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5.28
本日焦點:

紐約市計程車2012年全面油電混合

紐約市計程車(圖片來源:Wikipedia)
摘譯自2007年5月22日外電報導;吳萃慧編譯;莫聞審校
 

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22日宣布紐約市的計程車隊將在5年內完全轉換成油電混合車。目前該市計程車隊約有400輛高燃燒效率的油電混合車已經過測試18個月,到2008年10月,油電混合計程車將增加至1000輛,之後每年以20%比例成長,到2012年,目前的13000輛計程車將全數轉換成油電混合系統。

油電混合車以汽油及電能系統切換運轉的方式,可降低廢氣排放量,增加每公升汽油的里程數。目前紐約一般計程車用的福特Crown Victoria車款,里程數約是每加侖跑14英里(約是每公升6公里),而福特Escape油電混合計程車則每加侖可跑36英里(約是每公升15.3公里)。雖然油電混合車價錢比較貴,不過彭博表示,開這種車1年至少可以幫駕駛人省下1萬美元,合台幣大約33萬元的汽油和其他費用。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反思中國生物質能源的未來

作者:甘霖博士(奧斯陸大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中國需要大力改變傳統的生物質與化石燃料使用方式,推廣現代生物質能技術。(攝影:Shoebox)中國目前正處於一個快速工業化的時期,加速融入世界經濟,但卻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化石燃料和其他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使用,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城市與鄉村、東部與西部生活水平差距持續擴大,失業率迅速上升。很多人對此表示憂慮:越來越多的社會不公以及由環境壓力和生態系統退化帶來的衝突將會損害中國的長期繁榮。預計2010年失業人口將達到1億的新高,其中大部分人來自西部貧困地區,在那裏,農民拼命地求取生存,改善家庭生活水平。顯然,對於狀況不佳的9億農民賴以生存的農業,中國需要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行動參與:

電磁波安全性公聽會

邀請6月1日(五)環境日前夕,為安全電磁波環境發聲
發起團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環盟這幾個月陸續勘查台北、雲林、彰化、台南及嘉義之低、中、高頻電磁波暴露情形,發現基地台、手機、無線上網等之電磁波公害嚴重。然而在當前政府並未提出安全防範對策下,即將全面發放WiMAX基地台執照,拿民眾當小白鼠。為要求安全電磁波居住環境,邀請大家於環境日前夕,6月1日到行政院陳情,到立法院參加電磁波公聽會,要求政府正視電磁波危害及立法規範之重要,敬請民眾發聲,以行動化解日益嚴重之電磁波災難蔓延!

【行動一】:2007年6月1日(五)9:30~10:20 到行政院陳情

【行動二】:2007年6月1日(五)10:30~12:00 立法院公聽會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本會急需贊助添購新的伺服器!

 
熱門內容
唉,滿開的櫻花才是王道……
從動物身上,看見和諧的可能
熱門關鍵字
蘇花高 電磁波
推薦評論
環保署連續取消環評會 評委反彈 (2)
不需核電 德國即可達成二氧化碳減量 (24)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紐約市計程車2012年全面油電混合 --﹥

摘譯自2007年5月22日外電報導;吳萃慧編譯;莫聞審校

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22日宣布紐約市的計程車隊將在5年內完全轉換成油電混合車。目前該市計程車隊約有400輛高燃燒效率的油電混合車已經過測試18個月,到2008年10月,油電混合計程車將增加至1000輛,之後每年以20%比例成長,到2012年,目前的13000輛計程車將全數轉換成油電混合系統。

油電混合車以汽油及電能系統切換運轉的方式,可降低廢氣排放量,增加每公升汽油的里程數。目前紐約一般計程車用的福特Crown Victoria車款,里程數約是每加侖跑14英里(約是每公升6公里),而福特Escape油電混合計程車則每加侖可跑36英里(約是每公升15.3公里)。雖然油電混合車價錢比較貴,不過彭博表示,開這種車1年至少可以幫駕駛人省下1萬美元,合台幣大約33萬元的汽油和其他費用。

除了將在5年內把目前的計程車全數轉換系統,紐約市還要求在2008年10月前,所有新增的計程車都要符合每加侖25英里(約每公升10.6公里)的最低運轉效率。1年之後,新增的計程車都要是油電混合車,且要達到每加侖30英里(約每公升12.8公里)的運轉效率。

油電混合車價格一般都較燃油汽車貴,但是紐約市政府表示,燃料效率的提高,將可使計程車駕駛每年節省至少1萬美元的汽油費。雅虎(Yahoo)公司為了支持紐約市政府的計畫,將捐贈10台油電混合車。

全面汰換計程車並非不可能,因為紐約市的計程車壽命大約也是3-5年,而且該市的出租車管理委員會(Taxi and Limousine Commission,TLC)也要求出租車要在一定年限內淘汰。TLC為紐約市負責出租車規範與駕駛營業執照核發的權責單位。

據估計油電混合計程車計畫實施下來,每年將可減少碳排放約20萬噸,但紐約一年碳排放達5830萬噸(2005年數據),減碳比例不大;因此彭博還規劃了其他措施,包括可能在部分曼哈頓地區向駕駛人徵收塞車稅等等,他的紐約永續計畫,目標在2030年前減少該市30%的碳排放。

