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3.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苦勞網
破報
生命力新聞
台灣立報
環境報導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荒野保護協會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美濃愛鄉協進會
Ecotrust
地球憲章總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崔媽媽基金會
黃金蝙蝠生態館

 
 

自然人文:蛻變的成長

作者:陳峻鵬(puljaljuyan)來義鄉南和村白鷺部落payljus青年、第一任青少年成長班班長;圖:angusan

前言

雄鷹環視著雞母珠的故鄉(tjuru'aladiu),鳥瞰著他的子民們躬耕漁獵,但身上的鷹羽卻逐漸褪色......2007年,一群有著相同的想法與願望的青少年,展開了一連串的部落文化學習歷程,每年都有著不一樣的學習目標,灌輸著部落青少年。迄今大家都有著共同的努力與想法,身穿傳統服飾穿梭在部落中,抬頭仰望天空,雄鷹展翅得更有自信。

成長班的旅程

因緣際會,舅舅angusan接辦展覽的關係,需要人手幫忙,我們幾個小孩子就開始跟著舅舅一起做部落的事情。我也在國二這個階段認識了全新的自己,開始穿梭在部落之中,尋找與我同年齡的朋友。後來舅舅就用「文化成長班」的名義把我們這群國中小學生召集起來,一起參與文化學習跟體驗的課程。我當選班長、ariyas當選副班長,開始自我的尋根之旅。

2007年,開始以部落工藝和傳統美食及歌謠的學習;翌年,以部落masalut(小米收穫祭)文化為課程綱要,走入山林裡,認識男孩子應該要知道而且要做到的papuljiva(情柴禮);第3年,回到舊部落,認識舊部落生態與動植物足跡,以及各家團的傳統領域與部落傳說故事;第4年,以育樂營的方式帶領更小的小朋友參加活動與學習,再配合拜訪東部拉勞蘭青年會,得到相當的震撼教育與自我省思;2011年,成長班要邁入第5年之際,還有很多事情要學習,但是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經營,才能建造出堅固的橋樑。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讀〈本能賦予的技能〉

作者:楊家旺

【讀〈本能賦予的技能〉】2008.07.12 攝於霧峰

親愛的法伯:

讀完《昆蟲記》第一冊第11章後,想起過去您介紹黃翅飛蝗泥蜂時,曾做過的一個實驗。您當時搶走黃翅飛蝗泥蜂正拖著的、已被麻醉的蟋蟀獵物,然後又趕緊送上一隻活蹦的蟋蟀給黃翅飛蝗泥蜂。祂撲上去,發現是隻活蟋蟀,趕緊再補上一劑螫針,您,如願地,觀察到了一隻蟋蟀如何被黃翅飛蝗泥蜂麻醉的過程。這一回,您想故計重施,看看隆格多克飛蝗泥蜂是如何麻醉一隻短翅螽斯的。

當您搶走隆格多克飛蝗泥蜂正拖著的那隻短翅螽斯並送上一隻活蹦的短翅螽斯時,您發現,隆格多克飛蝗泥蜂竟對這隻獵物無動於衷,不願表演螫刺麻醉術給您看,您不明所以,直到檢視許多放置獵物的洞穴後才終於明白,隆格多克飛蝗泥蜂要的是雌蟲,而非雄蟲。這一點,隆格多克飛蝗泥蜂非常堅持,所以,您送上的短翅螽斯雄蟲,祂一點兒興趣也沒有。

精采內文

 

大地之音:《嗚呼》──人與地球的愛情隱喻

作者:林宇中(創作歌手)

歌曲mv請點我觀賞

我一直希望創作一首關於現代環保的歌曲,看完電影《2012》後這樣的想法很強烈,但我想現在年輕人對於太理論或是教育的環保議題興趣不大,所以我將「感情」這元素放進歌詞中,巧妙趣味地將愛情和地球環保做諷刺隱喻。

環保是需要每個人的力量,而我是個音樂人,除了日常生活私下的實踐外,我想我能貢獻的就是利用我的音樂去影響部分的人。當初有這個想法提給公司時,公司的同事都非常贊成這個idea,開始著手創作到寫歌完,其實花的時間不長,很順利。後來給同事聽時,輕快的旋律和趣味的歌詞,讓大家對這首歌的印象很深,但其實原本我創作時的歌曲名稱是:一命嗚呼,但同事覺得太沉重了,所以後來改成「嗚呼」,我也覺得挺好!

