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7.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立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苦勞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部落客報到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東亞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
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台灣大百科
Earth Charter Initiative
Salmon Nation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環盟彰化分會

珊瑚礁學會


 
 

自然人文:竹南蛇窯國寶老陶師--林添福86陶藝特展

作者:munch(文字工作者)

苗栗竹南蛇窯林添福老先生,今年86歲,從14歲開始學作陶,在台灣已是少數歷經日本師、福州師的訓練,保留著台灣早期作陶記憶的匠師,更珍貴是在作陶的生產流程中,也是少數懂得採土、練土、擠胚,建窯、燒柴等全套流程的老匠師。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讀〈石蜂〉

作者:楊家旺

親愛的法伯:

在第一冊第20章,我對您的一段文字印象深刻:「書店有一本關於昆蟲的出色書籍:德.卡斯特諾、布朗夏、呂卡合寫的《節肢動物博物學》。書中圖文並茂,令人目不暇給。可是,唉,價錢實在太貴了!啊!價錢真貴!管他呢,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我那七百法郎的豐厚收入是根本無法面面俱到的,我在某一方面多花了一些,就要在另一方面扣下來。無論是誰,凡是靠科學來謀生的人,都只好用這方法使收支平衡。這一天,我的薪水大大失血,我把一個月的薪金都拿來買了這本書。這一大筆透支,以後要千方百計地精打細算才能彌補得過來。」這段文字讓我想起幾年前的一天……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在凱道作一個小小的夢

作者:胡慕情(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記者)

去年七月,我在中國。一年過去了,旅程的記憶濃縮成為幾個單詞:山、河、毀敗、怪手、災難、農村、發展。

拆,與城。

儘管沿途公路的雪景壯闊、民宅樸實。但相隔一座海峽、分越幾座城市,火車、飛機,一路路地搬換我的軀體,眼睛所見,卻無法置換。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透過勞動與實做參與,尋找與棲地的情感連結

作者:孟琬瑜(文字工作者)

觀霧山椒魚棲地營造工作假期 100-7-2~3

觀霧山椒魚棲地營造核心區域 在營造初期的樣子(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初) 攝影者: 藍梁文

週五晚間,天色逐漸暗沉,浸入一缸鬱鬱墨藍;平地的七月初,流動著熱烘烘的薰風。我帶著四歲半的瑀魚、拎著背包和雨鞋,在竹東下公館跟阿德和小咕嚕說掰掰,等待與棲地組志工會合,沿著迂迴顛躓的山間小路行車,迴旋爬升中暫別山下溽暑,迎向中海拔雲霧故鄉的如水夏夜。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竹南蛇窯國寶老陶師--林添福86陶藝特展

作者:munch(文字工作者)

苗栗竹南蛇窯林添福老先生,今年86歲,從14歲開始學作陶,在台灣已是少數歷經日本師、福州師的訓練,保留著台灣早期作陶記憶的匠師,更珍貴是在作陶的生產流程中,也是少數懂得採土、練土、擠胚,建窯、燒柴等全套流程的老匠師。

七十多年守護家族的蛇窯,燒出許多時代的生活用陶,擔起了一家生計,到現今陶器淡出生活,成為藝術作品,但是林添福依舊在陶藝世界不斷創作。

說創作,對老陶師有點多餘,一生未離開過陶土,興緻一來就是玩土、製陶,深厚紮實的基本功力,加上老年無拘的自由創作,創作已像玩耍,累了休息,有想法就動手,一動手就是神情專注、手藝熟練。於是,在他的作品上,形體無拘、種類各異,看似童趣般的天馬行空,卻可在細節裡,看見七十年陶藝的精確與厚實。

每到蛇窯,總是習慣稱呼林添福老先生為「阿公」,那種話匝子打開,說起台灣製陶歷史,通貫古今,但是一問陶藝,就是一言難盡,因為長期作陶的體悟,已經思緒繁複到難以言喻,於是在「作趣味!」、「自己看!」的笑談中,展現豁達的玩土人生。

今年,阿公86歲,- 陶藝家林瑞華和鄧淑惠夫婦,為父親辦個風光陶藝展,但是開幕剪個采,阿公就想回家,回去苗栗熟悉的蛇窯,他一生工作、安居與守護的地方。陶藝,技術可學,但是人生那份平淡豁達,卻是非得歲月累積、心胸寬厚,才能在作品裡鮮活。