 
台灣新聞  --﹥

公平會:砂石供應量增加 價格逐漸趨穩

摘錄自2007年5月2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表示,中國3月起暫時禁止對台灣出口天然砂,由於來源可能面臨短缺,台灣砂石價格一度漲幅從7%到35%,但由於政府相關單位設法增加砂石供應量,因此目前砂石價格逐漸趨穩。

在政府部會居中協調下,相關單位開始增加砂石供應量,公平會表示,砂石價格先前的上揚,主要是因為供需失衡所致,現在砂石價格已經趨穩。

 

洲仔濕地之旅 親子拜訪水雉的家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東森新聞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於27日在左營區洲仔濕地,舉辦「水雉的家,認識洲仔濕地」活動,讓參與的親子,度過一個很環保生態的假期。

社教館表示,位於左營區蓮池潭畔,翠華路和環潭路中間的洲仔濕地,是高雄第一個由民間團體負責打造的生態新樂園,92年5月由「臺灣濕地保護聯盟」向高雄市政府提出「水雉返鄉計畫」認養計畫,獲得高市府工務局認同,以生態工法打造出一座濕地公園,提供市民一處絕佳的生態園區。

吳育彥並說,水雉是社會母系社會,由雄鳥負責孵卵、育雛,5月正好是水雉的生育期。所以,大家很幸運的,可以看到水雉出來覓食餵養小寶寶。經由詳細解說,小朋友都上了寶貴的一課,也才知道濕地公園對於鳥類的重要。

 

環保團體盼以新思維 評估是否興建蘇花高

摘錄自2007年5月27日中央社宜蘭報導

總統陳水扁27日上午在宜蘭表示,北宜高速公路為往來民眾節省大半天交通往返時間,未來也希望在生態及環境保護無虞的前提下,讓花東地區的民眾享受高速公路帶來的安全舒適與便捷。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陳總統27日的談話沒有脫離先前有關蘇花高應否興建的談話內容,但他質疑,陳總統希望在「生態與環境保護前提下」興建蘇花高速公路是不可能的,不應一再放話討好當地部分民眾。

何宗勳說,蘇花高已通過環評是事實,但那是舊思維下通過的,北宜高也是在舊思維下通過環評並已興建完成,除了交通便利及滿足少數人需求外,根本無法兼顧生態、環保與地方永續發展,盼望政府以環保優先的新思維審慎評估蘇花高興建問題,不要以經濟考量優先。

 

花蓮菜賤傷農 地方嗆中央

摘錄自2007年5月27日民視新聞花蓮報導

今年民生物資不斷上漲,但花蓮蔬菜的價格卻狂跌不止,平均每公斤蔬菜價格跌到只剩3個月前的一半,讓花蓮菜農苦不堪言。花蓮農業局長杜麗華也向農糧署嗆聲,想想辦法來救花蓮的菜農。

蔬果合作社,一籠一籠的蔬菜堆積如山,菜農從車上搬下自已辛苦栽種的蔬菜,但在他們的臉上卻看不到豐收的笑容。不但菜農過得苦哈哈,蔬果大盤商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由於今年蔬菜產量過剩,導致菜價不斷下跌,茄仔從三個月前的每斤14元,現在只剩下4元,黃瓜也從7元跌到1元,高麗菜每斤更是只剩1、2元,創下30年來的價格新低,看見菜農已經快喘不過氣,花蓮農業局長杜麗華要中央政府趕快想想辦法除了要中央政府幫忙外,縣政府也輔導農民將過剩的蔬菜加工後,不但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也能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

 

桃園縣府淨灘活動 去年清出357噸垃圾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中央社桃園報導

桃園縣政府26日在新屋鄉永安漁港南岸舉辦「春季擴大淨灘活動」,共有2500名環保義工及熱心民眾一起參與活動。環保局統計,桃園縣去年一整年淨灘共清出357公噸垃圾,但最大的目的,仍希望大家愛護地球,不要隨便傾倒垃圾。

桃園縣副縣長范良銹說,桃園縣海岸線達39公里,優美的海岸景觀若遭垃圾破壞相當可惜;他也指出,桃園縣去年一整年淨灘共清出357公噸的垃圾,希望藉由淨攤活動,鼓勵大家重視海岸生態的環境。

 

廢氣擾人 居民包圍台塑抗議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民視新聞嘉義報導

台塑新港管理處25日晚間上演居民圍廠事件。居民因為不滿長期以來飽受廢氣之苦,到管理處反應。沒想到卻和處長發生口角。大批民眾群情激憤,包圍管理處。雖然處長事後道歉,讓事件暫時平息,但環保署還是針對廢氣採樣化驗,以確定對人體有沒有害。

為了廢氣的問題,台塑跟鄉民已經協調好多次,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除了要求台塑拿出誠意解決,鄉民也請來環保局採樣,化驗這些廢氣對人體的影響,讓民眾安心。

 

垃圾暫放自家門口也開單 環保局被批搶錢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東森新聞台南報導

25日台南縣環保局被批「搶錢」,因為環保局最近積極執行「垃圾不落地」取締亂丟垃圾行為,縣議員林丁燦指民眾煮玉米時剝下的玉米葉暫時放在家門口也被開單,讓市井小民認為縣府搶錢搶得太過份。