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探索南島先民智慧 傳唱台灣森林「原」舞曲

董景生的戀戀民族植物情 作者:汪文豪

在國內的出版界中,很少有一套書的內容在被商業市場認為冷門、小眾而缺乏發行意願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喚起行政機關、研究單位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關注,合作付梓。

在琳琅滿目的政府出版品當中,難得有一套作品能夠陸續入圍2006年政府優良出版品獎、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甚至百尺竿頭地於2010年再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的首獎最高殊榮。

農委會林務局出版的《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與《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系列套書,就是上述不被商業看好,出版內容卻廣獲好評的作品。這套圖書不但為書寫台灣林業歷史開啟了一扇從南島語族出發的觀點,也為因面臨現代化而逐漸流失的原住民傳統文化與智慧,留下真實的紀錄。

農委會林務局顏仁德局長指出,為了永續使用環境資源,傳統的原住民祖先會謹慎地使用植物,並運用神話和宗教信仰,依禁忌、祭典、部落規範等手段,崇敬地利用山林的水、風、火與動植物,達到族群與自然間的共榮共存。但近代工業文明與功利主義,人與環境間講求利用的效率,對山林展開大面積耕種、大範圍獵捕,導致資源快速枯竭,大自然展開反撲。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蛻變的成長

作者:陳峻鵬(puljaljuyan)來義鄉南和村白鷺部落payljus青年、第一任青少年成長班班長;圖: angusan

前言

雄鷹環視著雞母珠的故鄉(tjuru'aladiu),鳥瞰著他的子民們躬耕漁獵,但身上的鷹羽卻逐漸褪色......2007年,一群有著相同的想法與願望的青少年,展開了一連串的部落文化學習歷程,每年都有著不一樣的學習目標,灌輸著部落青少年。迄今大家都有著共同的努力與想法,身穿傳統服飾穿梭在部落中,抬頭仰望天空,雄鷹展翅得更有自信。

成長班的旅程

因緣際會,舅舅angusan接辦展覽的關係,需要人手幫忙,我們幾個小孩子就開始跟著舅舅一起做部落的事情。我也在國二這個階段認識了全新的自己,開始穿梭在部落之中,尋找與我同年齡的朋友。後來舅舅就用「文化成長班」的名義把我們這群國中小學生召集起來,一起參與文化學習跟體驗的課程。我當選班長、ariyas當選副班長,開始自我的尋根之旅。

2007年,開始以部落工藝和傳統美食及歌謠的學習;翌年,以部落masalut(小米收穫祭)文化為課程綱要,走入山林裡,認識男孩子應該要知道而且要做到的papuljiva(情柴禮);第3年,回到舊部落,認識舊部落生態與動植物足跡,以及各家團的傳統領域與部落傳說故事;第4年,以育樂營的方式帶領更小的小朋友參加活動與學習,再配合拜訪東部拉勞蘭青年會,得到相當的震撼教育與自我省思;2011年,成長班要邁入第5年之際,還有很多事情要學習,但是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經營,才能建造出堅固的橋樑。

光榮

成長班讓很多部落青少年學到很多,也對自己在部落的參與感到光榮,讓很多部落老人家感到溫暖與感動。saulu是成長班成員之一,他的變化讓我深感安慰與感動。saulu從小在外讀書,來自平地朋友的歧視,使他從小不敢承認自己原住民的身分、身上絕對不會戴著跟排灣族有關的飾品,但是在這幾年接受文化成長班的洗禮之後,他後來在外的生活反而更勇敢突顯出自己的特質,更驕傲介紹自己的文化與族群......也許成長班的過程就是會這樣讓人跟自己的文化更親近,然後產生無比的勇氣與毅力,令人感到欣慰。

美麗的邂逅

2011年寒假,有著不同的使命要給予部落青少年,就是安排臺南女中一個名為臺灣文化隊的社團造訪南和村,在短短幾天經歷部落的文化與生活,過程中她們有了很多的看見。當然除了她們的看見,我們也有我們的看見,以我來說,我發現了組織的協調和持續的認同感,可以引領一個團體邁入7年、8年等無數個年頭。這次部落遊學她們社團有許多的學姊參與這次活動,讓我很感動,從畢業學姐們的回來參與,發現團體的延展性與存在的意義,也看見了我們部落青少年的不足與可能。透過這次的文化交流,也許會讓青少年發現自己那不足的我以及那可以的我。

