦都會一一溝通確定。而超出這個用水定額的,該單位就要在正常繳納水費外,繳納超出費用。

按照試行的管理辦法,超出定額部分的繳費標準是:超計畫、超定額用水量在20%(含)的,按現行水價的1倍計收;超計畫、超定額用水量在30%(含)以內的,累進部分按現行水價的2倍計收;超計畫、超定額用水量在30%以上的,累進部分按現行水價的3倍計收。

 

五月雨多猶如到江南 專家稱新疆氣候正變濕變暖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烏魯木齊晚報烏魯木齊報導

近30年來烏魯木齊地區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1℃,烏魯木齊正在以每10年升高0.336℃的速率變暖,年降水量增加了46毫米,大雨和暴雨日數分別不同程度遞增。不光烏魯木齊降水頻繁雨量多,整個北疆地區都呈現了這樣的特點。近40年來,新疆氣溫和降水量總體呈升高趨勢。氣象專家表示,新疆正呈現變暖變濕的趨勢,異常的氣候今後有可能會越來越常見。

全疆變暖變濕,對新疆沙塵暴天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新疆的沙塵天氣就呈現下降趨勢,沙塵天氣呈現減少的趨勢與新疆變暖變濕的氣候背景是分不開的。氣象專家表示,新疆變暖變濕對改善新疆的乾旱是非常有幫助的,但降水增加也可能提高洪水災害發生的機率,同時,變暖變濕還可能增加極端天氣的機率。

 

政府監管乏力 廣西亂建小水電站貽害無窮

摘錄自2007年5月15日光明日報廣西報導

廣西北部地區的江河水系,近年來被無序開發,其勢頭愈演愈烈,無立項、無設計、無監管、無驗收的「四無」小水電站比比皆是,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村生產、村民生活、汛期安全、旅遊秩序、水能資源整體開發利用等方面,並帶來一系列的遺留問題和社會隱患。

廣西北部地區水能資源豐富,但水能開發過度、過濫。自治區水利廳水電發展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被列入「四無」名單的小水電站就達493座,而實際情況還要嚴重得多!

 

中國履行POPs公約國家實施計畫出台

摘錄自2007年5月14日光明日報北京報導

由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牽頭,外交部等13個部門共同編制的《中國履行〈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畫》日前獲得國務院批准,根據《國家實施計畫》,在2015年前,中國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控制領域共需要投入340億元。

中國國將分階段、分區域和分行業開展履約活動,採取相應的戰略和行動。具體目標為:淘汰殺蟲劑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到2009年,基本消除氯丹、滅蟻靈和滴滴涕的生產、使用和進出口;到2015年,完成示範省在用含多氯聯苯裝置和已識別高風險在用含PCBs裝置的環境無害化管理;到2008年,對重點行業排放二英的新源採取最佳可行技術和最佳環境實踐的措施;到2015年,基本控制二英排放增長的趨勢;到2010年,完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物的環境無害化管理體系與處置支持體系,到2015年,初步完成已識別POPs廢物環境無害化管理與處置。

 
綠色學習課表  --﹥

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

2007/05/29 - 9:00am2007/05/30 - 12:00pm

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承辦: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
報名:以傳真、電子郵件、或線上報名方式完成報名(報名表下載線上報名系統)
電話:(02)23753013 #176 傳真:(02)23753011
E-mail: 謝秀玲galan@ier.org.tw; 謝雯凱 winkai.air@gmail.com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1987年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將永續發展定義為「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之發展。」1992年聯合國於里約舉辦之環境與發展會議,將永續發展的觀念推廣於世界各國。2007年適逢此報告提出20週年,也是里約高峰會議提出21世紀議程15週年。去年台灣舉辦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擴大民眾參與永續發展事務,今年則以國際論壇方式,邀請國外永續會委員與成員來台,就國內外永續發展狀況進行交流,並提供學習典範。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將於96年5月29-30日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辦理「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研討會將邀請韓國、日本、芬蘭等各國永續會人員針對國家永續發展策略、永續發展指標進行討論。會場中有同步翻譯,報名人數限制於200人,有意了解國外永續發展現況者,請盡速報名。