林丁燦希望環保稽查人員在取締過程中,應該先勸導、再開單。環保局長江世民表示,台南縣垃圾不落地政策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1到3月是勸導期,4月份起開單處罰,目前開出1956張勸導單,422張處份單,其中善化地區開出勸導單98件,處份32件,環保局在開單前,會先行勸導,民眾被舉發後若發現執行時有偏差或不合理之處,都可向環保局申覆。

 

北市動物園今年發現新蜻蜓:碧翠晏蜓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中廣新聞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從民國92年開始,調查園內的蜻蜓種類,四年來已經累積紀錄79種不同蜻蜓,而今年動物園再度發現新記錄種:碧翠晏蜓,動物園表示,除了園內的蜻蜓調查之外,這幾年他們也與許多蜻蜓同好,在野外發現消失許久的岷峨弓蜓,以及睽違27年的浡鋏晏蜓等。

而除了園內的蜻蜓調查,台北市立動物園與蜻蜓同好,這幾年也在野外有相當令人興奮的發現。包括2005年在屏東發現臺灣新紀錄種-黃尾弓蜓,2006年找到超過70年沒有採集紀錄的岷峨弓蜓及睽違27年的浡鋏晏蜓,另外今年再度發現目前被列為迷蜓的海神蜻蜓。動物園表示,許多新紀錄種蜻蜓的發現過程也相當難得,例如黃尾弓蜓發現時,不像其他種類都是發現成蟲,而是有人在屏東四重溪上游,找到一個外型奇特的水蠆蛻,經過蜻蜓專家鑑定,證實這是臺灣未曾記錄過的新紀錄屬弓蜓,之後又花了6年時間,才在獅子鄉內文村找到成蟲,不過目前大家對於黃尾弓蜓的生態習性還不是很清楚。

 
國際新聞  --﹥

專家:全球暖化將使疾病無孔不入

血液中的瘧疾病原蟲現形(照片來源:University of Erlangen)摘譯自2007年月5日23ENS加拿大,渥太華報導;丁秋仁編譯;莫聞審校

微生物學家於22日一場科學會議中指出,地球氣溫持續升高使得衛生專家的傳染病控制工作變得更吃力。摩斯(Stephen Morse)博士表示,全球暖化的痕跡,可以從瘧疾分佈的海拔高度看出端倪。瘧疾在山區有一定的區域性,由於蚊蟲等傳染媒介無法在高海拔低溫的環境下生存,限制了瘧疾的傳染分佈線。然而一旦氣溫日趨上升,這條線亦隨之上移。

氣溫上升改變的另一項現象就是拉長流行性感冒的好發季節。在熱帶地區,一整年都是流感好發季節,倘若赤道附近的熱帶性氣團向兩極擴張,一些季節錯亂的地區便可能發覺流感疫期已稍稍延長。

極端氣候引發的災難事件也會招致更多的疾病。蘿絲(Joan Rose)博士認為,正因極端氣候災變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性,大幅提升水源帶有傳染病的風險。氣候變遷與傳染疾病的關係也會造成一些間接影響。摩斯博士便警告,全球暖化對農糧的影響,將導致人口遷移失去控制,進而改變疾病的傳染途徑與分佈的地方性。

最後,根據瓦拉(Bernard Vallat)博士的看法,全球暖化的軌跡也可能反映在動物的傳染病上。他認為,「面對這種緊張的情況,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改善公、私營部門的動物健檢系統」。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2007難寧靜 預計出現5個超級颶風

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的對照圖(照片來源:NASA)摘譯自2007年5月23日ENS美國,華府報導;丁秋仁編譯;莫聞審校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氣候預報中心22日表示,在太平洋海面溫度趨向降低的同時,大西洋卻背道而馳,平均溫度持續增高,因此2007年大西洋的颶風活動有7成5的機會高於平常。

大西洋在颶風季節中平均會產生11個風暴,其中約6個會轉變成颶風等級,並有2個屬於超級颶風。NOAA主管勞滕巴赫爾(Conrad Lautenbacher)指出,署內科學家們依海面溫度變化預測,2007年颶風季中,大西洋將可能出現13至17不等的風暴,其中10個將發展成颶風,而有3到5個颶風的威力恐怕達到3級以上。

海洋與大氣在特定的組合條件下,會加劇大西洋的颶風活動、海面溫度異常升高,以及影響太平洋聖嬰與反聖嬰現象的週期。由於氣候變化的模式仍屬於這段數十年資訊的一部分,2007年的颶風活動因此預料會異於往常。

依照經驗法則,接下來幾個月將為反聖嬰現象是否出現的關鍵時期。氣候預報中心認為反聖嬰現象應會在3個月內形成,屆時大西洋上風暴活動的頻率,極可能超出原先的預測數量;但即使反聖嬰現象未如期出現,2007年颶風季的活動頻率仍可能屬於異常。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麻疹疫情猛烈 日本南北全淪陷

摘錄自2007年5月24日公共電視報導

日本爆發了、最近6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麻疹疫情,現在幾乎己經蔓延到全國各地,從北海道到南邊的九州、都有疫情傳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感染病例累計到500多人、其中有將近一半的病人、年紀在15歲以上。這種所謂的成年麻疹、暴露了日本在防疫上的漏洞,衛生單位緊急呼籲民眾、趕快接種疫苗。