謎題

青年加入文化傳承的行列,為原民文化注入新血。

小我一歲的女中文化隊社長冠卉問:「這個村莊當中,一定有很多人還不了解、甚至沒有加入文化成長班,那麼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怎樣去解決?」對於一個未曾思考過的問題,讓我從疲憊當中驚醒。想起第1年的人員與現在的成員,讓我發現,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時間上給人的認同感與自我的信念,會讓參與在這個團體的人員有所汰換跟轉變。我的做法就是走入部落裡,積極參與各方面的青年組織,讓我了解接受傳統信仰的青年、堅持教會信仰的青年,都是我們部落的青年,其實對於成長班,還有需要進步的空間。

年齡所及

聖經提摩太前書4章12節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讓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有一股來自上面的力量,感受許多正向能量和思考之後,做了許多功課,也讓自己睡覺的時間縮短很多,可是得到的甜蜜果實比其他人還要豐豐富富。

很多事情在參與籌備之後,反而讓青少年們了解到,原來許多有關社區總體營造和社區組織的重要性是如何,也讓我們懂得更多踏入社會所要學習跟準備的事情。成長班也是很多青少年學習社會化的踏板,誰說青少年不能做大人做的事情,只要自己相信,沒有什麼辦不到。

給成長班青少年的話

部落裡對我們近來的表現有些聲音,其實我都是第一個知道,但我選擇不說,上帝自有安排與成全。但是我們還要努力用功,去打造全新的自己。基於一個領導者,有些決定希望大家要去幫忙完成,不要讓這個團體只有1、2個人跟舅舅在做事,舅舅說:「青少年都三分鐘熱度喔!」我說是比較喜歡玩啦,可是認真的時候還是很認真啊!有些行為,基於別人的眼光看來是失望的;有些動作,在別人看起來是驕傲的,但是無論如何我們自己都要知道,該怎麼做才對。2011年才剛開始還沒結束,希望我們都能即將再創奇蹟、再次感動你我。

※本文轉載自部落客報到

Top

 
 
 

專欄作家:讀〈本能賦予的技能〉

作者:楊家旺

【讀〈本能賦予的技能〉】2008.07.12 攝於霧峰

親愛的法伯:

讀完《昆蟲記》第一冊第11章後,想起過去您介紹黃翅飛蝗泥蜂時,曾做過的一個實驗。您當時搶走黃翅飛蝗泥蜂正拖著的、已被麻醉的蟋蟀獵物,然後又趕緊送上一隻活蹦的蟋蟀給黃翅飛蝗泥蜂。祂撲上去,發現是隻活蟋蟀,趕緊再補上一劑螫針,您,如願地,觀察到了一隻蟋蟀如何被黃翅飛蝗泥蜂麻醉的過程。這一回,您想故計重施,看看隆格多克飛蝗泥蜂是如何麻醉一隻短翅螽斯的。

當您搶走隆格多克飛蝗泥蜂正拖著的那隻短翅螽斯並送上一隻活蹦的短翅螽斯時,您發現,隆格多克飛蝗泥蜂竟對這隻獵物無動於衷,不願表演螫刺麻醉術給您看,您不明所以,直到檢視許多放置獵物的洞穴後才終於明白,隆格多克飛蝗泥蜂要的是雌蟲,而非雄蟲。這一點,隆格多克飛蝗泥蜂非常堅持,所以,您送上的短翅螽斯雄蟲,祂一點兒興趣也沒有。

即使您終於明白隆格多克飛蝗泥蜂要的是短翅螽斯雌蟲也沒用,因為您根本找不到短翅螽斯雌蟲。這項實驗一等,竟等了20年。您寫道:「進行昆蟲學研究真是命運多舛:你拼命追求時往往碰不到;一旦你忘記了牠,牠卻來敲你的門。為了看看隆格多克飛蝗泥蜂怎樣把短翅螽斯當作祭品,我已經多少次徒勞無功地奔波,多少次因一無所獲而煩心!20年過去了......」