蛇窯國寶老陶師林添福的陶藝展,目前在台北市南海路歷史博物館四樓舉辦,推薦朋友可以去聆賞,看技術、看火候,也看看陶藝裡的淘氣味,或者可以巧遇風趣愛回家的老陶師,在「隨便做、自在看」的笑談裡,體會一代藝師的風範。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

Top

 
 
 

專欄作家:讀〈石蜂〉

作者:楊家旺

親愛的法伯:

在第一冊第20章,我對您的一段文字印象深刻:「書店有一本關於昆蟲的出色書籍:德.卡斯特諾、布朗夏、呂卡合寫的《節肢動物博物學》。書中圖文並茂,令人目不暇給。可是,唉,價錢實在太貴了!啊!價錢真貴!管他呢,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我那七百法郎的豐厚收入是根本無法面面俱到的,我在某一方面多花了一些,就要在另一方面扣下來。無論是誰,凡是靠科學來謀生的人,都只好用這方法使收支平衡。這一天,我的薪水大大失血,我把一個月的薪金都拿來買了這本書。這一大筆透支,以後要千方百計地精打細算才能彌補得過來。」這段文字讓我想起幾年前的一天……

幾年前的一天,我突然想搭火車到某地去觀察昆蟲,想了想,決定到位於集集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去觀察。搭火車的好處是,可以在火車上讀書,感覺悠閒又充實。在集集火車站下車後,必須沿自行車專用道再步行兩公里才會到特生中心,走這段路是另一種悠閒與充實的感覺。到達特生中心後,我在植物園區體驗第三種悠閒與充實,尋找蜘蛛與昆蟲,觀察祂們、給祂們拍拍照。植物園區觀察完後,走進室內展區,隨意瀏覽,以一種悠閒的心情瀏覽,逛到一間圖書室,忍不住走進去,架上有許多自然生態的書籍,有興趣的,便從架上抽出,翻翻看看,一本換過一本,有一種充實感,這是第四種悠閒與充實。其實,架上的書多數都曾在書店裏被我翻過,但是卻有一本書讓我眼睛一亮,因為這是一本我不曾見過的書,且這本書的書名挺吸引我的,於是從從架上取下,瀏覽一遍,覺得這本書對我這位昆蟲觀察者來說,可增進我對昆蟲的了解,便決定要更仔細地讀讀它。於是,我找了一個座位,坐下來,試圖讓心情繼續保持悠閒,我開始研讀目錄和幾個有興趣的章節,讀著讀著,心想,這本我原以為可能看不太懂的書,其實還滿合我的口味,甚至還能讀出欲罷不能的感覺,好,應該要買一本來仔細閱讀。這麼一想,我的心情就不悠閒了,無法再讀下去了,頭腦開始思考要怎麼才能買到這本書?怎麼才能很快地擁有這本書來滿足我欲罷不能的閱讀?書局我怎麼沒見過這本書呢?這些念頭讓我無法悠閒,讓我決定不再悠閒,我必須馬上積極行動,想辦法買到這本書才行。

書名《昆蟲學概論》(顯然是昆蟲系的教科書)。徐堉峰編譯(我知道他是台灣師大的老師,蝴蝶專家)。原著作者有兩位(我當然沒聽過他們,所以從略,但我知道他們是澳洲人)。翻開版權頁,合記書局總經銷(我也沒聽過這家書局),但全省的經銷點我看到了台中店的地址和電話,隨即撥了一通去問,知道書局尚有這本書,並問了一下書局的所在位置,確認後,隨即,悠閒盡失。我立刻將書放回書櫃,以一點兒也不悠閒的快步走回集集火車站,恨不得走到火車站時,馬上就有一班火車可搭(或許當時真是如此也說不定,不過我已不記得這個細節了)。回到台中火車站後,立即趕去書局,真的,令人感動的,這本書竟然當天就買到手了。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每晚都花了時間閱讀這本《昆蟲學概論》,一章一章讀,直到最後一頁。