日本關東爆發的麻疹疫情,絲毫沒有緩和跡象,東京地區已經有10多所大學宣佈停課,關閉校園,希望杜絕感染途徑。不過疫情仍然一路蔓延,]從東北擴散到北海道,甚至南到九州7個縣市都已經宣告淪陷,根據日本衛生單位統計,從2007年4月到現在,累計麻疹感染人數達到551人。 

 

了解全球暖化真相 美眾院議長裴洛西將探格陵蘭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東森新聞網報導

防止地球暖化,成為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美國眾議院女議長裴洛西即將在下周組團前往有暖化觀測站之稱的格陵蘭島進行勘察。

憂思科學家聯盟成員布蘭達表示:「如果你要找到地球暖化的證據,地球暖化對地球表面所帶來的巨大衝擊,那麼格陵蘭之旅絕對是不二之選。」

事實上,全球暖化加劇,為冰原帶來巨大變化,不僅發生在格陵蘭,還有原本位於北極南島上的艾爾斯冰架。受到氣溫上升的影響,2005年8月艾爾斯冰架在不到一個小時之內,急速崩裂漂流海面,形成一座面積比曼哈頓還大的冰島,並且不斷往阿拉斯加南移。

美國與加拿大科學家22日登上艾爾斯冰島,設置衛星信標,從衛星照片顯示,艾爾斯冰島已經往南前進100公里,如果真的流到阿拉斯加附近,科學家擔心,可能將對海上的石油鑽井台造成衝擊。

 

德下院通過政府機構大眾運輸工具9月起禁菸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法新社柏林報導

德國聯邦議院(下議院)5月25日通過一項新法,規定自9月1日起,包括各政府機構及大眾運輸工具在內,一律禁止吸菸。新法規定,除了特定吸菸區,癮君子一律禁止在車站、火車、計程車及所有政府機關大樓內點菸。違反禁令者,最高可處以1000歐元(約台幣45000元)的罰款。

新法仍需送交代表德國16個邦的上議院表決。 新法同時將法定可購買香菸的年齡,從現有的16歲提高到18歲。 總理梅克爾所屬立場保守的基民黨表示,新法代表德國展開健康維護的新里程。

德國長久以來因缺乏嚴謹的公共場所禁菸法令,被外界喻為歐洲的癮君子樂園。但近幾年來已逐步修法調整內容,配合其他歐洲國家腳步。 包括愛爾蘭、義大利、馬爾他、挪威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早已下令禁止民眾在酒吧、餐廳和其他公共場所吸菸。英國和法國政府也通過法令,禁止民眾在指定區域吸菸。 今年2月,德國16個邦達成餐廳和酒吧內禁菸的協議,但仍有廣大的公共場所可供癮君子吞雲吐霧。

 

日本政府發表2006財年能源白皮書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新華網東京報導

日本政府在25日公布的2006財政年度能源白皮書中說,日本應利用節能技術和核能技術在防止全球變暖方面「發揮主導性作用」。

白皮書說,19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後,日本鋼鐵行業約投入3萬億日元的資金用於開發和使用節能技術,使企業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35%。同時,日本採取大力開發和推廣使用核能和天然氣,以及大力推進能源多元化等措施,使日本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大大下降,石油在日本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從1973財年的77%,降至2005財年的50%。目前,日本的能源利用率約為歐盟和美國的2倍,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白皮書說,日本應憑借其在節能領域的先進技術優勢,在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該白皮書稱,為實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在2050年以前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一半」的目標,應該構築有關溫室氣體減排的「新國際框架」。

 

多倫多計劃改造傳統混合動力車以加大減排力度

摘錄自2007年5月24日新華網渥太華報導

據當地媒體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市長米勒24日宣布,作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項舉措,該市將從2008年起把以汽油驅動為主的傳統混合動力,車改造成以電力驅動為主的新型混合動力車。

米勒在一份聲明中說,作為這項計劃的第一步,2008年多倫多將對部分以汽油驅動為主的傳統混合動力車進行改造,為其加裝大功率電池,使其以電力驅動為主。新型混合動力車油耗將降至每百公里2.4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傳統混合動力車減少40%。 根據不久前宣布的一項計劃,多倫多要在5年內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目前基礎上減少6%,到2020年減少30%。

 

德國新車將標示廢氣排放量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德國今後銷售新車,將標示廢氣排放量,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污染較少轎車。根據德國環境部規劃,今後德國車商販賣轎車時,除了標示價格,也必須標示廢氣排放量跟燃料用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轎車將有一個貼紙,上面是一條線,從紅到綠,「紅」代表廢氣排放嚴重,「綠」代表很環保,車商根據每輛轎車污染程度,做出不同標示,供買主選擇買哪款車。

 
中國新聞  --﹥

青海三大治理重點將嚴查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中國環境報青海報導

青海省環保局日前召開了全省環保局長座談會,會議指出,各地環保工作要緊密圍繞維護人民群衆身體健康和安全,重點治理飲用水源污染、重金屬污染、工礦企業集中污染,排除環境安全隱患。

會議要求,各地要抓好污染源普查;要理清總量控制和减排工作的總體思路和重點環節;要抓好清潔生産審核、城市飲用水規劃及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危險廢物排污申報登記及經營許可、煤炭經營資格環保設施證明等項重點工作。

 