「隔了20年,埃米爾給我3隻短翅螽斯。我用鑷子把隆格多克飛蝗泥蜂的獵物取走,立即用我的短翅螽斯換上,這些短翅螽斯的腹部末端跟偷走的獵物一樣帶著刀。隆格多克飛蝗泥蜂衝向新的獵物,用大顎咬住獵物馬鞍狀的前胸,橫跨在上面,然後拱起腹部,用腹部在末端掃過昆蟲的前胸,無疑是在那上面刺了幾下;可是因不易觀察,我無法知道究竟刺了幾下。」

法伯,您終於如願了,恭禧您。您還發現,被麻醉的螽斯,雖然無法動彈,但是大顎和跗節仍有力道,這除了會給泥蜂帶來危險,同時也增加了拖行時的阻力。大顎可能咬傷泥蜂,跗節則可能緊抓草莖致使難以拖行。進一步,您發現隆格多克飛蝗泥蜂會用顎尖壓迫螽斯的腦袋,讓螽斯的腦神經節受損,但又不會腦死,因為一旦腦死,獵物便會真正地致命,如此,出生的下一代就無法享用新鮮的肉食了。對隆格多克飛蝗泥蜂的高明手術,您無比地敬佩,您說:「我深信,很少有人能夠跟這些靈巧的生物比試靈巧。」法伯,您知道嗎,我想到的卻是一部電影:《人魔》。

您在這一章還提到一個實驗,讓一隻活的螽斯不給食物地活在暗處,與一隻被麻醉的螽斯相比較(當然牠也無法進食)。結果,「嚴重受傷的昆蟲,在同樣條件下,比完好無損的昆蟲存活的時間長了4倍如此看來,似乎應該造成死亡的原因,事實上卻成了生命延續的原因。不斷活動的昆蟲身體器官因運作而耗損,癱瘓的器官則因休息而得以保存。」

這一章,由於您提到事隔20年才得以擁有雌螽斯重做昔日未竟的實驗,且您在文章中說過這些短翅螽斯的腹部末端跟偷走的獵物一樣帶著刀。我知道,「帶刀」正是雌螽斯的特徵。在台灣的野地,有許多螽斯,帶刀的雌螽斯不難見到,由於您提到的這種螽斯,中譯名稱為短翅螽斯,於是我找了一種中文名類似的螽斯,叫作短翅細蟴(Conocephalus japonicus),茲將這種昆蟲的照片分享給您(就是信件開頭的那3張照片)。

在尋找我拍過的這種螽斯照片的過程裏,我產生了一些思考。(這都得感謝寫信給您這一舉動,因為寫信給您的過程,往往引發我更多的思考,所以,請容許我繼續寫信打擾您。)我發現我所拍到的3隻短翅細蟴很可能都是雌性若蟲。首先,是左上角那一張照片,我不確定祂是雌是雄,因為我覺得早齡的若蟲即使是雌性,刀一般的產卵管性徵也許尚未顯現,因此,說祂是雌性也有可能。而上圖的若蟲,很明顯地看見了產卵管,只是長度不及身體的一半。而左圖的產卵管,已和身體一般長,我想,祂應該是終齡若蟲了吧!我很希望能在網路上找到從一齡到終齡若蟲而後成蟲的雌雄短翅細蟴的連串照片,可惜我並沒有找到這樣的照片。我相信,這樣的一連串生活史照片將可以幫我解謎一些問題。

我會將這一希望擺在心裏,像您將短翅螽斯的實驗擺在心裏一樣,不過,我非常不希望自己也像您一樣需要等上20年才有答案。但我不得不說,您這20年的等待,正是令人佩服之處,那是一種耐心與毅力的堅持,一種真正的昆蟲觀察家所應該具備的人格特質。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

Top

 


 
 

大地之音:《嗚呼》──人與地球的愛情隱喻

作者:林宇中(創作歌手)

歌曲mv請點我觀賞

我一直希望創作一首關於現代環保的歌曲,看完電影《2012》後這樣的想法很強烈,但我想現在年輕人對於太理論或是教育的環保議題興趣不大,所以我將「感情」這元素放進歌詞中,巧妙趣味地將愛情和地球環保做諷刺隱喻。

環保是需要每個人的力量,而我是個音樂人,除了日常生活私下的實踐外,我想我能貢獻的就是利用我的音樂去影響部分的人。當初有這個想法提給公司時,公司的同事都非常贊成這個idea,開始著手創作到寫歌完,其實花的時間不長,很順利。後來給同事聽時,輕快的旋律和趣味的歌詞,讓大家對這首歌的印象很深,但其實原本我創作時的歌曲名稱是:一命嗚呼,但同事覺得太沉重了,所以後來改成「嗚呼」,我也覺得挺好!