雖然書裏頭的內容我也幾乎不復記憶了,但我卻對當時找到它,當日擁有它,接下來每一日、每一章讀它的記憶猶新。法伯,我相信您對《節肢動物博物學》的擁有與閱讀,當下的心情一定也和我一樣。不,應該說您肯定比我更狂烈想擁有它、想閱讀它,因為那本書要花您一個月的薪水(如果要花我一個月薪水我一定不會買),您還寫道:「我一口氣把書讀完,就像俗語說的狼吞虎嚥……當我第一百遍翻閱這本書時,我內心有一個聲音隱隱約約地對我輕聲說道:『你也會成為昆蟲的博物學家的。』」(一百遍!法伯,您真夠瘋狂。想想自己的《昆蟲學概論》只讀過一遍,常想要讀第二遍,但幾年過去了卻遲遲還未行動。)

《昆蟲學概論》有六頁的彩色照片,第一頁的第一張,也就是編號1.1的昆蟲,是一隻皇蛾(Attacus atlas),圖片的文字說祂「是最大型的鱗翅類之一,展翅約為24公分且翅面積較任何其它蛾類為大。」我曾在2003年3月29日,於龍騰國小拍到祂的一片翅翼,有些褪色,但仍不失祂那充滿詭異紋色的美。法伯,我就以這張照片,作為這一章讀後給您的回饋了。

Top

 



 
 

自然人文:在凱道作一個小小的夢

作者:胡慕情(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記者)

去年七月,我在中國。一年過去了,旅程的記憶濃縮成為幾個單詞:山、河、毀敗、怪手、災難、農村、發展。

拆,與城。

儘管沿途公路的雪景壯闊、民宅樸實。但相隔一座海峽、分越幾座城市,火車、飛機,一路路地搬換我的軀體,眼睛所見,卻無法置換。

在麗江古城外不到一公尺的距離,處處是大大的「拆」。華廈平地起。號稱天域、邁向陽光。在香格里拉的旅社裡,小小的電視機簡介著黑龍江現今的農村發展情況:公司化經營的農業,農民住在集中式的住宅。往藏區的路上,必須不斷穿山而過,地下水哐啷滴答地灑落在我們行經隧道的車頂;隧道外,是一條條被截斷破碎的大河。人被搬運到城市裡。電視機裡播映的是聯誼節目。來自中國全省各地的農民,無論青壯,言說著他們出身農家的樸實、忠厚、孝順,祈求女性的青睞。但女性們比較著這些人的職業、薪資,認真地拒絕誠懇的告白:「不是來了城裡,就是城市人。」

那些景象,一直讓我想起台灣。

十五日那天,我在沙溪。大理的一座小小古鎮,被稱為「文明遺忘的地方」。但在這個小鎮,我卻異常放鬆。十六日一早,去趕集。農民們挑來自植的蔬果,交換肉品、補鞋買衣。

相較於幾天前的麗江,沙溪保有了「生活的面貌」。

麗江的夜晚,被我們戲稱為「百鬼夜行」。街道上開滿酒吧、放著刺耳的音樂,多元的族群穿著特殊的傳統服飾,扭腰擺臀。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自己置身在泰國的海島。整座古城,幾乎被外來客佔據,你得在城外,才看見原本住在這城的人。她們在城外圍成一圈,以口就歌,跳起傳統的舞。城市容不下一些人,城市要的是分工、一致、購買而非交換。

城市容不下生活。

生活是看見人。看見依賴。

城市的發展必須把這些隱藏,或說掩埋。

當晚,連上網路,翻牆收信,台灣的朋友們睡在凱道,反對徵收、反對拆遷。為了「保有生活的面貌」。或為了,保有得知生活面貌的可能性。

(照片來源:鐘阿雄)

從樂生、到國光、中科及至灣寶、大埔…,這些農村,或社群,所面對的,挑戰的,是保有被遺忘的權力、保有腳底踩踏的這塊土地與「我」的連結與想像。

「我」即是自己。所謂生活,是透過各種綿密的細節織交而成的整體,不只是房子。不只是居所。不只是一塊可耕種的地。不只是記憶與風景。不只是一片海或瀕絕的物種。不只是「一種」價值。它不固定,反而充滿變動,恰恰與必須穩固的城市相反。

農村之所以在這些年能召喚這麼多人,正是因為在農村得以拼湊起生活感:清晨起身的溫度、家畜的啼叫,一盤菜餚如何生產與產生。書本裡教導的剩餘價值之外的另一種可能⎯非物質的,非消耗性的,可累積的。透過這些得以看見「我」的可能與得以存在的理由。土地之於孕育,在農村異常清晰:不僅孕育食物。還有人。還有夢。