山西開展海河流域專項整治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中國環境報山西報導

山西省日前决定,從現在開始,用5個月對全省海河流域河流沿岸及飲用水源保護區内的污染源進行專項整治。此次整治内容包括:地表水水源地、沿河兩岸城鎮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保護區範圍内排污企業;沿岸城市污水處理廠等。

按照山西省環保局的要求,對未履行環評審批程序即擅自開工建設或者擅自投産的企業,一律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産;對逾期未申報環保「三同時」驗收,長期以試生産名義違法排污的企業,一律停産整治;對長期超標排污、影響海河流域水環境安全的企業一律停産治理。

 

貴州推環保 估2010年控制水質惡化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人民網貴州報導

貴州省大力研發和推廣環保新技術,為控制環境污染、遏制生態惡化和改善環境質量提供科技支持,力爭2010年使省內長江、珠江等主要流域水質惡化趨勢得到控制。

近日出台的《貴州省「十一五」社會發展科技規劃》提出,「十一五」期間,貴州將重點研發一批涉及污染控制、污水資源化和水資源保護關鍵技術、工藝及設備,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重點研究高濃度有機毒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及工藝,有機廢水資源化、能源化的有關技術,高效、低耗城市污水處理和低成本回用技術,節能淨水技術以及飲用水源保護污染防治技術。

 

野生印支虎現身 保育迫在眉睫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保護國際中國項目宣布,近日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外監測相機拍下了野生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的清晰圖像。這是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印支虎的活體照片。

根據90年代末期有關科研機構在此地區開展的野外調查表明,印支虎在雲南的分布已經十分稀少,在有些地區甚至已經絕跡。南滾河和版納地區過去也都曾有過印支虎被盜獵致死的記錄,或被執法機構罰沒的老虎皮。近10多年來雖然在西雙版納、尚勇等地不斷發現有虎腳印、大型牲畜被捕食等虎活動的蹤跡,但未有確切証據表明印支虎目前還生活在中國雲南南部自然環境中。

 

三江源地區將實施人工增雨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新華網青海報導

記者從青海省財政廳獲悉,截至目前,中國已累計投入資金1.27億元,在「三江源」地區實施人工增雨工程。截至2006年,人工增雨作業已為黃河上游地區增加降水350億立方米。

青海省財政廳農牧處處長王志慶介紹說,自1998年以來,青海省陸續投入財政資金,實施了青海東部農業區抗旱防雹和「三江源」地區包括黃河上游的人工增雨等生態項目,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為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工農業生產發揮了積極的保障作用。

 

遏止高耗能行業 廢止優惠政策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新華網北京報導

為遏制高耗能行業再度盲目擴張,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一律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自行制定出臺鼓勵高耗能行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已經出臺的要廢止。

記者26日從發展改革委了解到,通知明確要求,在招商引資活動中,凡自行制定的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優惠政策措施,一律廢止。

 

西部國際博覽會 環保展區受重視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新華網成都報導

正在成都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首次設置了環保展區,受到了參會者的關注。西博會600多平方米的環保展區分為四川環保成就、環保科研、環保產業集錦等部分,四川省22家知名環保企業展示了其環保科技和環保產品。

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現場展示了其自動監測設備。在這種設備上,顯示了四川省重點污染水質自動線上監控企業名單,涉及省內製造、化工、食品、造紙等企業。5年來,四川省掛牌整治的污染企業已超過4200家。

 

村落常遭雷擊 將作防雷改造

摘錄自2007年5月26日新華網河北報導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海沿村地處小盆地,頻遭雷擊。據保定市氣象局介紹,自2002年村裏建起奶牛養殖場後,雷災就頻頻襲擾這個小山村。奶牛養殖場4年裏竟遭受8次嚴重雷擊,一位村民被擊傷,6頭奶牛被擊死,15頭奶牛被擊傷。

研究人員在對海沿村地質地理、氣象條件及養牛場牛舍進行勘察後,擬在該村適當位置建設主動避雷塔8套,對養牛場地和牛舍做防雷改造,安裝避雷針。目前,經過多方籌資,海沿村雷電防護工程技術路線已確定,即將動工建設。

 
綠色學習課表  --﹥

新光銀行——「不願面對的真相」免費電影欣賞會

2007/05/28 - 1:12pm2007/07/10 - 8:30pm

地點:新光關係機構全省22個營業處指定大樓
主辦:新光金控

活動說明:

由於關心地球暖化問題之民眾反應熱烈,新光金控特加映「不願面對的真相」至7月10日止。台北敦南大樓每日12:00pm~1:30pm及7:00pm~8:30pm各一場(週六、日5:00pm再加映一場)。其餘21個營業處指定大樓每日7:00pm~8:30pm一場。

詳情請見新光金控救救北極熊網頁

 

「河川水質淨化工法現地處理生態工程規劃設計」講習會

2007/06/08 - 9:00am2007/06/08 - 4:30pm

指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工程研究中心
對象:國內各機關團體對水質淨化之現地處理生態工程有興趣之各界人士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台大圖書館地下室一樓)
報名:請先填寫報名表,以傳真或 E-mail方式,本次講習會免費
電話:(02)3366-3470 倪宏坤
傳真:(02)2362-1336  
E-mail:junchunwang@ntu.edu.tw