不管環保或是愛情裡都有我們不願面對的真相,千金難買早知道,愛情、生命、地球、環保,彌補都要趁早。也希望藉由這首歌曲, 警惕大家注重環保,這個生命是需要愛,處處都需要愛,用愛去愛這個地球,如果這地球不快樂,那誰都不會快樂了。

Top

 

自然書訊:探索南島先民智慧 傳唱台灣森林「原」舞曲

董景生的戀戀民族植物情

作者:汪文豪

在國內的出版界中,很少有一套書的內容在被商業市場認為冷門、小眾而缺乏發行意願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喚起行政機關、研究單位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關注,合作付梓。

在琳琅滿目的政府出版品當中,難得有一套作品能夠陸續入圍2006年政府優良出版品獎、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甚至百尺竿頭地於2010年再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的首獎最高殊榮。

農委會林務局出版的《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與《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系列套書,就是上述不被商業看好,出版內容卻廣獲好評的作品。這套圖書不但為書寫台灣林業歷史開啟了一扇從南島語族出發的觀點,也為因面臨現代化而逐漸流失的原住民傳統文化與智慧,留下真實的紀錄。

農委會林務局顏仁德局長指出,為了永續使用環境資源,傳統的原住民祖先會謹慎地使用植物,並運用神話和宗教信仰,依禁忌、祭典、部落規範等手段,崇敬地利用山林的水、風、火與動植物,達到族群與自然間的共榮共存。但近代工業文明與功利主義,人與環境間講求利用的效率,對山林展開大面積耕種、大範圍獵捕,導致資源快速枯竭,大自然展開反撲。

「就像八八風災給我們的啟示,我們必須學習原住民老祖宗的自然智慧,更謙卑地崇敬山林,取所當用,珍惜大自然給我們的動植物資產,」顏仁德為這三本書的出版,做出這樣的註解。

現任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同時曾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的董景生,是催生這三本書的幕後功臣,也是搭起林務局、林試所與環資會合作橋樑的核心人物。在林務局的經費支持、林試所的研究資源與環資會義工們無私的投入下,《綠色葛蕾扇》、《走山拉姆岸》與《邦查米阿勞》除了受到國家出版獎的評審肯定,還意外地得到國外讀者的迴響,寫電子郵件向董景生請教更多關於台灣原住民的資訊。

與時間賽跑的民族植物書寫

「每次到部落進行民族植物利用調查,就是跟時間在賽跑,因為這些傳統智慧消失得很快,遠遠超過我們探索與記錄的速度,」董景生每談起從事民族植物學的研究時,都會不禁流露出些許地憂慮。

董景生與原住民部落結下不解之緣,始自廿多年前大學時代為了採集蘭嶼角鴞的叫聲,獨自在蘭嶼達悟族部落和族人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那時,他背著錄音設備,趁著天黑躺在部落的路上,望著天上點點繁星,聽著不遠處潮來潮往的海浪拍打聲,還有森林裡的蟲鳴鳥叫。沒有城市的光害與喧囂,董景生愛上部落的渾然天成,靜靜欣賞與體會這兒難得的純真自然。

在部落,偶爾有路過的達悟族人打量著董景生這個外地人的特別行徑,停下來與他聊天。言談之中,部落的人常猜想不透地對他說:「為何你們都市人這麼羨慕部落的生活?這裡的一草一木很平凡吶,怎麼比得上都市裡的五光十色好玩?」

這樣的對話讓董景生發現,部落年輕人對自己在家鄉坐擁的知識寶藏,竟如此冷漠看待,驚覺原住民利用大自然動植物的傳統智慧,正隨著時間的推進而加速流逝。日後走訪其他部落,董景生更充分感受到原住民長輩們因部落年輕人外流,苦於傳統文化與知識無從傳承的擔憂。