詳情請見 http://www.ier.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08 

2007 永續發展國際論壇議程表

日期

時間

議程

主持人或演講者

5/29

(週二)

9:00-10:00

1.     開幕致詞

2.     聯合國永續發展推動現況與策略

Mr. Filimone Kau
10:00-10:20

中場休息

 
10:20-12:10 議題1: 國家永續發展策略

(1)台灣永續發展推動架構及策略

(2)韓國永續發展推動架構及策略

(3)日本永續發展推動架構及策略

主持人:余範英委員

葉俊榮教授

Dr. Moonkyu Kang

Ms. Miwako Kurosaka

12:10-14:00

午餐

 
14:00-15:10 議程1: 國家永續發展策略 (續)

(4)芬蘭永續發展推動架構及策略

(5)瑞典永續發展推動架構及策略

主持人:蘇慧貞委員

Ms Tuire Nikulainen

邀請中

15:10-15:30

中場休息

 
15:30-16:40 議程1: 國家永續發展策略 (續)

(6)菲律賓永續發展推動架構及策略

 (7)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角色與策略

主持人:蘇慧貞委員

Mr. Nicanor Perlas

Mr. Howard Klee

16:40-17:00

綜合討論

 

5/30

(週三)

09:00-09:40 議程2: 國際合作

 台灣永續發展國際合作

主持人:於幼華教授

外交部

09:40-10:00

中場休息

 
10:00-11:40 議程3: 永續發展指標           

(1)台灣永續發展指標

(2)芬蘭永續發展指標

(3) ESI/EPI永續發展指標

主持人:於幼華教授

駱尚廉教授

Ms Tuire Nikulainen

Dr. Christine Kim

11:40-12:00

綜合討論

 
 

2007玉山花季系列活動:東埔-八通關賞花健行登山活動

2007/05/16 - 8:00am2007/05/18 - 6:00pm

地點:玉山國家公園、東埔、關高、 八通關
主辦: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承辦: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協辦:玉山國家公園員工消費合作社
聯絡人:陳遵憲
電話:(02)27510938
傳真: (02)27524741

活動說明:

玉山國家公園保存了台灣最壯麗豐富的地形景觀與生態資源,每逢春夏季節,平地少見的高山花草肆意綻放,隨風搖曳,為了向民眾介紹園區可愛的花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 2007玉山花季系列活動」,配合園區植物的花期,選擇安全性與易達性較高的東埔-八通關路線作為賞花健行路線,並委託專業團體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辦理登山賞花活動。

活動將提供賞花護照給每位參加的學員(填妥後可兌換紀念品和參加抽獎),並由玉山國家公園專業解說志工以生動活潑、簡淺易懂的方式帶領學員實地認識玉山的花花世界,與花草談個小小戀愛。

詳情請見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全民漁業教室」賞鯨達人-海海人生

2007/05/19 - 2:00pm2007/05/19 - 4:00pm

地點:全民漁業教室(臺北市金山南路一段70號之1)
主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聯絡人:邱小姐
電話:02-23369926
E-mail:lisa@mail.chinatimes.com.tw 

主題:「賞鯨達人-海海人生」
內容:講述環境保育及生態旅遊議題,從海洋故事出發,延伸鯨豚保育觀念、生態旅遊之美,一位賞鯨達人的海海人生,如何做到生態保育,永續海洋資源。

詳情請見 http://www.fa.gov.tw/chn/forum/action/action_detail.php3?action_num=172

 

交大經典通識教育講座:臺灣面臨的能源問題與可能的解決方式

2007/05/23 - 1:30pm2007/05/23 - 3:20pm

地點:浩然圖書館國際會議室(新竹市東區光明里大學路1001號)
主講:林明璋(交大分子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主辦: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報名:自由入場
電話:03 -5712121