為配合行政院環保署推動河川水質淨化工法與技術之發展,舉辦河川水質淨化工法現地處理生態工程之規劃設計領域講習,分享國外、內技術發展與實務案例等課題。參加本次講習會可認證公務人員研習時數。

詳情請見:http://140.112.76.66/

 

Leave No Trace體驗營

2007/06/20 - 7:00pm2007/07/01 - 6:00pm

主辦:台灣生態登山學校
對象:具備基本登山能力,熱愛自然生態環境,願意成為台灣山林的守護者   
名額:為降低環境衝擊,僅收12人,額滿為止,報名截止6/14(四)
分享者:蔡輝昱(美國Leave No Trace高階講師。登山學校LNT小組成員) 
費用:會員、LNT春季班學員$1,500/非會員$1,800
電話:(02)2368-1306 
傳真:(02)2368-2171
E-mail:mtschool@mtschool.org  

春天的山,是什麼顏色?

夏天的山,會不會更繽紛燦爛呢?讓咱們一起上山去吧!
學習如何更溫柔地對待土地,找回人與自然相處的本能,以尊重大地的心拜訪山林的美麗。

Keep Mountain in Mind,透過 Leave No Trace體驗營您將知道與山相處的友善之道。

室內課Ⅰ:6/20(三)19:00 行前說明與分工
室內課Ⅱ:6/27(三)19:00 打包教學與裝備檢查
地點:台灣生態登山學校TWEA小窩(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89號7樓)

山區體驗:6/29-7/01(五-日,6/28晚上出發),LNT實地操作與討論
地點:合歡北峰天巒池

Leave No Trace七大原則 - 

1.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 2.在可承受的地表上旅行與露營 3.適當的處理廢棄物

4.將發現到的任何事物回歸原狀 5.降低營火的衝擊 6.尊重野地的生命 7.尊重其他旅行者的權益 

報名表請上網下載 http://www.mtschool.org
LNT官方網站 http://www.lnt.org/

 

生命密碼:拯救地球生物多樣性

2007/02/13 - 12:00am2007/10/14 - 12:00am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G01展室(臺北車站前,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主辦:國立臺灣博物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協辦: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經濟部RFID公領域應用推動辨公室
電話:02-23822699#420
聯絡人:向麗容 

活動說明:

親愛的朋友您好 ,因應人類活動所致本世紀生物多樣性急速消失的環境議題, 臺博館以國小學童為主要對象,規劃了「生命密碼︰拯救生物多樣性」特展,展示內容中探討了生物多樣性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人類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企盼引導社會大眾思考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重要性。展場設計以拼圖為視覺概念,以生動活潑的互動性展示手法,啟發觀眾學習動機,現場還可以目睹臺博館珍貴且難得一見的典藏品—臺灣雲豹標本。歡迎您蒞館參觀。

讓我們一起為地球的未來努力!

詳情請見 國立臺灣博物館

 

第16屆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開始報名

2007/05/17 - 12:00am2007/05/30 - 12:00am

主辦:環保署

報名:於96年5月30日前(以郵戳為憑)將報名表郵寄至台北市中華路一段41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封面註明參加「第16屆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評選」。

聯絡人:科長-簡光文  聯絡電話:(02)23117722 轉2920 
                              行動電話:0920-865-730
            技士-王南惠  聯絡電話:(02)23117722 轉2931
活動說明:

環保署為激勵業界積極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特設「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為企業推動環保之最高榮譽獎項,自民國 81年起每年辦理迄今,共有161廠次之事業獲獎,其中有14廠連續獲得三屆企業環保獎,特別頒發環保榮譽獎座。

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主要之評選重點包括「環境保護規劃與管理」、「清潔生產工作推行」、「污染防治措施管理與維護成效」、「廢棄物處理與最終處置」以及「環保觀念推行與教育宣導」等五大項,參選事業單位依照各自之環保績效表現重點,整理相關績效紀錄報名參選。

事業單位報名參選企業環保獎,除可爭取推動環保之最高榮譽獎項,以提昇企業形象外,並可利用參選之機會,由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協同檢視並提供寶貴的意見及建議,供事業單位參考俾作好環保工作,並可增加企業之國際競爭力。歡迎對污染防治具有重大績效之事業單位踴躍報名參選。

詳情請見 活動官方網站

 

忠孝扶輪社「社會事業創投」資助計畫

2007/05/21 - 9:42pm2007/05/30 - 5:00pm

主辦:忠孝扶輪社
截止日期:5月30日下午五點前
聯絡人: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林念慈小姐或丁元亨先生
電話:02-23654907
E-mail: vya@vya.org.tw

活動說明:
為了鼓勵社會大眾運用創意與企業經營模式積極解決社會問題,特別設置「忠孝扶輪社會關懷資金指定「社會事業」創投資金」,希望能夠協助一些有夢想,願意在公益事業上投入人生黃金歲月,積極發展社會事業,運用企業經營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家,如果你及貴單位的工作伙伴,願意嚐試運用這樣的概念來積極解決社會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發掘台灣的社會企業家。

申請資格:合法登記立案,且願意嚐試積極解決社會問題之公益組織(協會及基金會),均可以申請本基金之資助。

資助內容:限定需以企業經營方式來構思如何解決社會問題、或創造新的社會公益價值,或發展新的社會服務等。議題不限,但針對台灣意象、文化藝術、志願服務、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等優先考慮。