※本文摘錄自作者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Top

 

自然書寫:透過勞動與實做參與,尋找與棲地的情感連結

作者:孟琬瑜(文字工作者)

觀霧山椒魚棲地營造核心區域 在營造初期的樣子(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初) 攝影者: 藍梁文

週五晚間,天色逐漸暗沉,浸入一缸鬱鬱墨藍;平地的七月初,流動著熱烘烘的薰風。我帶著四歲半的瑀魚、拎著背包和雨鞋,在竹東下公館跟阿德和小咕嚕說掰掰,等待與棲地組志工會合,沿著迂迴顛躓的山間小路行車,迴旋爬升中暫別山下溽暑,迎向中海拔雲霧故鄉的如水夏夜。

觀霧山椒魚棲地營造核心區域 現在的樣子(民國一百年四月初)

這是觀霧山椒魚解說進階訓練的第四次,由棲地組主辦棲地營造體驗工作假期的前一天夜晚。管理站外,停放著棲地組伙伴藍梁文大哥的貨車,滿載著園藝工具,以及從雪霸管理處汶水苗圃挑選過,適合在棲地栽種的原生植物苗。而參與畫畫課的幾位志工,則提前在中午抵達觀霧,將近晚間十點,仍孜孜不倦地一面聆聽生態影片導演的指導,一面描繪、揮灑著棲地植物葉片的水彩畫;經由作畫過程的觀察與筆下呈色,進行著一種自然經驗的累積。

這張是禎蔚的素描 陳導和瑀魚在跟蝌蚪寶寶說話 她幫蝌蚪寶寶取了名字叫做"長腳青蛙"。

夜色深沉,帶領解說訓練的管理站解說員彭文禮大哥,仍和棲地組小組長邱大,及工作假期的規劃人梁文大哥,仔細研議著接下來兩天的工作流程與細節。

受到燈光吸引、自附近森林湧來的夜蛾,振翅輕輕撲擊著玻璃窗,似乎在這逼近〈小暑〉的盛夏夜晚,趨向某種高峰。

週六清晨,窗外響起一陣清亮的歌吟;一隻青背山雀前來巡視夜生活過後棲止在窗邊、陽台上的飛蛾,以嘴喙銜回巢中,育養牠們嗷嗷待哺的幼雛。我和瑀魚一邊觀察撿拾著昨夜闖進管理站門前的蛾,一邊漫步到大鹿林道邊的水溝,尋找落葉、觀察蝌蚪。

 

另外幾位參與工作假期的志工夥伴,則從昨天深夜到今晨分別自各地出發,設法趕在工作開始前前來會合。隨著工作伙伴到齊,幾位志工大哥們隨即套上雨鞋,開始著手工作前的準備。先將貨車移到最靠近棲地的路旁邊坡,沿著陡峭卻是到達棲地最短路徑的山坡,以接力方式傳遞,陸續將工具及一籃一籃的植物小苗搬進棲地。

從二月底在汶水舉行觀霧山椒魚解說基礎訓練開始,許多參與訓練的解說志工便陸續反應,希望能有棲地營造的實務參與經驗。尤其是棲地組的夥伴當中曾經實際參與過棲地營造的只有熟悉園藝工作的梁文大哥一位。

現今棲地營造的核心區域已經隨著初期由管理站與警察小隊合作移除芒草、植入原生樹種、水源引入、運來腐木石塊進行環境佈置…加速了火災過後十餘年仍停留在芒草叢生狀態的貧瘠土地演替,成為層次豐富的近自然林,以及適合觀霧山椒魚繁衍的緩流水域。複層林的覆蓋,使得營造棲地的溫度降低、溼度提高、昆蟲與其他無脊椎動物數量增加,動植物種類遠比營造之前豐富。

然而多數解說志工只能從課堂與資料照片知道這段營造歷史,缺乏營造歷程的參與,以及與土地互動的情感連結。往後棲地組成員經過四月、五月、六月觀霧山椒魚進階訓練的小組工作坊,與當初負責棲地營造計畫的陳進發導演討論如何創造參與機會,進行實作的可行區域及進行方式,而使這次工作假期逐漸規畫成型。也讓沒有參與過棲地營造時期的解說志工,能在棲地的周邊區域,親身體驗參與棲地改善的施作過程。