 

杭紹寧 歷史名城聚落保存深度之旅

2007/07/08 - 12:50am2007/07/16 - 1:50pm

地點:中國(杭州、紹興、寧波等地)
主辦:都市改革組織
報名:5月28日截止收件
聯絡人:梁暉昌
電話:0958-660007
E-mail:siddhartha_liang@yahoo.com.tw

活動說明:

歷史聚落的保存與都市發展,對於空間專業者而言,往往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如何在兩者中間取得平衡點,便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正如Colin Mercer指出:「就歷史的角度而言,文化規劃始終攸關一個城市環境的動力、生命力與生存力」(Ruth Rentschler,2003:86)。因此,我們也認知到,如果沒有顧慮到城市環境的脈絡、動力、生命力,無法視為好的舊建築再利用之計畫。 因此每一項的歷史聚落保存與再利用,不是靜態的空間規劃模式,而是必須同時整合空間、文化經驗與產業等各方面。

大陸與臺灣的最大分別,正在於大陸並沒有一種循序漸進的演化過程,傳統、現代與後現代同時處在一個時間的序列點上,因而其產生的碰撞,以及其迸發出來的能量也是前所未見的。這段過程不盡然都是令人喜悅的,也常有令人遺憾之處;所幸,大陸仍有許多有識之士積極的在這段現代化熱潮中努力著維護傳統,保持這歷史聚落的存在與生命力,也同時為歷史聚落開創出新的可能性,也因而這些成果更值得我們觀察與理解。

因此,本次的參訪重點將聚焦在於以下三點:

(1)歷史聚落保存 (2)歷史聚落再利用 (3)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休閒觀光)

也希望透過上述的參訪重點所規劃的行程,能夠讓各位空間專業者看到與臺灣不同的發展案例與發展方式,將這些案例作為一種參照點,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詳情請見 都市改革組織網站

 

賞鳥與生態保育講座:草蜥的生活

2007/05/25 - 7:00pm2007/05/25 - 9:00pm

地點: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園館 文化局5樓團體視聽室(桃園縣桃園市光興里縣府路21號)
主講:林思民(桃園縣野鳥學會講師)
主辦:桃園縣野鳥學會
合辦: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電話:03 -3322592

詳情請見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專欄:廢棄礦區再利用 生態復育帶來新生命 --﹥

作者:李宛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當礦區礦源採盡後,留下開採破壞的地貌,會造成地盤下陷的問題,因此,礦區停採後的環境整復是重要議題。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雍來生態園區,原是一座廢棄礦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5起,和陽管處合作,首先以生態工程,將洗石池轉化為人工溼地,接著藉由每年生態工作假期,進行棲地復育,使其恢復生物多樣性,重新賦予廢棄逾十年的廢礦場新生命。

國內外礦區再利用案例

礦區再造利用,國內外都有類似的案例。美國猶他州的賓漢峽谷礦山(Bingham Canyon Mine),號稱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礦坑型銅礦山。礦山旅遊活動的項目包含參觀「復墾與環境計畫」,其中包括清洗廢棄礦渣與植生造林,其中一塊土地經復墾後,成為野生物棲息地。

英國劍橋大學東北方的米爾頓郡立公園(Milton County Park),是一座以小湖泊為中心的休閒賞鳥景點。這座小湖泊,原本是一個開採礫石的礦坑,經復墾後,成為郡立公園的小湖,發展成為野生物棲息地、自然公園,同時成為地方上重要的遊憩用地。

在台灣,亞泥新城山礦山的植生綠化,從1981年開始,與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工程研究所建教合作,1990年又和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合作,推動礦區復舊計畫,調查礦區曾經存在的400多種植物生態,篩選出90多種原生植物培育。