資金規模及資助年限:本計畫資助金額每年高達新台幣60萬元,同時如獲選為本計畫年度資助之計畫,若第1年及第2年執行成效卓越,本資金可展延連續資助3年,3年最高金額180萬元。

詳情請見「社會事業創投」資助計畫活動 http://www.vya.org.tw/events/2007SE0530.asp

 
專欄 :反思中國生物質能源的未來 --﹥

作者:甘霖博士(奧斯陸大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中國正期待開發生物能源來滿足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但甘霖指出,中國的能源政策不應忽視貧困弱勢群體,並認為小規模的生物質能源的利用將有助大幅改善農村社區的生活條件。(本文「生物質能」即台灣通譯之「生質能」)

中國目前正處於一個快速工業化的時期,加速融入世界經濟,但卻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化石燃料和其他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使用,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城市與鄉村、東部與西部生活水平差距持續擴大,失業率迅速上升。很多人對此表示憂慮:越來越多的社會不公以及由環境壓力和生態系統退化帶來的衝突將會損害中國的長期繁榮。預計2010年失業人口將達到1億的新高,其中大部分人來自西部貧困地區,在那裏,農民拼命地求取生存,改善家庭生活水平。顯然,對於狀況不佳的9億農民賴以生存的農業,中國需要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過去的20多年裏,中國農業的發展速度遠遠低於工業,造成了城鄉居民間不平等的迅速擴大。農民工從農村來到城市大多出於經濟原因,其中包括:農業生產的低收入,城市擴張導致的土地流失,農業生產機械化的發展。中國西部農村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農民收入遠遠落後於沿海地區居民,生態系統脆弱,持續貧困。而且大多數農民靠燃燒農作物秸稈、木柴和煤來做飯、取暖,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嚴重影響了健康。最為重要的是,目前農民寄希望於從事開採礦物和化石燃料來改善生活,但是這不但不能使他們富裕起來,而且污染了他們的生存環境,破壞了他們賴以謀生的土地。

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尋找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的緊迫性。在構建「和諧社會」旗幟的指引下,政府正在尋找能使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新方案,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並優先考慮擁有廣泛市場應用前景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中國地域遼闊、地理構成豐富多樣,農林廢棄物中藴藏著大量的生物質資源儲備。中國還擁有大量廢棄土地,可用於發展生物能源,例如小型和分散型熱電聯產、生物質家用化和生物燃料開發。

發展生物能源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並於2006年1月頒布實施了中國可再生能源法。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利用過剩的農業廢棄物發電。據估計,每年農業廢棄物可達2億噸。政府建立的長期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3000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能力,而這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考慮到能源安全,政府對發展生物燃料的興趣日漸高漲,如生物柴油乙醇。其目的是減少目前占中國石油供應總量46%的石油進口。這足以解釋中國政府的一項驚人的公告,即每年從巴西進口100萬噸乙醇,這無疑會為中國和世界帶來了一個新的商機。

然而,該政策的涉及面過窄,貧困弱勢社會群體依然被忽視。雖然生物質能電站能夠有助於提高生活在没有電力供應的偏遠地區貧困人群的生活質量,但是目前該計劃主要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建立大量的示範性生物質發電站,如中國東部的江蘇省和山東省。只有在農村居民的居住地發展生物能源並考慮他們的日常需要,他們才能從中受益。

在有些地區,家庭燃煤對農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在貴州省農村,氟中毒或地氟病是一個普遍的健康問題。在受害的1900萬貧窮農民中,大多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婦女、兒童和老人。大多數西部農民仍然依傳統方法採用生物質能作為日常燃料,在貧困邊遠地區尤其如此。然而在較為富裕的沿海地區,農民正在轉為使用煤和天然氣等商品能源。傳統的燃料燃燒浪費了大量能源,因為典型的家用燃爐的熱效率大約只有5%到8%。在滇西北的藏區,我訪談的一戶農村家庭平均每年使用 14到16噸的木柴,大多是上好的原木,由此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實在的破壞。與之對比,現代生物質家用燃爐的熱效率可達30%至40%。使用這種燃爐有益於保護全球環境,改善居民的健康,節約資源並提高農村企業的收入。

作為農村可持續發展策略的一部分,中國需要大力改變傳統的生物質與化石燃料使用方式,推廣現代生物質能技術。這種超常規的跨越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農民可從以下幾方面受益:改善健康狀況和生活條件,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供就業機會並提高收入。如今,農村大多數農業廢棄物在田間被燃燒掉,污染空氣並浪費資源。若在利用家庭生物質方面投入與生物質發電站等量的資金,不僅能夠帶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還能夠為農村居民創造多達5到10倍以上的就業機會,為小公司創造5倍到9倍以上的收入。

支持家用生物質能源的技術開發與市場應用,在減輕城市快速發展的壓力的同時,也能大幅改善農村社區的生活條件。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對這些問題的關注遠遠不夠,特別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生物質資源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保障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應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激勵措施,為革新者和小企業提供有利的投資條件,鼓勵社會觀念的轉型和技術創新。在減輕氣候變化影響,控制區域環境污染和減少燃煤方面,有利於農村和貧困農民的可持續的能源政策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國際範圍內,生物質能源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產業發展動力。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把中國看作一個充滿機遇的投資熱土。通過整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農村能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可為其他生物質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樹立了一個榜樣,在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方面建立一個雙贏的典範。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7年5月21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行動參與:電磁波安全性公聽會 --﹥