這次工作假期實作的區域,位於棲地營造主要區域的西側,目前規劃了一處適合欣賞落日與進行解說環教活動的觀景平台。與棲地核心區域及雲霧步道的山坡一樣,同是民國八十四年耶誕節前夕因遊客生火不慎引發森林大火後,十餘年間始終停留在芒草叢生狀態的土地。工作假期前幾天,觀霧管理站的兩位原住民解說員新康大哥和中華,已經先花了幾個工作天將高大的芒草連根除淨。接連著幾天的午後對流雨,將土壤浸潤得鬆軟而潮濕。

在陳導傳承棲地營造經驗,彭大哥和小組長說明工作任務與期許後,先根據現有的原生植物特性和對日照需求情形,大致規畫植栽區域,梁文大哥提醒大家連同培養土仔細取出小苗、注意掘土深度及覆土高度,工作夥伴們便拿起工具分頭進行。

陳進發導演傳承棲地營造經驗。

將近二十位大小志工的工作組合十分奇妙,實際上並沒有精細的任務分組,然而所有成員始終自發地找到待進行的工作,並很有默契地自成合作完美的小組。大致上,拿著大工具的幾組負責將土深掘與木本植物栽種;拿著小鋤頭的負責較精細的台灣百合和抓地力強的地被植物普剌特草種植。並分別在這些植物小苗旁邊釘上竹竿以為識別,避免無意間踐踏。而完成自己工作部分的夥伴,也主動加入其他夥伴的工作,工作間愉快分享著植栽經驗與植物知識,在中午前,就已將汶水管理處苗圃帶來的大半植物種植完成。

雖然來過觀霧至少數十次,我卻從未曾挖掘過觀霧的泥土,握著小鋤頭一鋤一鋤地挖下去,有時是鬆軟、充滿孔隙、爬蟲鑽行的土層,有時是堅硬的礫石與蔓延的植物根系;我用左手捧著剛從盆中倒出,包覆著培養土、結著小小鱗莖的台灣百合,放進方才掘好的坑洞,覆蓋上棲地的泥土,想著它們將開始馴化、適應野外環境,在充滿各種無脊椎動物與植物種子的土壤,學習在地化與生存適應,使我有一種奇異的感覺,關於生命的冒險旅程。我想,如果原生植物的小苗也有「夢想」的話,應該會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離開盆栽與培養土,生長在真實的、充滿生存競爭與挑戰的土壤之中吧?

午後雲霧聚攏,戶外下起了對流雨,於是我們待在室內進行複層林的棲地解說討論。下午三時雨停,返回藪鳥鳴聲清脆流轉的棲地,由小組長帶領棲地解說示範,以及往後長期監測紀錄的討論。並由每位解說志工各自進行棲地巡迴,再一同選出適合做物候紀錄的代表植物。
晚間則進行棲地組Q&A討論。

隔天一早,我們再套上雨鞋進入棲地,分別將前一天的樹苗種植完成,在植栽間的空隙補植地被與草本,並將太高的植株和折斷的地上部分進行修剪及扦插。雨鞋在一步一踏間,陷入濕軟的泥土,滿懷著成林的願景、雙手種下植物時,辛勤的汗水也隨之滴入;我們以植樹在土地上延續著個人有限的生命,也為地球降溫盡一分小小的力量。種植的部分就在志工們的努力投入下陸續完成。

在清理這片芒草地的時候,遺留著幾段二葉松的腐木,幾位志工大哥協力將腐木搬上平台,並由留在棲地的夥伴合作將腐木佈置在步道旁;一方面可以提供小動物覓食與繁衍之處,一方面腐木上慢慢長出各種蕈類,也能提供極佳的觀察與解說素材。搬動著腐木的時候,就發現了其中一根腐木上有漫走的菌絲和許多正忙碌搬運著白色蟻蛹的螞蟻,志工隨即發揮解說專長,引導小朋友們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

另一組志工們則下到樂山林道上,從林道邊的水溝中收集腐植質與落葉,以接力的方式將沉重的落葉腐植質沿著邊坡搬回棲地。別小看這些溝中淤積的腐植質與落葉,大雨的時候,有可能被沖到下方某處造成阻塞,而使雨水溢流、沖刷侵蝕路面,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道路邊坡的坍塌。然而我們將腐植質與落葉從溝中挖掘收集起來,灑佈在植栽的周圍,卻是最佳的天然肥料,除了提供植物生長的養分,並能增加適合昆蟲棲息與躲藏的空間。而其中也可能挾帶著昆蟲與蟲卵,以及許多在地的原生植物種子,有機會在自然演替的過程,增加棲地植物與無脊椎動物的豐富程度。