台泥壽山礦區已全面停採,在台泥植生計畫中,將原本的殘壁、祼露石灰岩等不適於植物生長的環境,填土整修佈置成適於植物生長的環境。

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有著台灣過去最大的金屬礦業遺址,2004年11月4日,台北縣政府成立「黃金博物園區」(以生態博物館為經營模式的園區),以保存金屬礦業遺址,並藉由博物館呈現金瓜石過去的文化歷史、舊有建物與現存的自然生態特色。

雍來生態園區 廢礦場 新生命

位於陽明山冷水坑附近的雍來礦場遺址,則是國內第一個位於國家公園內,採取較高強度的生態工程,進行礦場最終再利用的案例。

雍來廢礦場從1971年至1993年出產瓷土、火黏土及含沸石質黏土礦物,後因市場因素被廢棄。當地的生態景觀因此深受採礦活動的影響,依然留有廢棄礦道及水池窪地等。陽管處於是協調礦業主將地上物拆除,著手進行廢礦區景觀復舊整建計劃。

2005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愛魚生態工程的負責人張文賢合作,負責營造生態池(人工溼地)。張文賢指出,該區外緣植被相豐富,生態資源豐富,這項活動有助於當地的棲地復育與生物多樣性的保存,並重新賦予廢棄逾十年的廢礦場新生命。

雍來礦場生態化的原則為「環境合理化」,將環境恢復成符合原有地景的生態。礦場的洗石池當初開鑿得相當深,且邊坡陡,不符合自然生態條件,因此,決定以生態工程將邊坡變緩,成為適合動植物活動的緩坡地型。

另外,張文賢並規劃以地下化的逕流,將雨水和腐植養分導入生態池,使生態池不自絕獨立於原有生態環境。接著,再依照不同水深,栽植原生之溼生、挺水、沈水及浮葉等植物,周邊栽種親水之原生地被、灌木及喬木,並使植物、枯枝落葉和水體有最多的接觸面,形成生態池養分的循環系統。

投入志工參與 進行棲地復育

志工拔除生態池中的優勢種植物李氏禾,在泥濘中體會另一層生態意義。(照片來源:德拉•危怒)雍來生態園區在初期3到5年間,人工溼地的生態逐漸達到穩定。張文賢表示,這段期間,棲地維護管理相形重要,強勢物種在短短一、兩年就會霸占整個棲地,扼殺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為了維持棲地生物多樣性,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5年以來,每年均舉辦生態工作假期,以志工的力量移除外來植物、以及部分強勢的物種,並移入本土植物,以人為力量使物種消長趨向良性。

連續3年藉由志工力量,投入移除強勢物種李氏禾,張文賢表示,李氏禾的蔓延速度已經得到控制,在雍來生態園區也出現具有指標性的焦點物種,例如台灣水韮、台北樹蛙、螢火蟲等,這表示此區已經建立一個生態保護傘。

生態工程與景觀工程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施工後,看起來像自然形成的生態圈,以生物多樣性為目的;後者則有明顯的人為施作,並以人為使用者做為考量。雍來礦場遺址經過復育後,除了生態核心區,亦有提供休憩、教學的遊憩區,和緩衝區,未來可望成為富有完整生態相的生態教育園區。

不過,張文賢指出,「後續沒有做動物的生態觀測,是美中不足之處。」監測動物的利用情況,可以決定日後棲地維護的方向,調整遊憩區、緩衝區和生態核心的面積比例。

雍來廢礦場原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如今透過民間社團和公司自費投入,創造出廢棄礦場再利用的生態園區模式,並導入生態工作假期,透過志工參與進行棲地復育,此個案成為廢棄礦區再利用的成功經驗之一。

參考資料:荒野溼地庇護中心網站  地景保育通訊第十六期—退化土地的地景復育專論

 
行動參與:「要求對等協商、樂生院民原地續住」包圍工程會行動 --﹥

發起者: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

行政院內閣將在下週交接,工程會主委吳澤成表示樂生將於5月17日定案,樂生院民只在5月3日參加過一次會議,且在會中所表達的意見並沒有受到工程會的重視,在此不對等的協商過程中,工程會選擇忽視其他專家的意見、犧牲樂生院民、不願仔細處理文化資產保存的問題,讓樂生院民再次面對強制搬遷,至此,樂生的爭議彷彿又回到原點,相關問題也完全沒有解決。

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將在5月17日會議前,邀集數百位關心樂生院的民眾前往工程會,要求:

1. 方案的研擬,應以「院民續住」為首要考量。
2. 研擬方案應設法保存當初文建會委託欣陸規劃設計方案中的46棟建物,並盡量減少土方開挖。
3.將分段通車納入方案評估中。

期盼您能前來聲援!