「因此我把自己界定為橋樑的角色,透過在部落的參與式訪查,將原住民長輩利用動植物的知識與文化記錄出版,希望回饋給部落的中小學進行傳承,」董景生説。

而這樣的態度也因此串聯起一些在個別部落研究或生活的夥伴,組成了高效率的調查出版團隊,「整個工作團隊從文字、攝影、翻譯、插畫、編輯通通都是浸淫多年卻少為人知的素人,因應不同的部落也有不同的在地夥伴加入,出版過程因而展現出我們的誠懇」。

綠色葛蕾扇 台灣林業的南島智慧

《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就是董景生發揮橋樑角色的第一本成果。他回憶起對於南澳地區泰雅族民族植物的關注,始於林試所的一個前期研究,目的是要探索日本人記載南澳的泰雅先民在採取山田燒墾的方式與山爭地後,為何又將台灣赤楊種植在耕地上?

「原來南澳的泰雅先民在現代科技發展前,居然早就知道種植赤楊對改善地力的好處。這樣的利用方式,具備了現代林業經營的雛型,也讓我們不禁佩服先人的智慧。」董景生表示,從科學的觀點分析,台灣赤楊是一種富含根瘤菌,可以幫助土壤固氮的速生樹種,種植赤楊可以增加耕地的氮含量,而泰雅先民對森林的多元利用,也十分符合稱呼這塊土地為「葛蕾扇」的意義─攀爬看見美麗富庶的平原。

由於採取參與式調查,三年下來,研究團隊對南澳泰雅產生濃厚的情感,也感受到留存在寥寥幾位五、六十歲以上耆老腦海中的傳統文化記憶與知識,隨著老人家一一過世,面臨傳承中斷的危機。為了激發南澳泰雅年輕一代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董景生遂有將研究成果出版的構想。

「本書並不符合學術出版品的標準,找遍國內相關出版社,卻沒有人願意出版這本書,原因在於本書涵蓋的地理範圍太窄,只限於南澳泰雅族,而非南澳地區或全台泰雅族,沒有市場,」董景生回憶當時到處碰壁的情形。所幸在林務局保育組王守民先生協助,加上王光玉、陳國瀚、許嘉錦等朋友的加入,《綠色葛蕾扇》得以順利出版,並獲得2006年優良政府出版品獎。

本書獲獎,既是再接再厲的動力,也是自我要求的壓力來源。有感於位處西部中央山脈的布農族因為與漢人社會接觸頻繁,傳統文化與智慧流失的情形更為嚴重,再加上董景生過去在部落結交的布農族拜把兄弟不幸猝逝,讓董景生發下要為布農族傳統文化與智慧留下紀錄的宏願。《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於是誕生。

走山拉姆岸 認識布農的小百科

董景生說,布農族是台灣垂直分佈最廣的民族,大部分的族群主要位居崇山峻嶺中,因此無論是日治時代或國府時期的台灣林業開發與經營,都看得到布農族人參與其中,而「拉姆岸Lamuan」一語在布農族人心靈深處,意謂著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地域,不但代表著美好的昔日,更象徵著悠遠的未來。因此本書以「走山拉姆岸」為名,也有記述布農族如何生活在中央山脈,利用植物開創永恆Lamuan的寓意。

不同於第一本書《綠色葛蕾扇》定位給南澳泰雅兒童閱讀以及觀光客進行生態旅遊的指南,《走山拉姆岸》則定位為認識布農族文化、生活、信仰與植物利用的百科全書,除了用中文書寫內容,更增加布農語和英文版本,輔以精緻的線描插畫與圖像。這樣的編輯方式,不但有助於國外研究者使用,借由作者之一的邦卡兒的母語能力,希望有助於布農族群的知識傳承。

《走山拉姆岸》也突顯了人類學家與民族植物學家在解讀原住民文化祭儀能力上的差別。例如同樣是利用植物,布農族的巫師會利用高山芒作為祭典儀式的「祭器」,用來降福袪邪,至於台灣澤蘭則被用來祈求遠離疾病。