最後志工們搬運了扁平的石塊回到植栽完成的棲地,協力佈置鋪排成簡單的步道。工作終於完成,志工們攜手讓原本光禿禿的土地美麗豐富起來;合作過程的和諧氣氛、互助與同心,也在彼此的心中都留下深刻的記憶。

這次工作假期選定的時間適逢暑假,多數志工早已先安排了假期活動,因此時間能夠配合的志工只有十位,加上解說課和觀霧管理站的工作人員五位,人數較少,因此工作假期也開放給其他志工和眷屬一同參與,讓我們這次的工作假期多出了四位分別是高一、國二、小五和小班年紀的小志工,成為十分難得的親子參與的工作機會及實務演練,同時也讓小朋友能夠了解父母用心投入的國家公園服務內容。

四位小朋友從聆聽與觀察,各自拿著工具找到了適合參與的工作和位置,並且積極起勁地開始幫忙,讓我感受到,小朋友們一面觀察模仿著大人,一面也在尋找著典範。他們從剛開始的陌生、旁觀,到找尋到自己可以參與協助的事情,並且樂在其中;有時一面好像在工作中遊戲,一面又很賣力跟大人合作著工作,並自然而然地彼此合作,真的很可愛。

我們無須刻意為他們解說、安排任務,就只是用行動、以親身的實踐、及工作中愉快的氣氛,去感染和邀請他們加入。也很感謝所有志工夥伴盡心盡力的完美合作,提供了孩子們最佳的學習榜樣!

在棲地工作假期結束前,梁文大哥分享三年半前參與棲地營造的初期,從清理芒草地、搬運石頭、扛倒木、挖掘水溝…,完全是付出勞力的粗工與苦工,因為園藝工作是他的專業,所以義不容辭地加入,以上山參與志工工作慶祝自己的生日。當初對於棲地未來將成為甚麼樣子,並未有很強烈的感覺;當三年半後,看到棲地成為層次豐富、生命蓬勃的複層林,回想自己當初的參與和投入,那是一段充滿了感情的回憶。

觀霧站解說員彭大哥和解說志工保母凱瑮,也一同討論、評估這段棲地營造工作假期的經驗,在未來的解說員訓練當中推動與延續,以及邀請其他民眾參與體驗、引起環境關注的可能。

這一次棲地營造工作假期對許多解說志工而言,是一次史無前例的經驗,很有可能是也解說進階訓練當中最有趣的一次。志工們無私無我、主動參與、合作無間, 也讓忙碌中的棲地,始終洋溢著一種家的溫馨。

下山的路迴旋曲折,在工作中玩得盡興的小小孩在腿上沉睡。這是她第一次正式的國家公園志工參與經驗,置身在一群認真工作、彼此體諒包容的大人當中,學到的不僅是工作內容與操作實務,也是與人合作相處的可貴精神。

我們在從事自然解說工作的人,可能都需要尋找和長期耕耘一種紀錄自然、與自然對話的方式。也許是觀察與繪畫,也許是影像或文字記錄,也許是參與野外調查、徒步與跋涉的歷程,也許是從植栽與手做當中,不斷累積一些與土地互動的環境參與經驗。透過勞動的汗水、經由工作間的領會與內化,解說的內容將不只是資料彙整與表達技巧,而是根植在自己的生命經驗當中,成為真正能夠感動自己和別人的一段分享。

勞動後帶來一夜好眠,隔天清晨的陽光明淨,我已開始期待著下次上山,將看到經過盛夏的陽光照拂、幾場午後雷陣雨的灌溉,已使那些親手種下的苗木與草本,努力紮根、日益茁壯。
 
註:
來自汶水原生植物苗圃的植物:台灣百合、笑靨花、細葉杜鵑、霧社櫻、冇骨消、牛樟。
 
這次工作假期中,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臉書節目主持人黃俐婕小姐,也一同參與著棲地工作,一面現場進行錄音採訪與記錄,精采的訪問內容線上收聽,請連結
http://news.rti.org.tw/index_show2009_Content.aspx?id=647&Program=36635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張慧芬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