時間:5月17日下午2:00
地點:公共工程委員會(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號,近捷運市府站3號出口)

行動說明:

蘇院長於4月12日承諾「全力朝向保留90%努力」,並到樂生院區承諾院民可安心續住下,委由工程會與捷運局進行協調。然而,幾次技術協商會議下來,雖然許多與會專家提出諸多保留更多院舍的具體方法,與捷運先行分段通車的建議,卻遭工程會數次敷衍略過,使得保留面積屢遭刪減,目前將要拆除大部分的院舍,與原來41.6%方案相差無幾,令人不禁懷疑蘇院長當初承諾全力保留90%院區只是虛假的摸頭大秀。

捷運局更在近日指出施工期間保留區內不該居住院民,工程會竟表示將尊重捷運局, 亦即隨時可能對樂生院民進行強制迫遷,樂生院長亦表示不排除強制迫遷,令人更加懷疑工程會協商的誠意,完全沒有將「院民續住」納為方案研擬的考量。

整個協商過程,先是土木技師提出一個自稱40棟的方案,接著中華工程顧問公司提出一個28棟的方案,最後捷運局說無論怎樣院民都必須搬走 ,我們感受到樂生院保存面積一次比一次少、樂生院民一次次受騙,工程會看似有誠意,最後卻以「尊重捷運局」作為一切方案討論的結果,使協商會議在工程會主導下成為一個不對等的過程:

第一次工程會,捷運局不願正面針對工程技術的可行性,回應由文建會委託欣陸公司評估的樂生90%方案,只說「先進行古蹟審查,我們工程技術再全力配合」,就是咬定古蹟審查的不可能進行,就可以不用處理工程技術的替代方案挑戰,因為文建會是絕不可能去執行審查工作的。

第二次工程會,由土木技師公會提出保留40棟的方案。捷運局再次搬出第一次工程會的回應方法,不願正面處理土木技師公會的方案。現場專家建議討論捷運先行通車的可能性,以爭取保留的空間,雖然台電人員表示只要變電廠蓋好就可以通車,卻被工程會主委吳澤成以不在討論範圍內推委回絕。

第三次工程會,因工程會僅針對工程技術作討論,卻未考量文化資產保存問題以及院民在施工期間的安置配套,對此樂生保留自救會要求工程會再審慎評估。

第四次工程會,也就是5月14日,由捷運局委託的中華工程顧問公司提出細部設計,90%方案至此遭捷運局大幅修改,且捷運局堅稱只要有工程在此進行,院民就必須搬離樂生院,現場雖有數個由工程專家針對土木技師公會方案,提出細部設計替代方案的討論,但這些細部替代方案幾乎全部遭到捷運局以技術不可行的說法予以否決。

總結這幾個禮拜在工程會的狀況,可知:

1. 捷運局依舊透過技術杯葛的操作,壟斷協商的過程。
2. 工程會主導的協商過程為不對等協商過程,不僅從未真正公開平等地進行工程技術的討論,更刻意忽視院民續住與文資保存等問題。
3. 文建會與衛生署未能就自己的業務範圍,提出考量工程技術以外,關於文化資產保存、院民續住的配套措施。

在這樣看似已經進行協商,但實質上依舊未能落實真正平等、公開的討論原則, 仍是在一種 不對等的遊戲規則下的「施捨」。

聯絡人:姚同學 0911-035970、林同學 0972-332812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