「人類學家若對植物分類沒有深入的研究,可能無法辨識不同祭典所利用的植物差異,這也是民族植物學家的優勢所在,」董景生說。

這本介紹布農族的百科全書,再度榮獲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的肯定。董景生指出,《走山拉姆岸》的出版,希望打破一般人講到布農族,就馬上聯想到板曆和八部合音的刻板印象。知名的自然書寫作家劉克襄在部落格上寫推薦介紹時,即盛讚本書對布農的介紹深入淺出,對於山林狩獵的書寫詳實,啟發了讀者對於布農生活智慧的崇敬想像。

邦查米阿勞 從祭典觀察出發

相較於《綠色葛蕾扇》、《走山拉姆岸》的編寫出於傳承原住民傳統智慧的動機,《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的出版,更增加了反省主流社會將具有深厚意涵的原住民祭典當成行銷觀光賣點的觀察。

「自然就是廚房,有需要才去取用,」董景生形容原住民外出採集食物是一種睿智的生活態度,不過分的需索土地,並且對自然心存敬畏,而東台灣阿美族各個部落因為地區節氣與植物分布型態的差異,對於植物利用形式與祭儀的進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近年來政府為了行銷觀光,將阿美族不同部落的祭典集中成為聯合豐年祭,會場外的攤位也千篇一律地販賣與西部農村相同的產品,使得祭典文化意義變淡、商業氣息漸濃,聯合豐年祭變成一種四不像祭典,失去原本的意義,也扼殺了原住民的文化多樣性。

除此之外,農政單位有時善意地推廣某些作物,沒有考慮部落文化的差異性,也間接加速了原住民傳統植物利用智慧的流失。

「現在對於紅藜的善意推廣,可能會造成區域性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消失,因為對部分原住民族如阿美族而言,紅藜不是他們釀酒的民族植物,」董景生強調。

因此《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的出版,可說是取其「到田裡看看吧,阿美族!」的務實精神意涵,由花費十數年時間在部落工作的黃啟瑞帶領美編鄭惠敏、攝影許嘉錦、插畫曾麗俐等固定班底,走訪東台灣幾個主要的阿美族部落,研究祭典儀式,如捕魚祭、捕鳥祭、相撲祭及豐年祭等,分析部落之間不同的植物利用,如:里漏部落的生薑葉的避邪,吉安鄉的野菜市場的蔬果,馬太鞍部落的生態捕魚法等,內文刻意交織大量阿美語,娓娓道出阿美族多元的生態知識與文化。

也由於本書詳實地記錄阿美族人如何遵循花東海岸大自然規律,與環境共生共存,並將各個季節、時序的植物變化與特性,完整結合阿美族部落的日常祭儀生活,《邦查米阿勞》更上層樓,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的首獎殊榮。

董景生說,當前原住民部落裡的耆老逐漸凋零,民族植物已經逐漸從日常生活用品轉為歷史紀錄,「希望原住民朋友能夠以自己老祖宗的民族植物智慧為傲,也希望漢人朋友能夠跳脫『關懷輔導』原住民的角度,真正地從部落精神出發,理解民族植物在每個不同部落的真實意涵,而不只是一再地複製聯合豐年祭與行銷觀光。」

出版成果回饋原鄉

雖然《綠色葛蕾扇》、《走山拉姆岸》與《邦查米阿勞》連續獲得國家出版獎的肯定,身為出版者的林務局也不忘回饋原住民部落,將套書贈予相關地區的中小學。董景生說,基於對於「原住民族基本法」的重視,這三本書的智慧財產權強調為部落共有,研究成果也與部落共享,而這也是國內出版界當中,對利用原住民傳統智慧所展現出少有的謹慎與尊重。

即使連連獲獎,董景生還是不斷提醒自己與研究團隊,認真檢視對於原住民族的植物利用是否有文化上的錯誤解讀。他說,描繪植物的形體很容易,但研究者與被報導者之間的文化差異,卻不見得能夠完全克服,而這也是從事民族植物研究的困難之處。因此問董景生下一本介紹原住民山林智慧的書籍主題為何?只見他既期待卻又戒慎恐懼地說:「可能是魯凱下三群或達悟吧,但若在沒有充分準備與考證下出版,怕反而出錯傷害了部落。」

或許就是董景生團隊如此嚴格的自我要求,下一冊高水準的部落民族植物書寫作品,指日可待。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張慧芬、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    ‧副刊責任編輯、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