發起團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邀請6月1日(五)環境日前夕,為安全電磁波環境發聲

大家好:

環盟這幾個月陸續勘查台北、雲林、彰化、台南及嘉義之低、中、高頻電磁波暴露情形,發現基地台、手機、無線上網等之電磁波公害嚴重。然而在當前政府並未提出安全防範對策下,其卻更積極推動危險之台灣WiMAX計畫,即將全面發放WiMAX基地台執照,拿民眾當小白鼠。為要求安全電磁波居住環境,邀請大家於環境日前夕,6月1日(五)到行政院陳情,到立法院參加電磁波公聽會,要求政府正視電磁波危害及立法規範之重要,敬請民眾發聲,以行動化解日益嚴重之電磁波災難蔓延!

【行動一】:2007年6月1日(五)9:30~10:20 到行政院陳情

訴求:

一、拒絕WiMAX基地台,NCC不可發照
二、先降低基地台電磁波標準到 6 V/m,再評估更安全標準
三、16歲以下兒童不用手機
四、全面評估校園無線上網安全性,不冒然推動
五、基地台、變電所及高壓電纜遠離校園、住宅

【行動二】:2007年6月1日(五)10:30~12:00 立法院公聽會

地點: 立法院群賢樓802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號)說明如下:

WiMAX、基地台、手機、無線 IP分享器等電磁波安全性公聽會

說明:台灣基地台密度與輸出功率之強可謂為世界之冠,有鑑於國外近年來研究手機、基地台等中高頻電磁波長期暴露問題,發現電磁波與癌症增加及複合症狀誘發具顯著相關性,國內也發現基地台設置社區內造成新生癌症與死亡率增加案例,而日前行政院針對頻率能量更高的WiMAX 基地台安全性評估不足、卻核定數百億經費將大規模推動WiMAX相關計畫,經各界質疑瑞典、德國等國家已有民眾受到危害或反對設置,為避免政府冒然推動,可能嚴重危害國民健康或安全,並探討國內中高頻電磁波安全防護相關問題,特舉辦「 WiMAX、基地台、手機、無線IP分享器等電磁波安全」公聽會,敬邀各界參與討論。

日期:2007年6月1日(五)上午 10:30~12:00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802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號)
主辦單位:立法院永續會
邀請單位:行政院秘書處、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經濟部、經發會、環保署、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邀請團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全國教師會、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彰化分會、台南分會、反嘉義教會基地台自救會、基隆深美國小反變電所、…繼續邀請中

壹、報告(官方)

貳、報告(民間):

一、台北市健康城市之戶外中、高頻電磁波存在情形
二、手機、無線IP電磁波產生量調查與可能對孩童及青少年健康影響報告
三、WiMAX計畫及設置萬座基地台風險,政府應進行政策環評及環境影響評估
四、世界各國安全電磁波法令規範及安全電磁波防範標準

參、討論:

一、安全手機使用規範探討:如何讓青少年、孩童避免過高電磁波暴露
二、國內電磁波環境標準值寬鬆造成環境電磁波值過高探討
三、WiMAX計畫需經政策環評
四、行動電話基地台及WiMAX基地台需經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討論
五、電磁波規範修正及制定室內電磁波安全值標準探討
六、通訊科技貿然推廣造成之隱形健康危機探討
七、電磁波受害者是否應給予國家賠償探討

聯絡人:廖主任 02-23636419

電磁波危害導致之複合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實況報導296號指出,電磁波敏感反應的特徵是多種非特異性症状,可能因電磁波暴露而使個人遭受痛苦。這些常見症狀包括皮膚症狀(發紅、刺痛感和灼傷感)以及神經衰弱及不適症状(疲乏、勞累、不專心、眩暈、噁心、心悸和消化障礙)等。瑞典已法定承認之電磁波敏感患者約29萬人,佔總人口約5%。以下為可能受到高頻電磁波敏感危害症狀:1.睡眠干擾、疲倦、情緒低落;2.頭疼、不安、昏眩、易怒、無法集中、易忘、學習困難、易忘使用字眼;3.易感染、竇炎、淋巴結脹大、關節及四肢痛、神經和軟組織痛、麻痺與刺痛、過敏;4.耳鳴、聽力喪失、突然聽力喪失、眼花、平衡障礙、視覺干擾、眼睛發炎、乾眼;5.心悸、高血壓、崩潰;6.其它症狀:荷爾蒙失調、 甲狀腺疾病、夜冒汗、頻尿、體重增加、噁心、胃口不佳、流鼻血、皮膚不舒服、疹子、腫瘤、糖尿病等。

電磁波暴露導致癌症風險:根據2004年 Internal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期刊發表,罹患癌症機率增高與住在基地台旁有相關性,暴露組共622 病人居住鄰近於基地台3-7年,而癌症風險增加4.5 倍,癌症患者之電磁波暴露值為300-500微瓦/m2。2004年刊載於Published in Umwelt Medizin Gesellschaft期刊,一篇德國對於基地台暴露與新生成癌症比例的追蹤報告,發現經過5年暴露電磁波暴露組的新發生癌症比率為一般族群的二倍。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